【新 ‧ 港產設計魂】時裝設計師 Cady Lee:只抓住潮流無法長久,意念核心才是關鍵。
香港一方面被視為創意荒漠,另一方面港人卻又以靈活變通著稱,乍聽矛盾卻也不難理解。在單一產業的環境下資源分配不均,傳統教育也鼓勵穩健的人生規劃,於是港人的靈活也往往只能在實用主義的前提下發揮。然而困境卻也能孕育出不一樣的獨特創意。今期我們專訪3位設計師,除了都出身香港,每位的作品皆以非商業角度作首要出發點⸺時裝設計師Cady Lee透過超現實手法表達情緒與情感、產品設計師Alize Lam將「無用之用」體現出極致,還有字體設計師Roy Chan以眾籌方式推出一款又一款的港味字體,傳承著港產魂。設計本就是美學與實用的圓融體現,創意與商業價值亦存在著愛恨交纏的關係,當中有著平衡與拉扯。閱讀他們的故事,除了能了解美好的設計,可以如何一點一滴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或許亦能察看出,培育自香港的創意思維,也有跳出商業窠臼的可能性。
新 ‧ 港產設計魂
▷產品設計師 Alize Lam:可否不執著結果,只認真享受過程?▷字體設計師 Roy Chan:傳承繁體字之美,也延續香港靈魂。 2021年才畢業自香港理工大學服裝及紡織系的李沛鈞(Cady),年紀輕輕已獲獎無數:理大時裝展冠軍、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創意智優青年設計才俊特別獎」、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YDC)冠軍及「最佳設計圖及視覺效果演繹獎」,稱得上備受主流認可的她,在感激賞識之餘,卻也坦言自己在學習設計的路途上,其實跟傳統主流有點「對不上盤」。「初進大學時,課堂當然是從紙樣、打版教起,但我卻頗有無從入手之感。」直到第3、4年,她轉而創作較靠近藝術感的設計,才真的找到心之所向。「我從圖案、形狀出發,之後才塑造輪廓,進而構想它的穿戴方式,這種逆向的創作過程對我來說更有彈性,也更有發揮靈感的空間。」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承接她的超現實、形態立體至近乎雕塑般的設計風格,Cady在去年9月推出了「Guardians」虛擬系列,作品以古代神獸為取材元素,塑造出帶有神秘氣息的一副副盔甲。「神獸在古代也有庇佑之意,我希望『穿上』這盔甲的人也能擁有被庇佑的幸運。」作品也運用了中式髮簪作為輪廓設計,藉此探討飾品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以及改變飾品長久以來的配角定位,延續了她的超現實主義思維。Guardians系列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不具實體,是屬於元宇宙的穿戴藝術,因此也讓她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更能肆意發揮。「最大分別是毋須考慮重力。當做真實衣服時,必須顧及衣料的彈性、厚薄、挺度等,在穿戴後它是否仍能形成你想要的輪廓?但創作立體虛擬作品就沒有這些框架。」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她在大學時和畢業初期間,曾先後師隨本地設計師「一丿」(Yat Pit)、Karmuel Young和Christian Stone。「一丿的創作是很入血的,作品以當代手法演繹傳統文化,製造出衝擊感很大的作品;Karmuel Young很著重布料選材,設計精而簡,但每季都有恰到好處的特別元素;Christian Stone則像是個活在遊戲世界的人,他的作品像是在給cyber角色設計衣裝,個人特色非常強烈。」Cady說自己的靈感來源雖然跟他們不一樣,但從這幾位大師身上學習到設計師應有的態度。「你要真心喜愛你的idea,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靈感。」
現在社交媒體很發達,自我推廣變得比以往容易,但能否維持下去才是重點。即使讓你抓住了一、兩季的潮流,但若沒有設計意念作為核心,是很難長久的。
時裝設計師
新 ‧ 港產設計魂
▷產品設計師 Alize Lam:可否不執著結果,只認真享受過程?▷字體設計師 Roy Chan:傳承繁體字之美,也延續香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