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浙商基金總經理王波:優化制度招兵買馬,科技投入需行業合力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王媛媛 上海報導

成立於2010年的浙商基金,在4年後即開啟了AI+HI(人機互動)智能投資探索之路。

到目前為止,浙商基金構建了具有特色的iValue智能投資系統,主要涵蓋LUCY股票投資系統、FICC固收投資系統和FOF資產配置系統。

浙商基金現任總經理王波於2022年10月上任,曆任萬向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向信託股份公司副總裁兼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廣發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公司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兼任)、戰略管理部總經理等職務。

在浙商基金成立十三週年之際,王波於近日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此前沒有公募從業經曆的王波,與記者分享了未來對浙商基金的管理思路。

浙商基金總經理王波(受訪者供圖)浙商基金總經理王波(受訪者供圖)

優化制度,擴招向權益投研人員傾斜

近幾年,隨著市場行情的火熱與冰冷交替,公募基金行業整體雖然出現較大的發展,但分化較嚴重。規模排名方面,頭部基金公司基本固定,上中遊公司相對穩定,但中等及以下公司卻經常呈現“過山車”式的變化。浙商基金這幾年一直排名在70多位。

王波稱,規模的相對穩定,得益於公募行業整體向上,在正向的環境里浙商基金不斷進取,集中AI+特色優勢,公司幾隻代表基金做出了不錯的業績,得到了市場的肯定,規模持續增長。此外,浙商基金的機構客戶占比較高,機構客戶相對理性,因此公司管理規模和基金份額能夠扛住市場衝擊表現較穩。

就任總經理1年後的王波,則希望浙商基金通過3-5年的努力,規模排名能顯著提升,超越行業發展水平。

而在業務上突破的前提,是對公司戰略與團隊思路的煥新。

“未來我們還是會堅持AI在投資中的應用,在加大AI量化策略研究開拓的基礎上,探索研究。”王波稱。

AI戰略的堅持在兩方面有體現,一方面是繼續探索AI應用於權益投資,權益將一直是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則是基於市場需求,推出更多AI特色產品,做好產品全流程的管理。

發展權益投資方面,浙商基金將繼續以AI為核心,並擴招補充人員。

目前,浙商基金搭建了權益、固收和FOF三個投研系統。

王波稱:“權益方面,將會有一些人員的補充。公司將人力資源、團隊配置和激勵等優勢資源,向業務一線——投資和市場傾斜,同時秉承浙商基金AI科技特色,繼續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

加強產品全流程管理方面,主要是為了提升投研和市場需求匹配,整個公司的運行未來將以產品為中心。

王波稱,基金行業產品營銷過程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痛點:投研端和市場端容易脫節,比如高波動產品和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錯配,穩健型投資者對控製回撤有更大的需求,而進取型投資者對收益曲線的追求更高等。

“站在市場的角度,每一類產品都有明顯的風格特徵和標籤分類,這就需要市場和投研的匹配。市場需要投研的支持,反過來投研也需要瞭解客戶的訴求。”

因此,針對這一問題,2023年4季度開始,浙商基金已經開始著手產品的全流程管理。

從公司的角度、或者說產品生命週期的角度,對產品的設立、發行、投資運作、持續營銷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優化梳理,並更加規範,每個環節都需要市場跟投研進行匹配,加強雙向溝通。

“例如市場低點時,從投資者收益考慮應該主推哪些產品?投機構端還是互聯網端?銷售任務定多少合適?包括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對標的市場排名隨意變動的問題,都需要公司自上而下進行明確規定。”王波稱。

此外,中後台方面,王波表示,“浙商基金今後一方面是追求精簡,明年公司將對運營系統進行梳理,力求精簡;但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體系的建設,希望通過大模型的應用,為運營系統節省更多人力。”

AI賦能投研,科技投入需行業合力

在王波看來,AI驅動的戰略解決的主要是基金行業的投研人員問題。傳統投研框架下,投研人員培養週期比較長,基金公司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依賴性也很強,明星基金經理的流動常會對公司造成巨大的影響。

因此,浙商基金較早確立了用AI投研模式來應對上述問題。公司成立了專門的AI投研部門,人員不再局限於對某些行業的深入研究,而是側重於量化建模能力和AI專業知識,能夠將AI技能轉化為投資決策。當然,傳統投研人員和AI投研人員的溝通交流是很重要的,雙向輸出、賦能,也就是AI+HI。

王波介紹,在AI投研模式下,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形成模型供投研人員學習使用,加上數據庫和曆史系統模塊的協助,能夠讓投研人員成長更快。經過數次積累和迭代,優秀基金經理和研究員的理念、模型、方法留在系統裡面,可以傳承應用。

不過,AI最核心的還是賦能投資這件事。

AI模型獲取alpha的來源更廣,在倉位控製以及風險控製方面也更加精細。實際應用中,模型能夠對投研人員在宏觀研判、杠杆調整、資產配置等方面,給出投資建議,投研人員結合模型建議和提示,做出判斷。此外,現在被動投資也開始受到比較多的關注。王波表示,浙商基金會將更多的關注放在AI指數增強產品上,這也是浙商基金過去一直在做的事。

要讓AI賦能投資,對系統的要求、軟硬件的投入要求都比較高。王波稱,作為一家中小公募公司,確實能力有限。

“在我們的發展曆程中,早期借用了兄弟單位通聯數據的力量。萬向控股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很大,也在繼續加強科技投入,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借助的力量。但我們還是希望,在科技助力投資這一方面,行業應該共同努力,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更應該聯合起來,集中力量投入去做。”王波稱。

從銀行業跨界轉到公募行業,王波認為,雖然整個公募行業近幾年發展較快,但中小基金公司在時代機遇面前,仍感力量不足。

王波認為,現在市場上的公募同質化競爭激烈,頭尾效應明顯,進一步擠壓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間。希望監管可以給中小公司的發展更多支持,並鼓勵各家公司發展特色化、創新性的業務。

“要讓公募基金從規模考核里走出來,就需要大家有更多樣化的選擇,各家機構能夠有自己的特色。”王波稱,“稍微晚成立的基金公司,很多可能連續好幾年都虧損,規模也一直起不來。這其實需要監管、政策的支持,不能光讓它們出生,而是能夠有政策制度,允許各家公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中小型公司,監管能夠給一些多樣化的選擇,從而能夠讓中小公司成長起來。”

(作者:王媛媛 編輯:薑詩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