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斥資數十億優化十四鄉配套 改善西沙路基建完工九成

西貢北十四鄉西沙路一帶近年發展迅速,地產發展商新鴻基地產為配合西沙大型綜合項目的發展,斥資數十億元,優化該區基建和設施,包括擴闊道路、改善排水排污系統、興建社區設施大樓等,當中九成工程已完成,並已對外開放使用。

新地西沙基建優化工程自2018年開始歷時六年完成,是集團近年最大型的基建項目。

新地工程管理部高級策劃經理張展鴻指出,有關工程歷時6年,耗資數十億元,不單可惠及日後西沙大型住宅項目的居民,亦令十四鄉近萬名居民受惠。他補充,有關工程還方便市民前往即將開始試運的「西沙GO PARK」運動商業綜合項目。

大埔區議員、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主席李耀斌指,在十四鄉一帶有大型發展前,西沙路只是一條雙線雙程來回道路,倘出現事故便會癱瘓出入交通。新地工程管理部高級策劃經理阮學倫表示,西沙路是接駁西沙與馬鞍山區的重要車道,原本僅有雙線雙程行車,車道狹窄且容易擠塞,一旦出現事故更癱瘓該區交通。新地把一段長1.5公里的西沙路擴闊至四線雙程,應付日後西沙發展所帶來的人流和車流。

此外,在單車、行人設施方面,阮學倫說,包括加建3條附設升降機的行人天橋,擴闊行人路,避免人車爭路,以及增設單車徑,接駁政府的新界單車徑網絡,方便居民或單車愛好者出行。

現時西沙共有9條巴士線和2條小巴線,主要連接馬鞍山及十四鄉。在公共交通設施方面,阮學倫稱新地重置多個公共設施,包括巴士總站、小巴總站、的士站、公眾停車場,以及沿路的巴士分站,協調政府增設數條巴士線,連接港鐵東鐵線、屯馬線和市區。

阮學倫又提及,過往西沙的排水設施欠佳,極容易出現因暴雨引起的水浸情況,附近鄉村亦缺乏現代化排污設施,故新地建造長約2.1公里的排水渠,同時興建一條接駁至馬鞍山渠務系統、長約3.9公里的排污渠。

另外,新地亦負責興建樓高4層、面積15萬平方呎的社區設施大樓,其中兩層為公眾停車場,其餘樓層則設有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等,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之後交由政府管理。張展鴻表示,工程歷時6年、耗資數十億元,形容屬集團近年最大型的基建項目,現已完成當中九成工程。

新地工程管理部高級策劃經理張展鴻(右)和新地工程管理部高級策劃經理阮學倫(左)表示,基建優化工程不單惠及日後西沙大型住宅項目的居民,亦令十四鄉近萬名居民即時受惠。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The post 新地斥資數十億優化十四鄉配套 改善西沙路基建完工九成 appeared first on Capital 資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