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鋰業三季報:龍頭“賬面”失速與高毛利率並行丨21硬核投研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董鵬  成都報導

鋰價下行週期里,相關上市公司三季度經營業績如期下滑。

截至10月31日,納入Wind鋰礦板塊的19家公司三季報全部出爐。其中,除了川能動力、中礦資源小幅增長外,其餘17家樣本公司盈利全線下滑。

這主要是受到2022年同期利潤基數過高,以及今年鋰鹽價格大幅回落的影響。

單就三季度而言,鋰鹽均價降幅並不算特別突出。以碳酸鋰為例,當期上海有色電池級現貨均價為24.06萬元,較二季度時環比降幅不過5.5%。

不過,相關上市公司三季度利潤降幅卻遠超於此,贛鋒鋰業利潤環比下降95.4%、鹽湖股份同期環比下降82.5%……

實際上,以上巨大降幅只能代表財報層面,更多是受到了投資收益、偶發性成本變動等因素影響,行業龍頭的主營業務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慘烈。

尤其是鹽湖提鋰、“一體化”礦石提鋰兩類企業,即便面對處於相對低位的鋰價,依舊保持著較高的毛利率。

比如藏格礦業披露的前三季度碳酸鋰平均成本為3.89萬元/噸,而其平均銷售價格則達到了24.61萬元/噸。

行業利潤創8個季度新低

去年三季度鋰價始終運行在45萬元以上的高位,部分上市公司盈利甚至達到曆史峰值,所以今年行業利潤總額收窄在情理當中。

據統計,今年三季度,前述19家鋰礦、鋰鹽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合計71.84億元,同比下降75%,2022年同期其淨利潤總額為290.49億元。

同時,以上不足72億元的利潤規模,也創下了過去八個季度以來的新低,僅稍高於2021年三季度。

業績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整個行業景氣度的下降,致使鋰價走低、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

比如年初,碳酸鋰每噸超過50萬元,而到今年9月末時已不足17萬元,以上鋰價變動也與相關公司的盈利趨勢保持著高度一致。

與今年二季度相比,伴隨著鋰價的進一步走低,單季度出現虧損的案例再次增加。

其中,特斯拉的氫氧化鋰供應商雅化集團,當期虧損1.43億元,為公司2020年以來首次季度出現虧損。

同時,三季度盈利環比提升的少數公司,其業績增長含金量也較為一般,不是因為過往基數較低,就是非經常性損益起到了對衝的效果。

比如西藏礦業,二季度公司淨利潤僅為0.08億元,三季度盈利環比增長10倍,也不過0.8億元。

再如盛新鋰能,三季度淨利潤為4.83億元,但是當期計入的投資淨收益便達到了5.57億元。

對此該公司指出,“持有的成都興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債權得到清償(成都興能原持有雅江縣斯諾威 礦業發展有限公司54.2857%股權,斯諾威公司因破產重整,由重整投資人受讓了斯諾威公司出資人100%股權),確認投資收益5.38億元。”

所以,剔除以上投資收益後,盛新鋰能當期主營業務很可能已經出現虧損。

相比之下,三季度業績增長含金量較高的公司有兩家,分別為中礦資源和永興材料,前者是依靠礦端自給率的提升幫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後者則是憑藉銷量的增長對衝掉了部分鋰鹽跌價的影響。

綜合三季報及曆史數據計算可知,永興材料今年一、二、三季度碳酸鋰銷量分別為6010噸、6832噸、7213噸,對應鋰鹽業務盈利8.44億元、8.59億元、9.97億元。

“國內碳酸鋰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公司持續提升產銷量,有效降低碳酸鋰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永興材料指出。

整體來看,在行業景氣度系統性下滑的背景下,可供各家企業發揮的空間十分有限。

龍頭“意外”失速

行業內部市值、利潤規模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是“鋰業雙雄”、鹽湖股份。

而就三季報來看,天齊鋰業的業績表現尚好,但贛鋒鋰業與鹽湖股份當期淨利潤卻大幅下降,環比降幅遠高於當期鋰鹽季度均價的降幅。

其中,贛鋒鋰業2023年二季度、2022年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4.54億元和75.41億元,但今年三季度淨利潤僅為1.6億元。

盈利銳減的原因,除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下降、成本抬升,擠壓公司利潤空間的影響外,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也明顯擴大了公司利潤的降幅。

這裏不妨算一筆賬。

與今年二季度相比,贛鋒鋰業單季度利潤減少33億元左右,公司“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由17.61億元減少至6.96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由10.47億元轉為-5.5億元,僅此兩項便對公司淨利潤影響近27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兩家世界級的行業龍頭,在海外均有較大規模股權投資。

