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大老闆,身家縮水125億

撰文/ 馬小雨 華心蕊  編輯/ 鄢子為

李玟一則錄音,重創《中國好聲音》背後金主。

8月21日,星空華文股票再次遭遇瘋狂拋售,大跌31%,收於65.3港元/股。

短短兩個交易日,其股價跌去47%,市值蒸發234億港元。

該公司前身為上海燦星,旗下IP包括《好聲音》《這!就是街舞》等。

眼下,爭議尚未平息,《好聲音》口碑恐難挽回,綜藝第一股風光驟減。

動搖支柱

實控人資產亦大幅縮水。

天眼查網站顯示,田明、金磊、徐向東及華人文化組成一致行動人,為星空華文控股股東,共計持有79.42%的股份。據《21CBR》記者計算,經穿透,田明持有57.58%的星空華文股份,徐向東0.54%,金磊10.75%,華人文化10.55%。

該公司上市後的第一個解禁期為6月29日,三人所持股份可以自由流通。兩個月來,未有大股東減持公告發出。

三人大概率未在高點套現,承受一波暴跌。單就田明而言,其這部分資產縮水約125億人民幣。

田明團隊一手培育《好聲音》這棵搖錢樹。

該節目採取的是收入分成模式,與一次性收取製作費用不同,若節目收視率高,廣告收入高,公司可以分得部分利潤。

這緣於一場豪賭。

《好聲音》第一期播出時,田明與浙江衛視簽訂對賭協議——公司直接參與節目廣告分成,如果《好聲音》平均收視超過2點,將分得利潤大頭;反之則會收穫慘淡,甚至有賠本風險。

節目一炮而紅,前4季的廣告收入總和高達40億元,星空文化賺得盆滿缽滿。

以《好聲音》為支點,其打造出一條完整的商業鏈條,包括綜藝節目製作出品、藝人出道後的經紀業務等。

公司大半藝人均是節目里的學員,如吳莫愁、平安、金誌文等。

即便熱度大不如前,2019年,這款老牌綜藝也貢獻了4.9億元的收入。

此後,《好聲音》每況愈下,收入逐年遞減,2021年,入賬2.5億元,毛利率僅2.2%。

李玟參加的,是2022年的節目。最新年報里,星空華文並未披露這一屆節目的收入及毛利率情況,僅表示“毛利率高於2021年”。

核心業務不振,去年,星空華文收入腰斬,僅有8.73億元,為2019年的一半。

業績承壓

若失去《好聲音》,本就業績疲軟的星空華文,前景堪憂。

8月初,該公司預計,上半年淨虧損超1460萬元。

“許多綜藝節目一般會在每年的5月至10月之間播出,(業績)受季節性影響。”管理層解釋。

綜藝節目,是主要收入來源。

去年,《好聲音》《這!就是街舞》《了不起的舞社》等節目,貢獻了7億元的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超80%。

內容變現,依靠廣告銷售,去年入賬4.85億。

廣告收入與收視率強相關。

田明團隊,嚐試製作不同風格的綜藝節目,分散風險,比如《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追光吧!哥哥》等。

《這!就是街舞》表現尚可,2021年貢獻2.39億元收入,與《好聲音》相比仍稍遜一籌。

換句話說,11歲的《好聲音》,仍是星空華文的王牌。

缺少新現象級綜藝節目,星空華文的業績難有起色。

再加上,2020年和2021年,星空華文收購的夢響強音,商譽減值總計7.68億元,直接導致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共3.8億元。

去年,星空華文扭虧為盈,風險仍存。14.88億元商譽中,夢響強音占比超八成。

田明將翻盤的希望寄於今年。

“文娛IP產業的整體前景及本集團所處的商業環境在未來一年將非常可觀。”他在財報中提到。

只是,公司發展不及他的預期。

風波不斷

田明,畢業於複旦大學新聞系,星空華文的靈魂人物。

他做過記者,於2003年進入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曾擔任文藝頻道主編、綜藝部總監。

2011年,田明辭職,進入燦星文化,擔任董事兼總經理。

離開體制後,他拉上金磊、徐向東,一起打理公司。倆人原來在東方衛視工作,曾打造《中國達人秀》《加油好男兒》等知名節目。

“如果我們出來幹,即使到80歲,還可以繼續做事業。可在原單位,到五十七八歲你就蓋棺定論了。”田明如是說。

田、金、徐,三人組成的領導層,分工明確。田明為星空文化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帶團隊。

執行董事金磊、徐向東,各有擅長,金是《好聲音》總導演,深耕音樂市場,近年側重點從台綜向網綜轉移;徐為《蒙面舞王》總導演,專注於舞蹈類綜藝節目。

多點開花的星空華文表示,自己逐步成長成為國內大型綜藝節目IP創造商及運營商。

田明團隊不滿足於此,2022年底,將公司送入資本市場。

公司股價節節攀升,今年6月,一度漲至132港元/股,市值突破520億港元。

上市8個月來,公司屢次捲入輿論漩渦,前有鄧紫棋向《好聲音》討薪登上熱搜,後有《羅刹海市》掀起歌壇風波。

如今錄音曝光,給了星空華文致命一擊。

其股價接近腰斬,市值仍有260億港元,市盈率高達265倍,遠遠超過光線傳媒的50倍。

負面新聞纏身,股價大跌,田明團隊進入低穀。

(作者:小雨,心蕊 編輯:鄢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