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觀察|瑞銀收購瑞信或埋下“大雷”,歐美銀行業危機才剛開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吳斌 上海報導

百年品牌瑞士信貸最終還是沒能扛過去。

在瑞士政府的牽線搭橋之下,當地時間3月19日,瑞銀集團終於同意收購瑞信集團,這樁曆史性的併購交易將以全股票方式進行,總對價30億瑞郎(32.5億美元),不到瑞信3月17日74億瑞郎市值的一半,相當於打了“四折”。瑞信股東每22.48股瑞信股票將換取1股瑞銀股票,這相當於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較2007年的股價高點暴跌99%。

此外,兩家銀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央行現有工具,在遵守貨幣政策工具指引的前提下從瑞士央行獲得流動性。瑞士央行將向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援助,同時政府為瑞銀接管資產的潛在損失提供90億瑞郎的擔保。

根據目前的計劃,瑞銀收購瑞信的交易預計將於2023年底完成,屆時將締造一個全球性財富管理公司,整個集團的投資資產規模達到5萬億美元。

瑞銀收購瑞信並不意味著危機的結束。3月20日,歐美市場已經回吐此前的短暫漲幅,但投資者仍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健康狀況持懷疑態度。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如果係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市場化處置機制運行良好,能夠迅速恢復歐美銀行業的正常運營,將風險控製在一定範圍內,則不會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太大影響。但如果信心危機繼續蔓延,或將引發儲戶進一步擠兌,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將有待進一步確認。

瑞銀收購瑞信難以打消市場疑慮

瑞信是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公司之一,也是全球30家被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之一。2022年瑞信總資產近5600億瑞士法郎,約合5755億美元(2021年為近8300億美元)。

實際上,瑞信的流動性並無太大問題,作為系統重要性銀行,瑞信被要求執行較高的風險監管標準,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瑞信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4.1%,流動性覆蓋率為150%,遠高於監管要求,短期應對資金流出壓力的能力較強。

從業務結構看,2022年瑞信總資產中高風險投資銀行業務占比為35%,低風險的財富管理及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占比合計接近60%,受市場波動風險的影響仍小於一些以投行業務為主的美國的銀行。

但隨著經營不善和投資者信心逐漸消磨殆盡等問題持續暴露,瑞士財政部長Karin Keller-Sutter坦言,瑞信已經無法“獨立生存”了。2021年以來,瑞信財務風險不斷加大,2022年瑞信連續四個季度出現虧損,全年虧損超過70億美元。

在經曆了美國曆史上第二大和第三大銀行倒閉案的“殘酷一週”後,瑞士官方吸取了教訓,緊急馳援有著167年曆史的瑞信,防止信心危機蔓延到更廣泛的金融系統。

但即使瑞信收購案迅速敲定,也難以打消市場疑慮。投資顧問公司Angeles Investments首席投資官Michael A. Rosen表示,瑞銀與瑞信間的收購交易消除了一個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但歐美銀行體系的基本面問題依然存在,壓力主要在於緊縮貨幣政策。

更讓市場擔憂的是,急於拯救瑞信的瑞士當局在解決了問題的同時,還製造了一個新的麻煩。

收購案埋下“大雷”?

和手上瑞信股票“打四折”的股東相比,更慘的是價值約160億瑞郎(約合172億美元)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的持有者,可謂是“血本無歸”。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在官網上表示:“在FINMA、瑞士聯邦和瑞士央行密切合作下,瑞銀將全面收購瑞信。政府的特別支持措施將觸發瑞信AT1債券約160億瑞郎的名義價值被完全減記,從而增強該行的核心資本。”

需要注意的是,這也成為了歐洲規模2750億美元的AT1市場最大的價值減記事件,損失規模遠超過2017年西班牙銀行Banco Popular SA債券上的13.5億歐元減記,彼時該銀行被桑坦德銀行收購。

