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創意控製權換人把控 原長期製片人退出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3月31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007》電影的巨大變動,撼動該IP曆史和未來:系列製片人芭芭拉·布羅科利和邁克爾·G·威爾遜退出,亞馬遜/米高梅影業接管007這一IP的創意控製權。
有60多年曆史的007/詹姆士·邦德電影系列,由阿爾伯特·R·布羅科利攜手哈里·薩爾茲曼打造並傳承下來,布羅科利堪稱007背後的家族,近年把控該IP的芭芭拉和邁克爾 G。 威爾遜是阿爾伯特的女兒和繼子。
如今,芭芭拉·布羅科利、邁克爾·G·威爾遜、亞馬遜已聯合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資企業,三方共同擁有《007》系列的知識產權,而等交易完成後,將由亞馬遜把控創意,布羅科利和威爾遜退居二線。
此事不久前已有風聲,有報導指芭芭拉與米高梅方關繫緊張,就該IP未來方向發生巨大分歧,她還曾向友人痛罵亞馬遜/米高梅,新的007電影和新任007演員也遲遲沒有消息。
毫不誇張地說,007將進入一個新時期,荷李活一些各方反饋、展望、爆料:
·此事的時間很微妙,發生在上一任邦德退休(電影里是死去了)、確定要換人出演,但人選一直未定、很多影迷等煩了的時候。消息曝光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發推詢問:你選誰來演下一任邦德?
評論區亨利·卡維爾的照片刷屏。
·上一任007演員丹尼爾·克雷格發佈聲明:“我對芭芭拉·布羅科利和邁克爾·G·威爾遜的尊重、敬仰和愛一如往昔、不會改變。祝願邁克爾有一個長長的、放鬆的(你應得的)引退,而芭芭拉不論接下來要開始什麼冒險,我都知道會是很棒的東西,並希望加入其中。”
·007電影合作方的態度。Deadline寫道:芭芭拉·布羅科利提前一點把這個消息打電話告知了一些合作者,其中一個人表示,接到這通電話就像“聽到家裡死了人”。
另一個人透露:芭芭拉的態度平靜,似乎已順應此決定,“但是你能聽出來她是沮喪的,她歎氣,跟我說了關於即將到來的聲明該說的東西,然後我們聊了一些別的。”有人說:“也許,能從那種掙紮中解脫,應該是有點令人開心的吧。”表示該決定應該是多方因素的結果:上一任邦德退了,需要找新的主演,82歲的邁克爾·G·威爾遜本來也在逐漸淡出(此次也發佈聲明宣佈從電影界退休,專注藝術和慈善項目),加上如今世界的形勢已經不一樣了。
還有一個人認真地表示:如果近幾年上天賜給了他們一個想都不用想的優秀人選來演007,現在事態可能不一樣。
確實,新007到底誰演依然是目前最受影迷關注的問題。報導猜測:如果人選得順利,或許芭芭拉·布羅科利會有動力繼續把控這個系列。但找到合適的邦德似乎很難,芭芭拉確實已經就此跟一些演員談過。此前傳出亞倫·泰勒-約翰遜很有希望,但一個消息源稱:與ATJ等多名演員的此類會面,只是一種在持續進行的“留意有哪些人可用、但都保持聯繫”式的行動,“我不認為現在存在任何’第一人選‘。他們希望搞清楚要拍什麼,這樣才能考慮哪個演員合適——這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情況(確定了新電影的方向,才好定演員,但新電影的方向,本身又與演員有密切的聯繫),不是嗎?如果有一個非常明顯合適的下一任出現,那麼情況可能不會是現在這樣。”
·對於007影迷的反饋,THR寫道:很多人的態度相當悲觀,“這個系列要被榨幹了”“安息吧,詹姆斯·邦德”之類的發言在網絡隨處可見。
