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成龍“卷”起來的楊紫瓊 最終贏了所有人

  原創編輯:yoyo

  “40年,終於站到了這個領獎台上,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也是一場難以想像的奮鬥”。

  這是楊紫瓊站在金球獎頒獎台上的發言。

  作為馳騁影壇40年的華語女星,終在60歲的年紀,站上了頂峰。

  當手握金球獎的這一刻,彷佛握著女王的權杖,盡顯大女主風華。

  紅毯上加菲直接一個影后萬福金安。

  與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頂峰相見,《瞬息全宇宙》上映後,各種專訪和封面不斷。

  《美國眾神》的作者尼爾·蓋曼甚至直接發文,“感謝有楊紫瓊的存在”。

  而我們同樣要感謝楊紫瓊的存在,因為有她,我們才可以知道且明了,原來一名女性的成功,就是成為她自己。

  1、富家“打女”的前半生

  楊紫瓊近兩年最出圈的影迷形像是《摘金奇緣》里的貴婦婆婆。

  那一身東南亞華貴婦人的裝扮,配上自己的奪目珠寶,楊紫瓊身上的“打女”形象蕩然無存。

  沒錯了,楊紫瓊是“功夫女星”出身。

  不論是拳拳到肉的赤膊對打。

  還是毫無保護的飛車後空翻。

  甚至是直線而下的高空墜落。

  楊紫瓊身上的“功夫”從來不弱於男性演員。

  甚至在以成龍為主場的《警察故事》系列里,楊紫瓊憑藉一己之力讓螢幕功夫“卷”起來了。

  先是有這一場景,楊紫瓊騎著摩托從小山坡加速,騰空衝向行駛的火車,接著連滾帶摔,險些從車廂斷層跌落。

  而後才有了成龍在《警察故事3》中有一幕驚人的直升機動作畫面。

  這樣令男演員有“武打危機感”的女性,楊紫瓊是頭一份。

  所以,當楊紫瓊的金球獎紅毯採訪感歎:“這麼多年我埋頭工作,看著同輩,不免遺憾。現在我終於體會到了被看見的感覺。”

  一句“被看見”,道盡了這條路上的太多壓抑許久的心緒。

  看著楊紫瓊如此拚命,或許以為她也是如同時代的其他女星一樣,有著苦出身。

  其實不然,楊紫瓊是正經豪門千金。

  祖父上世紀30年代就在馬來西亞創建了巴士公司,是“馬來西亞交通之父”;父親是著名的律師,還被授予拿督爵位。

  楊紫瓊4歲多就開始學習芭蕾,15歲跟隨父母去英國,還考進了倫敦皇家舞蹈學院。

  她當演員前就是名副其實的“選美雙冠”。

  1983年,從英國皇家舞蹈學院畢業回到馬來西亞的楊紫瓊,在母親的慫恿下參加了當年的馬來西亞小姐評選,獲封“馬來西亞小姐”。

  同年,她遠赴澳洲墨爾本選美,再次當選為“墨爾本小姐”。

  擁有如此姣好面容的楊紫瓊一入行當然也是先當起了“花瓶”,但是這種雙眼含淚,柔弱不能自已的角色,楊紫瓊一點也不喜歡。

  或許對於出身富家的她來說,演戲本就不是謀生手段,她完全可以當闊太、當有錢有閑貴婦,但是她身上彷佛有一種使命,她需要用一雙手硬碰硬去完成這個使命。

  她的“硬”是血肉可見的,多年的打戲生涯讓她滿身傷病,她曾先後扭傷脖子、肩膀與腰,還曾打傷腰椎和脊椎。

  在《臥虎藏龍》中,當俞秀蓮抱著李慕白肝腸寸斷哭時,那時的楊紫瓊因拍戲受傷,左腿膝蓋的兩條大韌帶扯斷了。

  她坐在一個木盒上,膝蓋不能彎曲,綁在一個架子上,鏡頭只能拍臉部近景,周潤髮假裝讓她抱著,實際上她背後撐著一根柱子。

  而且在當年的香港武行里,男性占有絕對的話語權,楊紫瓊夠拚才讓她以女性的身份在這個行業里立住腳,畢竟連八爺都是要誇她的。

  當她在80、90年代的香港打出一片天地後,她自然想要去更大的舞台,荷李活發展。

  2、蟄伏努力的“中女”

  等進入千禧年後,已至中年40歲的楊紫瓊踏上了荷李活之旅。

  她先拍了李安的名片《臥虎藏龍》,讓章子怡嫉妒每天可以得到李安擁抱的女二號。

  行雲流水的打戲,讓其他人都黯然失色。

  但是中年闖蕩荷李活,男演員尚且艱難,更何況是女性演員,所以那時的楊紫瓊多數時候都是以配角身份出現。

  2005年至2010年間,她接演了《太陽浩劫》《黃石的孩子》《藝伎回憶錄》等在內的6部荷李活大片。

  但是,《生死新紀元》《遙遠的北方》口碑失利;《太陽浩劫》《黃石的孩子》都是配角;《木乃伊3:龍帝之墓》主打中國元素的背後,主角是一堆外國人,楊紫瓊戲份只在首尾出現。