比如贛鋒鋰業的上述聯營企業投資收益變動,以澳洲第二大礦商Mt. Marion Lithium為主,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則主要受Pilbara股價變動影響。

以上投資,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放大器的效果。

在行業景氣度上升週期中,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增長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到以上投資收益、被投企業的股價上漲的收益,公司利潤規模獲得加成,但在景氣度下行週期中,起到的效果剛好相反。

而與贛鋒鋰業相比,天齊鋰業由於原料100%自給,主營業務競爭優勢更為明顯,疊加公司三季度投資收益環比增長,因而未出現贛鋒鋰業盈利環比大幅下滑的情況。

至於鹽湖股份利潤的環比下降,則更多來自於偶發性事件帶來的成本抬升影響。

對比曆史數據可知,本輪鋰價週期中公司單季度營業成本始終保持在20億元以下,峰值也不過19.45億元,但是在今年三季度其營業成本卻翻倍增加至41.5億元。

今年9月,鹽湖股份曾發佈公告,公司在申請調整察爾汗鉀鎂鹽礦別勒灘礦區採礦許可證的生產規模、開採方式並增加氯化鋰礦種過程中,根據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稅務總局聯合頒布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徵收辦法》(財綜〔2023〕10 號)相關規定以及評估機構出具評估結果,公司需要繳納18.97億元的採礦權出讓收益。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業務實質判斷,並經與會計師充分溝通,將本次需繳納的採礦權出讓收益全部計入當期成本費用。”鹽湖股份指出。

正因於此,該公司三季度營業成本暴增。如果不考慮以上出讓收益的影響,該公司三季度淨利潤約為22億元,環比降幅不過20%左右。

“一體化”高毛利

不難看出,今年景氣度的系統性下滑確實對頭部公司業績帶來了一定衝擊,但是實際衝擊幅度小於其利潤降幅,至少低成本的行業龍頭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慘烈。以上判斷,從少數披露經營數據的三季報中可以找到佐證。

先說成本優勢最突出的鹽湖提鋰企業。藏格礦業三季報顯示,公司當期碳酸鋰生產成本為3.89萬元/噸,成本較上半年的4.15萬元/噸小幅下降,而在前三季度公司碳酸鋰平均售價則達到了24.61萬元/噸(含稅)。

以此計算,藏格礦業鋰鹽毛利率仍然高達80%以上,這在所有的大宗原材料行業中依舊處於極高水平

同時,鹽湖股份雖然未披露相關數據,但是考慮到兩家公司的提鋰原料來源和相似的成本水平,預計前者利潤空間也會十分可觀。

再看用雲母提鋰頭部企業永興材料,該公司以自有礦山的鋰瓷石為主要原料,生產成本在礦石提鋰企業中較為突出。

而據三季報顯示,2023 年1-9月,公司鋰電新能源業務實現碳酸鋰銷量2.01萬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7.01億元。

照此計算,永興材料碳酸鋰淨利潤仍然高達13.5萬元/噸。

要知道,三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尚不過24萬元,同時上市公司實際銷售價格還要低於市場價,並需要加上銷售、管理等費用支出,永興材料能夠達到13萬元的單位淨利潤已經屬於極為優秀的水平。

最後比較下鋰輝石提鋰企的利潤情況,此類企業鮮有發佈產銷數據,難以看出單位成本和利潤情況,但是就整體成本、收入關係來看,利潤率仍舊不可小覷。

以天齊鋰業為例,該公司並表收入以鋰礦、鋰鹽為主,今年三季度該公司營收總計85.76億元,營業成本則僅為12.67億元。

據平安證券測算,天齊鋰業三季度毛利率為85.23%,“鋰礦利潤壓縮下同時鋰鹽成本大幅降低,毛利率整體保持穩定。”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都是在各自細分領域內成本最低的提鋰企業,並具備資源稟賦好、原料與產能高度匹配等共性,並非所有企業都能輕易複製。

相比之下,近兩年在礦端發力明顯的中礦資源更具參考價值。

今年三季度,隨著該公司旗下Bikita礦山的放量、成本端的下降,其毛利率甚至出現了逆勢增長的一幕。

放眼整個行業,中礦資源也是僅有的依靠主營業務改善,並且實現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長的鋰鹽廠。

接下來有望複製中礦資源發展路徑的公司,則包括雅化集團和盛新鋰能。兩家公司新增產能的礦山均位於津巴布韋,此前也已經分別宣佈於今年9月和5月建成投產或者試生產。

(作者:董鵬 編輯: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