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為特斯拉造機器人?

隨著特斯拉2023年AIDay漸行漸近,有關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機器人(Optimus)臨近量產的消息已經開始在產業鏈端不脛而走。

9月6日,一份流傳於社交媒體的券商專家路演紀要顯示,鳴誌電器(603728.SH)已於上週五(9月1日)收到特斯拉關於前期公司空心杯電機送樣測試反饋,並基本確定公司能夠參與未來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配套。

同時,特斯拉方面也向鳴誌電器提供了從2023年年底參與C輪認證,以及到2024、2025、2030年的量產進度與產量指引。

儘管截至截稿時,上述信息尚未能得到公司官方確認,但種種跡象顯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爆發,可能近在咫尺。

紀要顯示,參與路演的專家預計,鳴誌電器和瑞士微特電機供應商Maxon Motor預計將共同供貨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而由於鳴誌電器的價格與Maxon Motor相比具有顯著優勢(1000元VS 2500元),且重量更輕(15g VS 18g),預計將獲得70%至80%以上的份額。

事實上,早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有資料顯示鳴誌電器疑似分別在去年10月、12月和今年3月向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客戶進行了三輪送樣。

量產指引方面,根據紀要透露,特斯拉將在2023年11月完成C輪認證,2024年9月開始量產,2025年之後實現3萬台人形機器人的生產。

若該紀要屬實,鳴誌電器無疑將成為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最早的一批確認A股供應商之一,加上由於現存對手關節自由度高的人形機器人原型並不多見,結合如此巨量樂觀的量產指引內容,市場對存在特斯拉之外的人形機器人大客戶的選項“不作他想”。

公開資料顯示,鳴誌電器為一家微型運動電機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步進電機、無齒槽和空心杯電機等其他電機產品。其中空心杯電機應用於工業、實驗室自動化,醫療,人工智能,測繪,航空航天等領域。

據紀要,特斯拉機器人的手部需要12套“空心杯+齒輪箱單”套,預計單套價值量為1200元,單個機器人價值為1.44萬元。

鳴誌電器近日在業績交流中也提到了空心杯電機的“巨大需求”。

“空心杯電機成本主要取決於研發投入以及將來的業務回報。高水平空心杯電機業務目前還是一個賣方市場,具體價格將由買賣雙方協商決定。目前公司的決策是確保空心杯電機產能相較既有需求保持較高的餘量,以應對市場可能到達的巨大需求。”鳴誌電器在業績說明會中指出。

“自動度武裝到手指關節的人形機器人原型並不多,再加上量產進度這麼快,市場很容易總結出後者給特斯拉擎天柱量產送樣並供貨的結論。”一位機器人諮詢行業人士向記者分析。

不過截止截稿,鳴誌電器尚未對此進行證實。

無獨有偶,拓普集團(601689.SH)董事長鄔建樹8月29日在參加某券商關於公司人形機器人進展路演時,同樣透露公司收到了“某大客戶”反饋,稱拓普集團將為該公司機器人業務供貨執行器等部件,同時透露了“大客戶”的量產進度以及產量指引。

雖然路演過程中,鄔建樹對“特斯拉”三字隻字不提,但不論是鄔建樹透露人形機器人供貨體量、配套方式還是客戶淵源等信息,幾乎均指向“某大客戶”即為特斯拉的事實。

同時,鄔建樹還意外透露,金力永磁(300748.SZ)將成為“大客戶”指定的永磁材料供應商。

根據券商研報,目前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價值含量偏高的部件,包括了合計26個旋轉執行器(納入了諧波減速器)和線性執行器,以及12個空心杯電機套組等合計38個執行器。

而按照市場對特斯拉供應商的推測,除拓普集團和鳴誌電器外,三花智控(002050.SZ)和綠的諧波(688017.SH)也有望在擎天柱機器人的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此前,三花智控與綠的諧波宣佈合資在墨西哥建立生產基地,其被認為是為特斯拉擎天柱北美產能配套的準備。近期,關於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量產的種種傳聞,三花智控也在互動平台進行了一波回覆。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在仿生機器人領域,我司聚焦機電執行器,按客戶要求進度全方面配合客戶進行產品研發、試製、調整併最終實現量產落地。同時,以配合客戶量產為目標,已積極籌劃機電執行器海外生產佈局。另外,我司和綠的諧波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正在積極推進中。”三花智控8月31日在互動平台中指出。

不過,由於保密協議限制,以上公司均未披露客戶“大名”。記者也嚐試聯繫相關企業對前述內容進行核實,但均未能得到回覆。

在量產指引方面,鄔建樹給出的數據更“誇張”。

按其說法,明年一季度的“大客戶”給出量產指引為一週100台機器人,二季度則達到每週3000台。該進度大大超過了相關公司早期的預期。

拓普集團在中報則表示,為配合客戶量產進度,執行器一期產能就需要達到10萬台/年。該提法實際也遠超鳴誌電器紀要中給出的指引進度。

在此影響下,拓普集團、鳴誌電器、金力永磁公司均在8月29日拉高甚至漲停,並在其後幾天中持續上漲。

不過,對於市場傳言中的量產指引,業內認為其雖然存在可信度,但無法排除因技術問題出現跳票的可能。

“從業內提供的消息來看,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在處理起伏路面的行進動作上依然有沒有解決的技術問題。大部分對外的演示都是在比較封閉的可控環境中。”前述機器人行業人士向記者分享,“其實雙足機器人有一些技術即便是學界也沒有解決,因此除非特斯拉有未對外披露的‘黑科技’,否則即便是在數年時間中,也很難實現量產。”

此前,特斯拉規劃於9月底舉行AI day,預計將透露更多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但前述紀要卻指出,由於正在處理一些技術問題,AI day可能會延後至11月舉行。

除技術問題外,價格也是影響量產指引的因素之一。

按照特斯拉門店標價,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的售價將低至2萬美元。但從目前對全身執行器成本的角度,包括其他低自由度人形機器人動輒10萬美元的售價來看,擎天柱低至2萬美元的價格幾乎是“天方夜譚”。

而量產指引的真實性,實際上仍要基於開售後的市場訂單情況。

“很難想像特斯拉會真的採用2萬美元的售價”,前述人士向記者感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