  只有一部《藝伎回憶錄》算是可以可圈可點呈現的作品,雖然楊紫瓊在裡面美的驚心動魄,但這部電影終究不是西方語境里的主流。

  這段時間,楊紫瓊最好的角色,還是華語電影圈的《劍雨》。

  但是正如之前所說,楊紫瓊身上的“硬”與堅韌,讓她得以甘願蟄伏,默默努力。

  所以當楊紫瓊接到《瞬息全宇宙》這個劇本時,她忍不住說道:

  “這是。。。。。。

  這是我期待了好久的劇本,能讓我有機會向我的粉絲、我的家人、我的觀眾展現我的能耐,能搞笑、能真誠、能悲傷,

  終於,有人知道我是有能力達成這些事的。”

  當這段話說出時,有多少人不會為之動容。

  在荷李活的這些年,因為“女性”,因為“年紀”,因為“亞裔”,有太多太多人告訴楊紫瓊,她的一席之地頂多是個配角。

  但她不信,依然在這個圈子裡摸爬滾打,如她自己所說,她努力工作,埋頭苦幹,雖然看著後輩們的成功會有所心酸,不過她不曾放棄,甚至“中女”的年齡與性別束縛,成為滋養她的養分。

  所以,就算沒有金球獎的加持,楊紫瓊擔得起所有的讚譽。

  2017年,第70屆康城電影節開幕,康城官方從楊紫瓊下車的那一刻就開始跟拍。

  一路上,外國粉絲不斷要求合影、簽名。

  紅毯期間,還有主持人現場採訪,給足了鏡頭。

  2018年,《摘金奇緣》以3000萬美元的成本席捲近2.3億的票房,隔年楊紫瓊受邀走上奧斯卡紅毯。

  外國媒體評價她:Michelle Yeoh is the definition of Regal at the 2019 Oscars。(2019年奧斯卡,楊紫瓊定義了什麼是王者)

  如果說當年還需要媒體評價楊紫瓊,如今楊紫瓊已然可以風輕雲淡地在領獎台上一展女王風采。

  楊紫瓊在發表得獎感言的時候被鋼琴聲催促趕緊結束髮言,姐說著說著忽然轉頭耍狠:“閉嘴!我可以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這一句簡直傳神且靈,這一刻楊紫瓊已然不需要遵循外界對她的定義。

  她身上的“打女”、“功夫女星”、“豪門婚姻”。。。標籤早已煙消雲散。

  說到底,楊紫瓊活的就是一個實力。

  3、最終活成了自己

  楊紫瓊的人生路充分詮釋,何為成為真正的自己,才可以真的被看見。

  其實在她60年的人生里,也有過短暫地拋棄自我時刻,比如那段短暫的三年豪門婚姻。

  當年參加選美時,楊紫瓊結識了香港富商潘迪生。

  致力於品牌的富二代公子一眼就看中了這位馬來西亞富二代,門當戶又對,於是帶她來香港拍片,更為她成立了德寶電影公司,那些年,唯一的女主角就是她。

  於是,在1988年,楊紫瓊與潘迪生戀愛的第4年,兩人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這一年她26歲。

  再過了三年,這場少女與霸總的愛情以離婚收場,以楊紫瓊的出身自然不可能對這場變故講難聽的話。

  但在魯豫有約里她講過自己曾經在感情里是一個特別容易嫉妒的人。

  如楊紫瓊這般的性格如何可以忍受老公的花花世界,那種任他天高鳥飛,等他玩倦歸家的心態,從不是楊紫瓊所求。

  也許這段年少情深錯付的婚姻是楊紫瓊人生的一次糾錯題,幸好她及時止損。

  不然也沒有如今的金球影后了。

  想一想還真的沒有幾位六十歲的女明星可以維持她這樣的幕前生活,一點也不顯狼狽,也無面對老去的慌張與無奈。

  要到現在這種時候,你回過頭去看,才會發現,原來楊紫瓊真是她們那一代女星里待機時間最久而姿態又真的最好看的。

  甚至,楊紫瓊在六十歲之際迎來了事業高峰,她把自己真正活成了一個招牌。

  原先當那些需要有動作、需要專業、需要敬業、需要英語流利、需要有氣場、需要各種硬件齊配的女性角色需要在華語地區找人時,楊紫瓊是導演們的不二人選。

  而如今,楊紫瓊已然掌握了選擇權。

  更重要的是,她得到大家的尊重,她的成就看得見,而且,沒有靠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