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科技信貸近17億元,南沙“一金一池”集聚效應凸顯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陳夢璿 南沙報導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7月26日舉辦的“‘融’入南沙‘貸’出未來”第六期——惠企政策宣講暨銀企對接專場活動上瞭解到,截至目前,南沙科技信貸資金池的合作銀行已經有21家,資金池累計入池企業323家,貸款授信達26.95億元,實際發放貸款16.99億元。

為有效緩解初創期科技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南沙區在廣州市率先推出“一金一池”,即廣州南沙新區科技創新母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下稱“資金池”),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今年1月,南沙一家從事信息技術的科技型初創小微企訂單突然大量增加,急需增加流動資金擴大產能 。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未獲批的情況下,南沙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的受託管理機構廣州市慧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根據瞭解收集的資料,快速為企業辦妥入池手續,已成功入池的企業最終在另一家銀行獲批300萬元用作流動資金,解決了燃眉之急。

南沙區科技局副局長林進效介紹,南沙區設立的資金池創新了財政資金投入方式,通過風險共擔方式引導合作銀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科技貸款服務,鼓勵區內銀行機構擴大對高新技術產業信用貸款的覆蓋面,通過銀企對接會、政策宣講會等方式,加強金融支持力度,有效緩解所扶持對象(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擔保難、貸款難、融資貴的問題。資金池獲評廣州市信用創新應用案例,杠杆作用倍增凸顯。

據瞭解,另一家環保設備高新技術企業因處於成長期,面臨大量資金需求。基於市與區兩級資金池疊加後,合作銀行最高可獲得不良貸款本金損失的75%的情況下,風險大大降低的考慮,銀行最終向符合入池的企業在原擬1批8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700萬元額度,最終批複授信1500萬元,讓企業輕鬆獲得了較充裕的資金,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南沙科金控股集團副總經理譚妮娜介紹,入池貸款有兩大特點,一是企業貸款成本低於全國同期利率水平,貸款利率主要分佈在3.65%到4.5%之間;二是信用貸款占比高,全部企業獲得50%以上信用貸款,獲得純信用貸款的科技企業占比77.9%。通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一金一池”吸引各類金融要素聚集,在南沙形成“產業+科技+資本”的集聚效應。

企業申報入池可增信進而獲批貸款;入池企業可在原本獲批額度基礎上由銀行增加貸款額度;此外,入池企業在南沙區的金融企業貸款還可以申請政府貼息補貼……現場,南沙區科技局、慧金公司、南北知識產權、工商銀行和廣州銀行針對參會企業最為關心的科技創新政策、科技信貸資金池入池流程及貸款貼息政策等問題進行了細緻宣講,多家金融機構在會場“擺攤”與企業展開融資對接。

廣州市東海鵬染整織造有限公司參會代表郭小姐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公司已於去年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目前已申請一部分資金補貼。“這些材料拍下來後,我回去還要對照梳理下我們企業符合哪些政策,盡快申請相應的政策補助。”

據悉,“‘融’入南沙 ‘貸’出未來”是由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指導、廣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為暢通中小企業科技信貸融資渠道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動。本期活動以深入淺出的政策宣貫,幫助企業吃透用足政策紅利,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陳夢璿 編輯: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