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李倩玲:“個性化”成為女性消費及產業發展關鍵詞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易佳穎、實習生 鄭於晗 上海報導

“她經濟”正在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

中國女性消費群體基數龐大,隨著“她經濟”崛起,女性逐漸成為新世代的消費主力軍,併成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消費驅動力之一。當前,女性消費的新趨勢、新變化、新機遇已同線下城市消費產業發展與消費環境建設緊密相關。

“女性在多數家庭裡面其實一直扮演著消費實施者的角色,但隨著女性就業人口增加、收入程度提高,女性消費更多圍繞‘為我自己’和‘幫家人決定’兩個層面展開。”近日,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李倩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線下消費快速回暖的背景下,女性消費正不斷出現新觸點,並呈現出趨向智能與科技、綠色與健康、個性與定製化的特點。

圖/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李倩玲圖/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李倩玲

與此同時,當前“個性化”也已成為消費產業發展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關鍵詞。在李倩玲看來,線下消費的複蘇伴隨著消費者對體驗的愈發重視,因此城市消費需要積極擁抱文化底蘊,結合城市自身獨有的魅力創造出獨特的消費空間,拓展豐富的消費內涵,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體驗。

“個性化”成產業發展關鍵詞

《21世紀》:時隔三年後,我國的消費產業迎來新的機遇,尤其是線下消費開始強勁複蘇。您如何判斷2023年的消費產業前景與趨勢?

李倩玲:2023年的消費複蘇趨勢是十分明顯的。我們通過分析幾個主要城市的地鐵運量後發現,部分城市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地鐵運量創新高,說明後疫情時代,大家都非常渴望回到線下尋求新的體驗。同時,國內年輕人線下活動的熱情也正在恢復,這對零售業的發展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事實上,目前線下零售的回暖趨勢已較為明顯,我們在西安、重慶等城市觀察到,當地商業項目的線下人流數量明顯不斷增多,人們參與線下消費的熱度也正快速提升,同時餐飲行業的需求也比之前更加旺盛。

《21世紀》:中國的消費產業要更進一步發展,其機遇和挑戰分別有哪些?

李倩玲:擁抱文化是一大機遇。年輕用戶熱衷於尋找個性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特殊的空間“打卡”出不一樣的角度,並上傳到社交媒體。例如,當下咖啡和茶飲品牌的門店已經成為年輕人追求個性化文化表現的一種消費場景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究竟如何做到消費的個性化?這其實也是消費產業要面對的挑戰之一。不妨舉個例子,現在越來越多的街邊店開始被消費者關注,體現出商業零售空間的新回歸,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近年來中國商業地產開始進入產業發展的成熟期,各種商業類型開始和諧並存、多元無界的發展趨勢。

從根源上來看,街邊店能夠較好地將品牌的個性化表現呈現在消費者的視野中,並且獲得免費的社交宣傳,這其中上海的安福路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但在吸引眼球上下足功夫後,後面如何留住消費者?目前來看,社交平台上的算法推送和平台宣傳能夠短時間內提高產品與品牌的曝光,但要留住消費者還需要產品與服務的推陳出新,才能實現消費者更多的“回頭率”,這對店家而言是更大的挑戰。

女性消費新觸點湧現

《21世紀》:“她經濟”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提法,從中可以看出,女性消費者的偏好在近年來發生了什麼變化?

李倩玲:女性在多數家庭裡面其實一直扮演著消費實施者的角色,但當前隨著女性就業人口增加、收入程度提高,女性消費更多圍繞“為我自己”和“幫家人決定”兩個層面展開。例如,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品牌所研發的小規模車型,就和目前女性購車的需求比例提升有關。

整體來看,目前女性消費呈現出智能與科技、綠色與健康、個性與定製化的特點。“個性化”尤其突出,線下門店甚至開始創造IP以吸引客群。近年來,更多的國潮新消費品牌都開始走向線下,因為線下消費的魅力在於能夠從面對面的親身體驗中觸發消費新觸點,加深消費者關係,也增強用戶的品牌偏好度和忠誠度。從這個角度來說,國產品牌沒有曆史包袱和固定模板,反而能帶給客戶驚喜。

《21世紀》:這其中,能夠觸發女性消費的新觸點有哪些?

李倩玲:比如在消費業態和消費空間方面,女性還有未被滿足的消費需求。比如現在年輕群體對脫口秀熱情很高,包括女性粉絲經常參加粉絲見面會,女性有很多有意思的需求在不斷湧現。作為場地的小型劇場不僅能夠增加商業空間的人氣,還能夠延長消費者的停留時間,構建新的消費體驗。

同時,女性還非常關注社會責任,在環保等具有社會公共價值的領域擁有細膩的觀察能力。例如,商業體中洗手間里的衛生用品如果能夠突出綠色再生的特點,這樣一個很小的細節往往就能夠打動女性消費者。再比如,女性具有較為明顯的圈層文化,她們更熱衷於與價值觀相同的社群分享消費體驗。因此要讓女性消費者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尊重,感受到品牌能夠為女性著想,這些都有可能成為觸發女性消費的新觸點。

城市消費需打造特色名片

《21世紀》:應對女性消費的新趨勢、新特徵,實體零售商業品牌業態近年來有何趨勢?

李倩玲:在仲量聯行此次與南財智庫、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發佈的女性消費力洞察報告中,把線下商業業態分類為純女性、強女性、無性別和純男性後發現,無論一二三線城市,純女性業態都遠多於純男性業態。其中,純女性消費占比24.6%,純男性消費占比2.8%,差距近9倍。

其實女性也一直是消費的主力,她們是多數家庭消費的實施者,近幾年女性消費也呈現出更關注自我的特點。比如健身運動相關的品牌開始進駐Shopping Mall,能夠安撫人心的寵物產業也開始興起等。

為此,實體零售商業品牌需要更加關注女性的特殊需求。例如,面向新手媽媽的親子盥洗室和遊樂設施,面向年輕女性的化妝品、衛生用品的免費供應等,這些都是商場可參考的市場舉措。簡單來說,如果能夠照顧到女性的特殊需求,女性消費者的回頭率就會增高。

《21世紀》:當下,在各城市發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女性消費的發展趨勢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帶來了哪些啟示?

李倩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通過政策的引導與鼓勵,能夠讓城市消費發揮出更大的效用。比如法國的康城小鎮,和康城電影節等國際大型活動深度綁定,吸引了非常多的人前往體驗與消費。與之相類似,國內的景德鎮則創造出適宜文化創作的空間,成為年輕人青睞的渡假目的地之一。重慶則是把獨特的地理位置運用到商業空間的設計中,山城的體驗是我們在上海無法感受到的,這就是把強烈的個人體驗和消費場景結合在一起。

與此同時,城市最大的魅力是在城市本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要把城市的特色融入到城市更新的規劃與設計當中。城市消費應該是廣義的消費,消費者不僅僅是去購買東西,還能夠體驗當地的文化底蘊、風土人情,甚至當這些體驗轉化為社交媒體上的內容之後,還產生了內容上的消費。中國有這麼多城市,有太多好玩的可設計的元素,能夠為不同的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貢獻獨特的消費體驗與文化認同。

(作者:易佳穎 編輯:盧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