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長企業②|思貝樂:“雙碳”背景下搶灘新賽道,如何做到營收4年翻10倍?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王卓峰  東莞報導

我國製造業是最大的碳排放來源,在總體碳排放量中占比始終處於60%以上。

敏銳的陳雲忠早就嗅到商機,他於2014年開始研發,2019年成立廣東思貝樂能源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貝樂”),以節能真空泵、鼓風機等產品搶跑進入智能化節能設備的新賽道。相較於其他同類型的節能設備,思貝樂可為不同行業的企業節約15%-70%的能耗,投資回收週期僅為8個月到1年半之間。

“如今,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重視引入節能降耗設備,然而國內市場卻沒有真正能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陳雲忠認為,在“雙碳”目標下,我國製造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引入智能化節能設備是企業實現減碳的重要手段,市場前景尤為廣闊。

此外,受到近年來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影響,許多製造業企業為應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紛紛加速生產線的節能化改造以降低經營成本,因此思貝樂每年的訂單量都在增長。2019年-2022年,思貝樂營業收入從1200萬元增加至1.2億元,4年間翻了10倍。今年,該公司預計今年全年營收將達到1.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50%。

從近年整體增長乏力的製造業中尋覓出“藍海”,思貝樂在智能化節能設備的細分賽道中找到一條企業高增長路徑。陳雲忠認為,目前關鍵是要解決基礎數據“卡脖子”的被動局面,“從行業面來看,節能設備領域集中度比較低,未來5-10年的增長空間都十分廣闊。”

廣東思貝樂能源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陳雲忠(受訪者供圖)廣東思貝樂能源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陳雲忠(受訪者供圖)

搶跑節能設備新賽道

2019年被陳雲忠稱為“轉身”的一年。彼時,他的身份從經銷商轉為製造商,也由此創辦了思貝樂。

更早之前,陳雲忠曾多年經銷代理國際空氣流體設備,經過多年來不斷地試驗與觀察,他自創品牌的想法越來越強烈:與其為國外品牌做代理,為何不打造自己的國產節能設備品牌?

懷揣著對節能設備行業的熱忱與夢想,陳雲忠2019年於東莞正式創立思貝樂,並陸續推出節能真空泵、節能鼓風機、零損耗排水器、蒸汽疏水閥等多種高端節能設備,這些產品在工業製造業應用十分廣泛,涉及數十個領域。

以其拳頭產品節能真空泵為例,該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電子等多個行業中,在提升企業效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食品行業,真空泵能夠幫助食品生產過程中去除氧氣,防止食品變質;在電子行業中,真空泵則可以在製造過程中去除灰塵和雜質,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

歸納起來,思貝樂的產品核心競爭力主要有兩點:一是技術先進,經過優化及改進前沿技術後,思貝樂打造出國內一線技術水平的節能真空泵、鼓風機等智能化節能設備,其智能化的操作能夠為用戶優化產品品質和提高生產水平,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二是投資回報率,思貝樂通過不斷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讓產品節能技術向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向發展,在降低用戶企業電力能耗的同時,其節能投資的回收期大幅縮短。

“尤其在節能降耗方面,思貝樂相比同類產品更有優勢。”據陳雲忠透露,思貝樂節能真空泵等節能產品可為不同行業的工業企業節約15%-70%的能耗,投資回收週期僅為8個月到1年半之間。

除了產品方面的優勢,陳雲忠認為,某種意義上,思貝樂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是踩在了時代風口之上。

一方面,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製造業不斷加快從傳統高耗能向綠色低碳轉型,提升效能和節能環保成為了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在許多領域中,思貝樂的節能真空泵等節能產品能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和環保的解決方案,有效帶動製造業企業加速實現低碳轉型,對於產業升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另一方面,面對近年來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許多製造業企業為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會遇到的機遇和挑戰,主動引進節電節能設備以降低自身的生產經營成本,加速生產線的能源節約改造,思貝樂也因此收穫了大量的訂單。以韶能集團為例,該企業在思貝樂購置了3980萬產品,其每年能耗降低約45%,節省電費超過300萬元/年。

