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觀察|財險上半年承保綜合成本率抬升 投資端權益資產配置觀點積極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上海報導,

隨著各大上市企業半年報陸續發佈完畢,各家上市險企財險業務上半年業績也浮出水面,整體來看,各家險企財險業務上半年保費收入均取得正增長。

從增速上看,太保產險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037.03億元,同比增長14.3%,增速最快;其次是人保財險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3009.3億元,同比增長8.8%;平安產險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541.36億元,同比增長5%;太平財險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84.32億港元,同比增長3.1%。

從規模上看,人保財險依然穩居第一,原保費收入占比超50%;其次是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規模超千億。

整體承保綜合成本率有所上升

雖然整體保費規模增長態勢良好,但21世紀經濟記者梳理髮現,各家上市險企財險子公司整體承保綜合成本率有所抬升,財險老三家中,平安產險上半年財險整體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8%,較去年的97.3%,上升0.7個百分點;人保財險上半年財險整體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6.4%,較上年同期的96%,上升0.4個百分點;太保產險上半年財險整體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7.9%,較上年同期的97.2%,增長了0.7個百分點。

對於承保綜合成本率的上升,業內認為,主要是受到車險盈利下降的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後汽車出行增加,導致出險率上升,賠付率隨之上行。財險老三家中,人保財險的車險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6.7%,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平安產險的車險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7.1%,同比增長2.7個百分點;太保產險的車險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8%,同比增長1.4個百分點。

車險方面除了出險率上升,保費增速方面也受到了新車銷量放緩的影響,整體增速放緩,在車險增速受限的情況下,各家的非車策略也有所分化。

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在近日的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因為車險受到限速、車市新車銷售下降的影響,發展速度受到限制,因此集團經營重心仍然會放在非車險發展上。“公司已經在深耕健康險、責任險和個人非車險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加快了中高端醫療等商業健康險的發展動能儲備,加強品質的管控和優化人員的成本等。”

此外,對於近期災害天氣是否會對各家財險的賠付產生較大壓力的問題,多家險企在業績發佈會上給予解答,據中國平安在中期業績會上透露,截至8月4日,中國平安累計接到報案37431筆,總預估理賠金額11.4億元。中國人保副總裁兼人保財險總裁於澤表示,近年來財險公司大災應對能力和承受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控製。儘管今年災害損失明顯超過去年,再加上“杜蘇芮”颱風影響,截止目前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在不出現類似像杜蘇芮颱風這樣級別的災害前提下,公司年初既定的盈利目標保持不變。

權益資產配置觀點積極

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各家險企投資資產穩健增長。截至2023年6月末,中國太保投資資產2.1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8.3%;中國平安投資資產4.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中國人保投資資產1.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3%;中國人壽投資資產達5.42萬億元,較2022年底增長7.0%;新華保險投資資產達1.2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8%.

國泰君安劉欣琦團隊認為,2023年上半年上市險企投資資產增速總體穩健,一方面上半年負債端現金流的快速增長推動投資資產顯著提升,而另一方面二季度權益市場波動影響下淨值增長貢獻普遍減少,兩大因素共同影響下上半年投資資產總體穩健增長。

上半年,各險企投資收益相對承壓,中國人保總投資收益率4.9%,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率2%,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3.4%,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7%;中國人壽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41%;中國太平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89%。

對於下半年的股市和投資環境,多家險企表達了積極態度。太保資產總經理餘榮權在2023上半年中國太保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下半年股票市場是具有長期配置的吸引力的,基於政策方面的積極信號疊加當前的利率環境,下半年應該是一個投資優質上市公司股票的時機。另外,基於長期構建的基本面研究的體系,短期的漲跌對於長期投資並不是很重要,相反會利用市場波動,在較低的位置逐步增加優質股票的配置。

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官鄧斌同樣在近期的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保險資金是長期資金、穩定資金,一直都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保險資金配置A股權益類資產是一項長期重要的配置內容,平安將繼續保持在A股的穩定配置,對A股市場表現持樂觀態度。

人保資產副總裁黃本堯則表示,一是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保持戰略定力,在市場估值顯著低估時,將根據資產戰略配置要求,以及風險預算的約束,來進一步加大權益資產配置。二是基於新會計準則實施的管理需要,下半年將進一步加大OCI組和TPL組合的配置比例結構的調整優化。三是加強市場研判,積極把握結構性機會。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深入研究新發展格局下的結構特徵,把握國內大循環內需恢復的結構性機會,防範國際循環外需減弱的結構性風險,重點挖掘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品種投資機會。

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在業績會上說:“我認為隨著中國穩定經濟政策的落地,經濟會持續恢復,股票市場的機會大於風險。中國人壽會持續做好資產負債匹配原則,充分地發揮好固收利率的底倉的價值,同時重視權益資產對於提升收益的重要作用。”

(作者:孫詩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