從本質上看,AT1債券是應急可轉債(CoCo Bonds)的一種,誕生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為了滿足2010年巴塞爾協定III(Basel III)中提高對銀行的資本要求。CoCo債券發行主體為各國銀行,是具備“救助功能”的可轉換公司債,以銀行的監管資本水平作為轉換觸發點,當銀行資本充足率低於最低要求水平(7%)時,或者當主管機關權衡決定發行機構已達到無法繼續經營情況時,CoCo債券將被強製性地轉換成普通股,令持有人轉為銀行股東並分攤銀行虧損,抑或允許銀行透過減損全部或部分債券本金,來降低負債比率、提高資本充足率。

一般而言,CoCo債券屬於次級債,償還順序低於一般債券,但優先順位仍高於股東。銀行業清償程序的先後順序分別為:存款、各種金融債、T2債、AT1債、優先股、普通股。

債權的清償優先級要高於股權,為何160億瑞郎瑞信AT1債券最終一文不值?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最終決定將瑞信AT1債券價值完全減記的做法,顯然出乎了人們的意料。在瑞士監管機構的強勢裁定下,瑞信AT1債券持有人被迫承受的損失比瑞信股東更大,令一些持有人十分憤怒,批評瑞士當局完全沒有考慮到CoCo債券在資本清償結構中的優先位置。

而此舉也很可能會在歐洲銀行業產生新的“風暴眼”,導致其他銀行的同類債券遭到拋售。

瑞信事件恰好發生在金融市場極度厭惡風險的背景下,已經讓AT1債券市場如臨大敵。3月20日亞盤交易時段,多家亞洲銀行股出現大跌,多家知名銀行發行的AT1債券出現明顯的拋售跡象。

一位銀行業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稱,本次債券減記的重要影響之一是打破了損失吸收過程中先股後債的順序,AT1債券是一種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轉換為股權的特殊債券,該種債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銀行實現“內部紓困”,避免銀行進入處置階段時,對納稅人造成的衝擊,進而降低危機傳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通常情況下,股東應在AT1債券持有人之前承擔損失。此次事件打破市場慣例,或將對整個AT1市場產生影響,引發投資者對AT1債券的擔憂。

歐美銀行業危機才剛剛開始?

面對十幾年未見的銀行業風暴,多家央行已經行動起來。

當地時間3月19日,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內的六大央行發佈聯合聲明,將通過常設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增加流動性供給,上述央行同意將7天期操作頻率從每週變成每天,這些操作將從3月20日開始,並將至少持續到4月底,幫助安撫因金融業動盪而驚慌失措的投資者。

美聯儲的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最早是為2008年金融危機所建立的,曾多次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為全球銀行業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支持。按照協議,其他國家央行在面臨美元短缺問題時,可以用本幣向美聯儲兌換美元,約定在未來以同樣彙率換回,並支付一定利息。

儘管近期各國紛紛出手救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危機迅速惡化,但根本問題仍未解決。引發歐美銀行業風暴的一大關鍵問題在於歐美央行激進加息,鑒於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銀行業的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危機仍有蔓延到更多中小銀行的風險,市場正密切關注歐美銀行業下一個“大雷”是否會再度轉向目前“風雨飄搖”的美國第一共和銀行。儘管11家銀行上週宣佈為其注入300億美元流動性,但上週五,第一共和銀行股價仍在暴跌,當天收跌32.8%,一週累計下跌逾70%。

與此同時,在短短不到一週時間內,標普全球評級公司19日已第二次下調了第一共和銀行的信用評級,連降三級至“B+”。標普全球表示,最近從11家大銀行注入的300億美元存款可能無法解決其流動性問題。

杜陽分析稱,當前歐美銀行業的信心危機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美聯儲超常規加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體系的脆弱性,金融資產價值的大幅度縮水將重塑銀行資產負債結構。

面對越來越大的緊縮風險,接下來歐美央行的加息之路或將提前終結。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多元資產高級策略師賽雅倫(Arun Sai)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歐美銀行業風暴是加息對經濟影響滯後的一個有力預警,將促使各國央行放慢加息步伐,各國央行現在必須考慮進一步加息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影響。

展望未來,Arun Sai認為,金融市場的許多領域尚未完全反映出未來的風險,週期股、小盤股和高收益債券等對增長敏感的資產類別似乎都很脆弱,我們仍持謹慎態度,對股票持減持立場。

(作者:吳斌 編輯:李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