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外商獨資機構相繼獲批 國際巨頭如何闖關中國公募市場?

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又迎來了一位新成員。

2月3日晚間,證監會核準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成為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際控製人;對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公司(Morgan Stanle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依法受讓該公司12750萬元出資(占註冊資本比例51%)無異議。

這意味著,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將是繼貝萊德、泰達宏利、路博邁、富達、施羅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之後,境內第七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同時也是繼泰達宏利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後第三家合資轉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摩根大通取得上投摩根基金全資控股權僅不足半月。此前,多家國際金融巨頭期待多年的牌照也在集中落地。去年12月9日,富達國際宣佈旗下的外商獨資企業富達基金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今年1月13日,證監會正式核準設立施羅德基金。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外資謀求公募牌照,根本原因在於對中國資本市場、財富管理行業的看好;與此同時,外資進入公募也能夠給資管行業帶來積極效應,促進良性競爭。

對於中國市場的機會,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執行官高浩灃(Gokul Laroia)表示,隨著財富創造能力的提高,中國市場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疊加個人養老金製度的推出,看好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長期發展機遇。

2月3日晚間,證監會公佈《關於核準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實際控製人的批複》,批準摩根士丹利全資控股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

批複文件指出,核準摩根士丹利成為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實際控製人,對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公司依法受讓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12750萬元出資(占註冊資本比例51%)無異議。

據悉,待完成工商登記以及監管機構要求的其他股份增持的相關程序後,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在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持股比例將從49%增至100%。摩根士丹利將成為在中國擁有全資控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國際金融機構之一。

這也標誌著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在中國市場的戰略版圖取得突破性進展。

“通過全資控股中國公募基金業務,我們將為蓬勃發展的中國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市場提供更豐富多元的服務,中國市場亦將成為我們全球投資管理業務增長的重要支柱。”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首席執行官丹·辛克維茲(Dan Simkowitz)表示,“隨著進一步加大在華投入,我們會充分利用逾40年的行業經驗,以及在全球開展可持續發展和多元化投資組合管理的專長,幫助國內客戶實現投資目標。”

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執行官高浩灃表示全資控股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戰略進展是在華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他表示摩根士丹利已深耕中國市場近30年,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家業內領先且業務全方位整合的金融服務公司,以滿足國內外客戶不斷演變發展的需求。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投資銀行之一,摩根士丹利目前已實現了多元化的商業平台的架構,其中包括證券、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和私募股權投資,為中國客戶在全球股票資本市場融資總額超過4600億美元。

據悉,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前身為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3年3月14日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2008年6月12日,巨田基金完成股東出資轉讓,公司更名為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目前,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已經建立了固定收益、主動權益、量化權益、多資產組合等公募基金及私募資管產品線,為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管理服務。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238.22億元,全行業排名第90名。

近期,多家國際金融巨頭期待多年的牌照集中落地。

2020年4月1日,我國正式取消對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

2020年8月,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拿下了國內首張外資全資控股公募牌照後,最近兩年多時間,越來越多外資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國內落地,尤其是2023年外資系基金公司紮堆出爐。

去年11月25日,路博邁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官宣獲中國證監會頒發公募基金業務許可證。繼貝萊德基金之後,路博邁基金成為第二家在中國新設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

路博邁基金總經理劉頌表示,設立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表達了路博邁堅定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也凸顯了路博邁對於中國是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的認可,培養本土投研團隊對豐富路博邁全球的投研平台具有重要意義。

此後,富達基金、施羅德基金也都紛紛拿到批文。而在原有的基金公司中,宏利金融旗下宏利投資管理從天津泰達國際手中收購了泰達宏利基金51%股權,也實現了外資100%控股。

今年1月,上投摩根基金也通過股權轉讓完成外商獨資控股。

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在私募管理人之後,外資謀求公募牌照,根本原因在於對中國資本市場、財富管理行業的看好。未來外資進入公募,能夠給資管行業帶來積極效應,促進良性競爭。

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執行官高浩灃表示,隨著財富創造能力的提高,中國市場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疊加個人養老金製度的推出,看好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長期發展機遇。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資巨頭機構闖關中國市場並非易事,特別是在零售市場上,公募基金現有產品類型豐富,創新產品迭出,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工具,因此外資公募基金需要加大投研,並加速發行產品。

目前,證監會官網顯示,範達基金、聯博基金等多家外資機構都已經向證監會提交了公募牌照的申請,正等待批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