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瘤領域重大里程碑!耐立克®治療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研究獲CDE臨床許可

中國蘇州和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市2024年6月11日 /美通社/ — 致力於在腫瘤、乙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佈,公司原創1類新藥奧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研發代號:HQP1351)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物審評中心(CDE)臨床試驗許可,將開展其針對系統性全身治療失敗的琥珀酸脫氫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缺陷型胃腸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這是亞盛醫藥在實體瘤領域臨床開發的重大里程碑。

該研究是一項全球多中心、單臂、開放性關鍵註冊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耐立克®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DE已同意該項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將支持未來SDH缺陷型GIST適應症的上市申請。

GIST是消化道最常見的軟組織肉瘤,全球發病率約每年1/10萬-1.5/10萬 1。KIT及PDGFRA是GIST主要的致癌驅動基因,其中85%~90%的GIST患者有KIT或PDGFRA突變。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出現,改善了這類GIST患者的預後。儘管如此,仍有約85%的兒童GIST和10%-15的成人GIST患者並不攜帶KIT或PDGFRA突變,稱為野生型GIST。根據SDH表達是否缺失,野生型GIST可分為SDH缺陷型GIST和非SDH缺陷型GIST 2-3

SDH缺陷型GIST具有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徵。文獻報告中位診斷年齡為21歲,女性多見,好發部位為胃部,容易轉移,免疫組化表現為SDHB蛋白表達缺失。早期局限型患者可通過手術治療,但大部分患者仍會復發。復發和晚期的SDH缺陷型GIST患者目前無標準治療方案,一般認為伊馬替尼治療無效,其他TKI的療效也難以令人滿意 2-5,5年無事件生存(EFS)率僅為24% 4。SDH缺陷型GIST患者發病年輕,嚴重影響生存質量,且明顯縮短生存期,這一存在緊迫未滿足臨床需求的領域亟需新的治療手段。

耐立克®是亞盛醫藥原創1類新藥,為口服第三代TKI。此前,該品種已獲CDE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治療既往經過一線治療的SDH缺陷型GIST患者。作為多靶點TKI,耐立克®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展現出了顯著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其治療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臨床研究自2022年起,已連續三年入選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並在本月舉辦的第60屆ASCO年會上口頭報告了最新進展。數據表明,該品種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的臨床獲益率(CBR)高達92.3%。

耐立克®是中國首個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目前已有兩項適應症獲批,分別為治療任何TKI耐藥、並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和治療對一代和二代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耐立克®在中國的商業化推廣由亞盛醫藥和信達生物共同負責。

亞盛醫藥首席醫學官翟一帆博士表示:「在前期研究中,耐立克®已經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治療中展現出令人振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次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的獲批讓我們深受鼓舞!這不僅意味著耐立克®有望為又一個無藥可醫的適應症帶來治療突破,更是亞盛醫藥在實體瘤領域臨床開發的重大里程碑。未來,我們將秉承『解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這一使命,積極推進相關臨床試驗的開展,以造福更多患者。」

參考文獻:

  1. Mantese G.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9; 35(6): 555-559.
  2. Call JW, Wang Y, Rothschild S, et al. Treatment responses in SDH-deficient GIST. LRG Science, https://liferaftgroup.org/2019/08/treatmentresponses-in-sdh-deficient-gist-2/(2019, accessed 4 May 2022).
  3. Nannini M, Rizzo A, Indio V, et al. Targeted therapy in SDH-deficient GIST. Ther Adv Med Oncol. 2021; 13: 17588359211023278.
  4. Weldon CB, Madenci AL, Boikos SA,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Wild-Typ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Pediatric and Wildtype GIST Clinic. J Clin Oncol. 2017; 35(5): 523-528.
  5. Mullassery D, Weldon CB. Pediatric/”Wildtyp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Semin Pediatr Surg. 2016; 25(5): 305-310.

關於亞盛醫藥

亞盛醫藥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生物醫藥企業,致力於在腫瘤、乙肝及與衰老相關的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2019年10月28日,亞盛醫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855.HK。

亞盛醫藥擁有自主構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藥物設計平台,處於細胞凋亡通路新藥研發的全球前沿。公司已建立擁有9個已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1類小分子新藥產品管線,包括抑制Bcl-2、IAP 或 MDM2-p53 等細胞凋亡通路關鍵蛋白的抑制劑;新一代針對癌症治療中出現的激酶突變體的抑制劑等,為全球唯一在細胞凋亡通路關鍵蛋白領域均有臨床開發品種的創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及歐洲開展40多項臨床試驗,其中6項為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用於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核心品種奧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曾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和突破性治療品種,並已在中國獲批,是公司的首個上市品種。目前,耐立克®已被成功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該品種還獲得了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孤兒藥資格認定、以及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4個在研新藥獲得16項FDA和1項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2項FDA快速通道資格以及2項FDA兒童罕見病資格認證。公司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其中「重大新藥創製」專項5項,包括1項「企業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及4項「創新藥物研發」,另外承擔「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1項。

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亞盛醫藥已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知識產權佈局,並與UNITY、MD Anderson、梅奧醫學中心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默沙東、阿斯利康、輝瑞等領先的生物技術及醫藥公司、學術機構達成全球合作關係。公司已建立一支具有豐富的原創新藥研發與臨床開發經驗的國際化人才團隊,同時,公司正在高標準打造後期的商業化生產及市場營銷團隊。亞盛醫藥將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加速推進公司產品管線的臨床開發進度,真正踐行「解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亞盛醫藥前瞻性聲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陳述僅與本文作出該陳述當日的事件或資料有關。除法律規定外,於作出前瞻性陳述當日之後,無論是否出現新資料、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我們並無責任更新或公開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及預料之外的事件。請細閱本文,並理解我們的實際未來業績或表現可能與預期有重大差異。本文內所有陳述乃本文章刊發日期作出,可能因未來發展而出現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