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三大因素共振支撐,堅定看好資本市場
2023年已經跨入收官之季,縱觀中國資本市場的運行,總體表現為衝高回落態勢,與年初市場投資者的樂觀預期相比,二、三季度的資本市場表現相對偏弱。以股指變化來看,前三季度呈現為:一季度衝高,二季度回落,三季度盤整的態勢。
上半年股指的這種衝高回落走勢與經濟基本面變化態勢基本相匹配。伴隨去年底我國防疫政策優化,並順利度過了疫情感染高峰,今年開年以來以消費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出現了一輪恢復性式增長。這帶動了投資者對於資本市場的樂觀預期。樂觀預期可能忽略了一些客觀性規律或經驗,即從其他國家情況來看,疫後年份的消費往往會出現不穩定性波動,並導致經濟增長出現波折。這種經濟波動對於市場預期具有一定的衝擊力,從而造成了資本市場的波動加大。
在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後,二季度經濟增速出現波折,雖然GDP增速高達6.3%,但是考慮到基數效應,二季度經濟增速相較一季度出現了明顯放緩,進而帶動股指呈現衝高回落的局面。
但是進入三季度以來,可以觀察到許多方面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我們堅定的認為三大方面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這包括政策有力支撐經濟景氣度見底回暖、股票估值優勢進一步凸顯以及中長期產業週期順利更迭,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備完善。
多因素回暖共振,在四季度將推動資本市場積極向好,股指有望擺脫二季度以來的低迷態勢,重返穩步上升格局。
經濟底已過,政策嗬護有力
根據國信證券宏觀研究團隊測算,4、5、6月實際GDP的兩年復合同比分別為2.8%、3.0%、4.2%,逐月上升,顯示二季度整體經濟動能雖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仍處於向上修復進程中,7、8月實際GDP的兩年復合同比分別為3.6%、4.3%,明顯高於二季度3.3%(兩年復合增速)的水平,體現出三季度以來國內經濟增長穩中有升。
我們堅定的認為,2023年第二季度是本輪經濟波動的底部,三季度GDP增速預計為4.5%,折合兩年復合增速為4.2%(採用兩年復合同比是為了剔除去年基數異常波動的影響,令比較結果更加科學、客觀),比第二季度GDP的兩年復合增速(3.3%)出現了明顯回升。
經濟擺脫二季度的低迷,自三季度以來出現回暖,這既有經濟內生性複蘇的原因,也離不開國內政策環境的有力嗬護。
二季度以來,貨幣政策維持寬鬆態勢,央行多次進行了降準降息操作。6月13日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利率下調10BP,6月15日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10BP,8月15日逆回購利率再度下調10BP,同期MLF利率下調15BP。9月15日中央銀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約5000億元。
年初以來,財政政策持續積極發力,支持國內經濟增長。2023年1-8月國內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約為9.0%,明顯高於2018-2021年的平均增速2.2%,對國內需求構成有力的支撐。
中國證監會也於8月18日表示將從六大方面來活躍資本市場,主要涉及加快投資端改革、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吸引力、優化完善交易機制、激活市場機構活力、支持中國香港市場發展、加強跨部委協同。
此外,於10月11日晚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集體發佈公告,其控股股東中央彙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於10月1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其A股股份。彙金公司擬在未來6個月內,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四大行股份。
中央銀行、財政部、中國證監會等各部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的對衝了經濟下行壓力,也提振著投資者信心。
在政策有力支持和經濟內生性動能不斷恢復的假設下,國信宏觀研究團隊預計2023年四季度中國GDP增速將有望恢復到5%上方,2023年全年經濟增速將高於年初既定的5%的目標。
進而展望2024年,預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望從當前2.5%左右的水平向6%左右的名義GDP增速靠攏,從而支持國內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增長區間。我們預計2024年一季度中國實際GDP增速約為4.0%左右,二季度上升至5%左右,下半年穩定在5%左右的水平,2024年全年中國實際GDP增速依然保持在5.0%附近,進一步夯實穩定增長的基礎。
A股估值優勢進一步凸顯
從估值角度來看,A股主要寬基指數處在全球估值窪地,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上證指數處在2015年以來30.68%分位水平,而美國SPX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印度SENSEX30指數各處在同期68.65%、80.69%、80.99%、79.83%和38.96%分位點。
分行業來看,中遊製造、下遊必選消費和環保公用中細分的部分行業估值處在曆史較低位置。同樣以2015年為分界線,31個一級行業中有12個行業當前估值水平處在近九年的20%分位點以下,占到全行業比例的38.71%,曆史序列縱向來看,多個行業已經跌到了性價比較高的配置區間。
現代化產業體系初具規模,提質增效實質進展
除去經濟回暖、政策扶持以及估值優勢外,更為重要的是經過若干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的產業體系建設正步入快車道,這是支撐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最根本力量。
首先表現為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體系更加完備健全。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33.5萬億元,占全球製造業比重由20%增加至30%,製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
更為重要的是產業結構實現質的提升。近年來,我國以高端製造為導向,以結構性改革為突破,持續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步伐,目前已湧現一批以新能源汽車、高鐵、電力裝備、船舶、工程機械、通信設備等為代表的優勢產業,在民用客機、生物醫藥、高強度鋼、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也形成了世界領先的研發、製造與應用能力。另外,在5G通訊、北鬥、新一代核電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以及航天、造船、鋼鐵、基建等傳統製造業領域,中國的產業能力也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這是我國長期以來堅持改革,堅持自主創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成果,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已經從量變逐漸進入到質變過程中。
“經濟見底回升且政策嗬護有力、A股估值優勢進一步凸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效從量變進入質變”這三大因素共振,不僅會在短期內穩定資本市場信心,更重要的是會推升投資者的長期預期。由此我們堅定看好資本市場,預計股票市場整體將進入上行軌道。
在策略方面,我們建議結合估值和景氣度兩個指標來看,篩選估值適宜同時前期超跌的行業,挖掘結構機會。根據一季報發佈結束、年中報尚未披露的股價表現來看,景氣度靠前但股價下行的煤炭、有色等行業在後續披露期出現過區間補漲。當前正處於三季報披露期間,股價和基本面表現差異的個股仍在醞釀結構性機會。邊際改善顯著的行業包括輕工製造、建築材料、建築裝飾、有色金屬等。
中長期角度來看,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從數量到質量變遷,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市場發展到當前階段的必然要求。可以關注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未來產業(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上述部分產業在本輪A股調整中估值已經到了相對合理位置,建議關注價值投資視角下的長期機會。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其旗下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