在陳雲忠看來,思貝樂為創造的節能價值恰好與中國製造業綠色化低碳化的大趨勢相契合。2022年,全國工業用電量560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其中,全國製造業用電量424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與此同時,據相關機構統計及預測,2022年我國節能設備市場規模為2.3萬億元,到2027年將達到19萬億元,未來增長空間十分廣闊。 

從“單一”走向“多元”

梳理思貝樂的發展脈絡,研發創新是貫穿其發展曆程的關鍵詞。

隨著近年來在製造業深耕細作,陳雲忠深知基礎領域的重大突破或者研發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近年來國內雖然有一些企業逐漸崛起,在真空泵市場上佔據了較為領先的地位,但是多數企業研發能力差,與國外同行相比,在節能和產品技術上仍處於劣勢。”

以我國真空泵市場為例,如今外國企業的進入與成功已成為不可爭辯的事實,日本真空各地布點,德國萊寶在中國擴建,美國泰悉爾集團、韓國優成等國際著名廠家也紛紛尋找夥伴在中國建製造基地。

“目前,影響國內節能設備企業的發展桎梏主要是基礎數據未能完全攻克,這方面的突破對思貝樂乃至整個行業發展來講都極其重要。”陳雲忠介紹,思貝樂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超過12%,主要是為解決上述基礎數據“卡脖子”的被動局面。

具體來看,思貝樂除了與省級研究院合作完成部分基礎研發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外,其還把觸角延伸至海外,通過在美國設立研究院獲取相關的數據、技術及渠道等資源,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研發出多項專利並不斷在技術創新當中取得突破。

目前,思貝樂已獲得IS09001: 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歐盟CE體系認證,並在2021年及2022年,分別獲得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榮譽稱號。產能方面,該公司每年的出貨量達1000多台,每年的最高產能超5000台。

陳雲忠認為,無論是做真空泵、鼓風機還是未來研製推出更多的智能化節能設備,其底層的商業邏輯都是一樣的,就是要有利他思維,“我們客戶以製造業企業為主,因此,我們不僅要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如何優化產品功能,還要替客戶考慮如何賺錢、如何慳錢,甚至要著眼整條產業鏈來思考如何為鏈條企業創造價值。”

正是憑藉這一點,為公司下一階段的“轉身”奠定了堅實基礎:思貝樂的發展正從單一的產品製造商向銷售+生產+技術+服務的多元平台企業邁進。

在向規模化邁進的路上,思貝樂將“三點發力”打造利潤新增長極:一是成立銷售公司加強市場的拓展,為企業帶來更高的銷售收入;二是培養終端團隊,對行業終端應用深挖,以適應節能設備市場趨勢的變化,反哺技術;三是推出租賃共享模式,讓用戶企業能夠以低成本享用思貝樂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事實上,思貝樂早已受到資本青睞,許多風投機構表示願意出資幫助企業加快成長步伐,但都被陳雲忠拒絕。談及原因,陳雲忠表示,思貝樂的商業思路建立在穩健的基礎上,擴張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在堅持品質的過程中,找到規模化的通道。“即使現在有考慮一些戰略上的投資合作,但也不會說因為這種戰略投資去犧牲公司的獨立性。”

當問及有無考慮過在上市時,陳雲忠坦言有考慮並且製定了6年的A股上市計劃,但同時表示上市不是思貝樂最重要的目標。“我們本身有比較穩健的自有資金,所以不需要著急進入二級市場,也怕太早上市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方向。”

“如何去推動行業非標產品向標準化、智能節能一體化發展,讓用戶在智能化的操作中創造可測量的價值,為製造業加速實現低碳轉型與產業升級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在我看來才是最重要的。”陳雲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