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興:中國民間藝術

過去旅行多是吃喝玩樂,現在潮流興深度遊,每到一城市或地區,遊客都傾向先了解風土人情,歷史古蹟。因此博物館、文物館、藝術館比名店商場更受年輕一代的歡迎。

廖錦興:中國民間藝術

筆者最近在廣東旅遊期間,當地朋友介紹了一種百年民間工藝品 —— 廣彩(廣州地區釉上彩瓷),亦稱「廣東彩」。這種工藝始於清代康熙年間,是中國工筆與西洋畫法完美結合的製瓷藝術,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遠在歐洲,當地人將廣彩稱為「Canton Design」。據行內資料,廣彩源自景德鎮,相傳是在清代雍正年間,江西人來到廣州,為了生計便利用江西瓷鄉人熟悉瓷器彩技藝的優勢,從景德鎮買入白瓷胎,繪瓷燒製出售,深受廣州人喜愛,遂大量生產並設館授徒。

廣彩是東西方文化不斷交融和創新的體現。並以色彩鮮艷、線條精細和構圖嚴謹聞名,後來傳至歐美,更吸納了西式的裝飾繪圖和技巧,融合了中西文化,從而大受歡迎。歐洲商人甚至要求廣彩匠師在日用品上,仿繪他們特意帶來中國的各種版畫、油畫、水彩畫物品。約在1765年,由廣彩匠師製作一件描繪英國牛津波塔尼卡爾公園(UK Oxford Botanic Garden)大門的瓷盤,瓷盤描繪著門前站著和山羊一起散步的德國植物學家波巴爾脫。這是原來為荷蘭銅版畫家伯爾格赫爾斯的作品,被當時的牛津青年博物學家布萊克把它帶到廣州,並請廣彩匠師複刻到瓷盤上,可見當時的廣彩工藝受到歐洲藝術界的愛戴和重視。

廣彩,又稱廣東彩。

本月初,第二屆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和草地舉行。今年家鄉市集嘉年華除了有特產展銷、文藝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外,還有休閒娛樂項目,而端午主題的親子互動遊樂區,亦有來自祖國各地的家鄉美食,如淄博燒烤、內蒙古烤全羊等。

在家鄉市集嘉年華非遺展示區,有來自四川的蜀繡藝術家向市民展示專業手藝。去年筆者曾到湖南省長沙市參觀湘繡的製作,湘繡的工藝精湛。湘繡與江蘇的蘇繡、廣東的粤繡和四川的蜀繡列為中國「四大名繡」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作為中國剌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以針法見長,針法有暈針、切針、拉針等百餘種,可繡出花、鳥、蟲、魚等細膩而生動的圖像,又善於呈現山水的磅礡氣勢。

中國民間藝術是起源於中國的古老藝術形式,由勞動者為滿足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 這些古代藝術形式包括玉雕、音樂及其樂器等表演藝術、竹籃等編織藝術、剪紙和服裝等。它們都通過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的各種形式表現。無論走到中國哪個省市,都可以看到當地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近年來,更出現將年輕人熱愛的創新創意加入傳統民間工藝的文創作品,在一些以市集和舊式工廠活化而成的大型文創區可見其身影。對於旅客來說,從網上旅遊平台搜尋當地的文創區,便可有一整天戶外藝術展品打卡、休閑地在咖啡店聊天、文創藝術展、小商店購物等,實在是不亦樂乎。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The post 廖錦興:中國民間藝術 appeared first on Capital 資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