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電影美學年會順利召開

2023中國電影美學年會2023中國電影美學年會

新浪娛樂訊 9月22日,“2023中國電影美學年會”在廣東珠海召開。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張旭霞、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黨委副書記孔毅參加活動並致辭。

張旭霞回顧了中國電影美學年會的七年曆程,肯定了年會在緊密結合中國電影發展現狀、深度回應電影發展問題以及積極探討電影發展道路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孔毅表示,“2023中國電影美學年會”的召開正值中國電影向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時刻,也象徵著北京師範大學支持戲劇影視學科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2023中國電影美學年會”以“文化傳承·現實觀照·媒介融合”為主題。會上,陳犀禾、丁亞平、張衛、範誌忠、路春豔、範倍、李藝、謝建華、周夏、陳曉雲、齊偉、韓曉強、鄭偉、熊培雲、周舟、王霞等二十多位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對新時代中國電影美學的新現象、新問題、新趨勢作出闡釋及回應。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陳剛和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王韻主持活動,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左衡作學術點評。

此次年會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聯合主辦,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師範大學)基地共同承辦。

今年的美學年會上,如何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家美學”成為了各位專家談論的焦點。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陳犀禾在發言中說:“國家美學其實不是電影產業中的孤立的現象,而是和60年來國家政治曆史的發展,和國家發展過程中意識形態的變化,和我們對國家性質的理解的變化,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舟也表示,現在的導演已不滿足於把中國的文化作為視覺符號,而更多地走向東方敘事、東方形式的美學和東方的傳統價值觀。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霞認為中國地域電影的版圖在被日新月異地改寫的同時,地域空間所能展示出來的影像敘事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在剛剛過去的暑期檔,現實題材影片深受觀眾追捧,年會上,現實題材創作也得到了重點關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路春豔表示,現實觀照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基底,當下中國電影圍繞現實題材的表達固然有一些優秀作品,但整體來看還有待形成持續的、高質的創作。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陳曉雲分享了“現實關注,類型表達,人類情懷”的未來創作出路,他還提出了當下現實題材電影中“爽感”取代了“痛感”、短視頻思維取代了長視頻思維的問題。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夏表示,新一代電影人的成長,伴隨的是電影觀眾的迭代。二三線城市市場逐漸崛起,鄉鎮電影院成為不可忽略的增量,主流觀影人群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特徵。

如何以更開放的視野、更客觀的立場對時代之變、電影之變、美學之變進行回應、觀察、思考和定義也被集中討論。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學部長丁亞平從媒介的物質性轉向切入當代影像,他表示,對物質的強調和突出並不意味著人的主體模糊。反之,這正是對主體性的另一種昭示。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認為數智時代的觀眾會出於經驗同構的期待視野對真實影像進行消費,而當下電影新技術不僅能推動想像力美學的發展,也能對真實性影像的消費主體提供更加逼真全面、主體沉浸式的真實體驗。

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誌忠認為,數字時代的技術沒有真正解構電影的美學本體,但數字技術的發展為美學探索的邊界提供了無限空間。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齊偉表示,未來主流類型電影在跨文本、跨系列和跨媒體中表現出的擴散性將成電影工業美學的核心特徵之一。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陳剛也認為,數智時代的到來,不僅顛覆了電影生產的工業流程,更改變了影像與真實的指涉關係。

年會上,還有多位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的創作和研究實踐進行了相關分享。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範倍和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員李藝從實證角度切入受眾的電影偏好傾向分析,探討了文化折扣、文化溢價的命題。

四川師範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謝建華認為當下電影美學生態由模糊性、多義性向確定性、超真實性轉向。他對此提出反思:今天的電影作品看起來都像是直白的視頻宣傳。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韓曉強立足斯蒂格勒的哲學理論探討電影的多種可能,“在斯蒂格勒的意義上,我們應重建一種負熵的電影工業美學,必須堅持技術多樣性與心智多樣性。”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珠江電影學院副教授鄭偉介紹了反身模式的紀錄片類型,並以此引申到紀錄片的療愈功能在國內的發展,展望紀錄電影在實現具象治療、完成自我反思上的可能性。

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熊培雲從個體的想像力談到幻想的自由,“我們更需要去捍衛我們的想像與幻覺。去發揮藝術的天然職能,觀照人類,觀照個體的人生價值。”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在學術總結時表示,“關於電影美學的探討,某種程度上呈現的正是我們在當下的文化語境中所面臨的矛盾與糾結。然而這種文化糾結的複雜和痛苦,最終必然能夠表現為一種人類文明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