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第一爆款劇《狂飆》是如何煉成的?

  掃黑除惡題材劇《狂飆》2月3日晚在央視八套正式收官。該劇貫穿整個春節的播出,國民熱度甚至蓋過春節檔頭部大片,口碑高開高走,成了2023的“開年第一爆款”。即便把時間軸拉得更長,《狂飆》的表現都稱得上現象級:不僅安欣、高啟強、高啟盛、陳書婷、老默、徐江、李響等主線角色每一個都獲得極高公眾認知度,張彪、陸寒、王秘書、麻子甚至小五等只有幾場戲、幾句台詞的配角都被觀眾記住了名字並熱烈討論……上一部享受這種“待遇”的劇還是2017年《人民的名義》,再往前是2009年的《潛伏》

  《狂飆》為何能夠贏得如此廣泛的共鳴?從《破冰行動》《掃黑風暴》,掃黑劇近年一直在小步前進尋求突破。《狂飆》這個激動人心的“開門紅”有哪些從量變到質變的“狂飆”式進步?

  創作思路的進步

  跳出掃黑劇依靠案件烈度和情節強度吸引觀眾的“舒適區”

  正如編劇之一朱俊懿所說,作為後來者,《狂飆》失去了改編真實案例的先天機會,但這也倒逼《狂飆》創作者跳出了掃黑劇依靠案件烈度、情節強度天然吸引觀眾的“舒適區”。

  該劇讓人耳目一新,根基是因為它在同類作品中獨闢蹊徑,構建了一部時間跨度長達20年的中國掃黑除惡編年史和回憶錄。《狂飆》以 2000 年、2006 年、2021 年三個時間節點結構全劇,採用倒敘、插敘的方式呈現了20餘年間的社會發展變化。選擇這三個時間節點,既有政策宣傳上的要求與考量,也能夠反映出不同時期社會環境下治安工作的特殊性。

  《狂飆》以非常高的完成度,把時代感凝結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不僅做到了大處不出戲,還在很多不起眼的細節上下了功夫。裝著餃子的鋁製飯盒、翻毛領的皮夾克、等離子彩電、小靈通……真實的年代感將所有人代入回憶。高啟強跨越20年的不同造型,也有著非常準確的塑造。2000年的高啟強穿著廉價的皮衣,髒兮兮,撈完魚隨時可以擦擦手,那是菜市場里魚販的真實狀態;到了2006年,在大嫂陳書婷的一手包裝下,精緻張揚起來,那是撞色西服、戴墨鏡、梳背頭的黑老大;2021年,他的違法手段更為隱蔽,穿衣風格也向“保護傘”高官靠攏,低調樸素……

  這樣的創作思路,《狂飆》不是首創,近年來《大江大河》《人世間》《風吹半夏》等蕩氣迴腸的大劇都在還原時代感上做到了足夠的誠意,最終為自己贏得大眾共情打下最堅實基礎。現實主義“要精心修飾,修飾到觀眾看不出來,但能體會到”。那些為《狂飆》打出高分的觀眾,也是感受到了這份用心,才心甘情願共情這個延宕20餘年的故事。

  人物塑造的進步

  對正反面人物儘可能一視同仁人物線豐滿

  《狂飆》塑造人物的突破之處,在於正反面人物儘可能一視同仁,人物線豐滿。有人說《狂飆》前半部可以叫《一個魚販的黑化發家史》。高啟強的每一次身份轉換,都有翔實、充分的前因後果,和真實細膩的動機。一個唯唯諾諾、被欺壓得喘不過氣的菜場魚販子,成長為黑道“教父”式人物,而他走向深淵的背後有著親情、友情、愛情的真實糾纏。《狂飆》讓很多人感覺一追就停不下來,正是因為人物和劇情是爽的,更是寫實的。

  另外,傳統的掃黑劇中,黑白對立是最主線的矛盾衝突,而《狂飆》的安欣和高啟強還有互為鏡像的宿命感,說明創作者把人物的重要性擺在了故事前面。安欣和高啟強兩個原本不在同一社會階層的人,因為自身不同的性格特點而作出了不同的命運抉擇。在一些偶發因素的助推下,二人走上了不同道路,人生因此發生改變、命運不斷逆轉。

  事實證明,人物永遠是第一位的。人物立住了,觀眾才會有共情,也更願意看故事。如果是靠強情節推動劇情,恐很難產生現在這種反響。《狂飆》借高啟強詰問著黑暗面的來處和緣由;借安欣詮釋難以摧折的正直與信念;借一眾骨血豐滿的人物,揭示人性的善惡抉擇——老默面對女兒心存愧疚;行事狠辣的惡霸徐江也有軟肋。他們的善惡不是天生的,更重要的是選擇。

  總之,當靠強情節和反轉已經不再是吸引觀眾的製勝法寶,《狂飆》驗證了同類題材可以把走進人心作為更好的設計。

  演員標準的進步

  演員依據劇本二度創作 靠細緻、複雜的人性面來支撐

  要想成就一部好劇,劇本是藍圖,演員的二度創作為其添磚加瓦。靠足夠細緻、複雜的人性面來支撐,角色才能是立體的而不是說台詞的工具。

  導演徐紀周找的演員,都是有生活閱曆的。他的要求是,“千萬不要照著韓國、美國的黑幫片給我演,一演就完了”,一定要讓所有人相信,這是自己身邊會發生的事兒,才會有共情。張頌文[微博]的表演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他演魚販子,我能聞見魚腥味。他演大老闆,我能聞見古龍水味。”為了演好魚販子,開機前幾天,張頌文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趕往水產市場,看魚檔老闆怎麼進貨、賣魚、殺魚,後來劇里舀出魚缸裡的水洗手,就是他觀察的收穫。

  好演員會比著琢磨角色、琢磨戲,拚命動腦子,在良性創作氛圍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劇中安欣拿著警戒線推著高啟強往前走這一“名場面”,當時劇本上只寫“安欣拿著警戒線把高啟強他們攔住”。而到了實拍時,安欣拿著警戒線一直往前推,拍出來氣勢上就會很好看,這些都是現場碰撞出來的。再比如安欣和高啟強20年里吃飯的戲份在細微處有很大不同,演員通過表演也能夠把飯吃出“年代感”。

  不可否認,《狂飆》能夠“飆”起來,一眾實力派演員同台飆戲功不可沒:無論是“雙張”博弈,還是每一個或大或小的配角,演員與角色的適配度都非常高。值得玩味的是,網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聞”,該劇開始的主演配置是“流量+實力派”組合,這是當下市場上比較穩妥的通行搭配方式,“傳聞”或許是項目初始階段真實的考量之一。而最終《狂飆》以目前的陣容出現,證明演技和適配度占更大權重的理性決策勝出,市場給予的反饋也足以提振行業信心。

  這個結果說明,一部劇要想破圈引起共鳴,就應當成為“最大公約數”。如此,使用流量演員反而顯得“窄眾”了——大眾介意的是演員是否真的和角色匹配,以及他的演技是否真的能駕馭這個角色。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的演員陣容,才能獲得作品的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