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劇《基地》續訂第三季 繼續為拯救命運而戰

《基地》《基地》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12月28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阿西莫夫名作改編的科幻劇集《基地》宣佈續訂第三季,第二季於7月14日Apple TV+開播,繼續為拯救帝國和人類命運戰鬥。

該劇2021年開播,李·佩斯、傑瑞德·哈里斯、盧洛·貝爾、勞拉·布林、泰倫斯·曼、利亞 哈維、阿爾弗雷德·伊諾奇、卡西安·比爾頓等主演, 魯伯特·桑德斯、安德魯·伯恩斯坦、艾利克斯·格雷夫斯等執導。

《基地》是經典科幻小說系列,美國作家以撒·阿西莫夫創作跨越49個年頭,一共10冊(包括別人續寫3冊),彼此間劇情獨立,卻又緊密關聯。基地系列通常也將處在同一架空宇宙的機器人系列銀河帝國系列包括進來,總計起來整個大基地系列作品共有14冊長篇,和數不清的短篇小說,另外6冊由其他作家在他死後續寫。基地系列備受讚譽,1966年得過雨果獎史上最佳科幻小說系列。

《基地》原本是一系列8篇的短篇小說,在1942年5月到1950年1月期間發表於《驚奇雜誌》。阿西莫夫在自傳中表示,《基地》是在他拜訪編輯約翰·坎貝爾的路上,天馬行空聯想自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之後與坎貝爾兩相討論下,整體概念遂而成形

基地系列第一部《基地》包含4篇短篇小說,劇情各自獨立,單行本發行於1951年。其它4篇中篇小說兩兩相對,分別收錄在《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成為名聞遐邇的基地三部曲。1981年,基地三部曲早已是世所公認最重要的現代科幻作品,艾西莫夫終於被出版商說服續寫基地系列第四部《基地邊緣。接下來他又寫了一部續集《基地與地球》,5年後發表兩部前傳《基地前奏》和《基地締造者》,在這幾年中,艾西莫夫將基地系列與其它系列相結合,將所有系列作品同置於一個基地宇宙架構下。

從許多方面來看,基地系列在科幻小說中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小說的焦點在於討論文明力量的興衰起落,引為借鏡。雖然不少科幻小說都有相似的意圖,像《一九八四》或《華氏451度》,都很典型的講述流行趨勢如何在社會上結實累果,再把自己打扮成摩登世界的道德寓言。基地系列則擴大觀察範圍,不再把重點放在社會變成什麼樣子,更關心的是社會怎麼改變,要如何適應。此外“心理史學”賦予劇情一個合理化的宿命觀,用以道德教化,在劇情里的突發事件皆避無可避,是建構堂皇大道的必然要素,而非失誤偏差。比方說,在“騾”現身前的基地已經緩緩步入寡頭政治與獨裁統治的境地,但是小說把這些都當作“謝頓計劃”必不可缺的一環,沒有在對錯之間大作文章。

基地系列設定在阿西莫夫第一部長篇小說《蒼穹微石》的架空宇宙一萬年後。《蒼穹微石》是“銀河帝國系列”的基礎,有一天(動筆寫《基地邊緣》之前),阿西莫夫決定要將“基地/銀河帝國”與“機器人”合而為一,將三大系列置於同一宇宙,成為一個厚達14冊,總共150萬字的大基地系列,整個系列跨越的時間約有兩萬年之久。

由英國廣播公司音效工作室推出的廣播劇《基地三部曲》於1973年首播,後於1977年和2002年重播,時長達八小時。

1998年,新線影業投入了150萬美元來開發《基地三部曲》的改編電影。但後來該公司又簽約了《魔戒電影三部曲》而放棄了前者。2008年7月29日,據報導,新線的聯合創始人鮑勃·夏爾和麥可·林恩已和華納兄弟公司簽約,將與他們創立的Unique Pictures來製作該三部曲。但哥倫比亞影業(索尼)於2009年1月15日成功競標到《基地》的電影改編權,並打算讓羅蘭·艾默瑞奇來執導和監製。麥可·維默被任命為聯合製片人。兩年後,片商聘請丹特·哈伯來改編這幾本書。該項目最終流產,直到HBO於2014年獲得了其版權。

2014年喬納森·諾蘭被HBO指派擔任《基地三部曲》改編電視劇的主創和製片人。2018年蘋果公司已獲得該作版權並開始計劃推出改編電視劇,由大衛·S·高耶與喬許·費德曼擔任主創。

(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