有人認為不是粉絲什麼都要唱衰,而是出自於對大的多棲公司和流媒體做影視的不信任,尤其是亞馬遜和其重點打造的流媒Prime Video開發IP的能力,比如重金打造的《指環王:力量之戒》,比如類似007的劇集《堡壘》,觀眾口碑都不佳。亞馬遜打造《堡壘》的方式是試圖立馬做成IP,計劃了各種衍生劇和角色計劃,最後也可像《複聯》那樣整合,但這種先有框架再填作品的“生產內容”式做法很難講出好故事。
也有人擔憂亞馬遜會如何開發007,會不會是給各種角色出衍生作品?又拍電影又拍劇,以及別的形式?作品是會優先院線,還是流媒?這些目前未知。
以及邦德的選角,丹尼爾·克雷格在當時是著名的“非傳統”選擇,他一頭金髮,不算大眾意義上的“非常英俊”,芭芭拉·布羅科利決定了選他。宣佈他成為007時有眾多批評,但此後為很多影迷所喜愛。而又到了下一任007的選人時間,放在現在的亞馬遜,很難想像他們會不求安全,作出跟隨直覺、敢於冒險的選擇。
比如《堡壘》選擇理查德·麥登主演,是在《貼身保鏢》火了之後——麥登在《貼身保鏢》的演繹俘獲了不少觀眾,網上很多人表示他該出演下一任007。所以亞馬遜選他,是一個安全的、跟隨當時潮流的決定。貝佐斯在如今的新聞後馬上問網友想要誰演007,似乎是延續了這個趨勢。
也有人關心亞馬遜會找怎樣的製片人、電影人來把控該IP和電影,稱這是未來作品品質的關鍵之一。
·《綜藝》以“無暇延遲”為標題寫道:近年,007系列陷入僵局。《007:無暇赴死》在2021年上映,而快四年後的如今,新一部《007》電影還沒有導演、沒有故事、沒有劇本,也因此,尋找下一個007的進展也很緩慢。不是完全沒有推進,但新電影要開拍,至少還得過一年。這是亞馬遜對此前狀況不滿的源頭之一。
2021年,亞馬遜收購了米高梅,原因之一就是後者是007長期片方之一。在4年前的收購之後,亞馬遜/米高梅也只擁有007 IP的50%,並且在創作上、藝術方面的抉擇上沒有決定權。
這幾年來時有風聲稱:芭芭拉·布羅科利、邁克爾·G·威爾遜和他們領頭的007製作EON公司,與亞馬遜/米高梅方不對盤。兩個月前,《華爾街日報》爆料:亞馬遜就007 IP的開發做出了不同的努力,但布羅科利只答應了一部真人競技類的衍生劇《007: Road to a Million》,別的都未果。雙方就該IP未來方向發生巨大分歧,布羅科利還曾向友人痛罵亞馬遜高層。
如今的決定之後,布羅科利家族依然持有007的所有權股份,但在創意上退居二線,把控權將歸亞馬遜。
北美院線聯盟的分析師Jeff Bock認為:對於邦德IP來說,這是符合邏輯的下一步,007是亞馬遜片庫里最重要的IP、獲得票房成功的最大希望。但由這些元老把控的時候,製作需要長時間去醞釀,不適應如今電影市場的競爭。
這一點不僅體現在電影內容上,也體現在形式上。此前007系列專注做院線大片,出了一部電影之後得過幾年、經過詳細的開發過程才能再出一部,而亞馬遜/米高梅可以打造一個更加龐大的電影宇宙,像漫威、《星球大戰》那樣出衍生電影、劇集。此前007在這方面的態度不一樣,該系列在如今的電影大IP中少見地沒有被“無限剝削”,布羅科利家族多年來推掉了多個比如拍早年邦德的劇集的offer,合作方表示:他們對007這個角色保護得很好,對合作電影公司的建議和輸出不總是持開放態度。
羅仕證券有限公司的媒體和娛樂分析師Eric Handler舉例:“現在,亞馬遜在電影方面可以依舊線性地推出,但可能也可以做一部錢小姐為主角的流媒體劇集,或者Q的起源劇,或者安娜·德·阿瑪斯在《007:無暇赴死》的角色再出現在一部電影里?這些都是有可能的。”把控IP方向的高管、製片人依然是重點。
(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