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責主業 優化產業結構 中鹽化工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中鹽內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鹽化工 證券代碼:600328)是中鹽集團所屬三級子公司。1953年起步於賀蘭山下、吉蘭泰鹽湖畔。艱苦奮鬥,建成全國第一座機械化湖鹽場,承載起食鹽“保供”的曆史使命。開拓創新,進軍鹽化工領域,2000年成功鳴鑼上市,建立起與資本市場的有效關聯,也實現了從資源型企業向技術引領型企業的華麗轉身。

中鹽化工深入學習貫徹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精神,通過實施專業化整合併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加強科技創新、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開展股權激勵等舉措,有力促進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2018年公司成功入選“雙百企業”,5年來充分體現了規模效益和高成長性:資產總額從67.63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99.14億元,營業收入從37.81億元增長到181.63億元,利潤總額從6.14億元增長到31.56億元。

實施專業化整合

產業發展引領力持續增強

中鹽化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推動企業實現專業化、產業化的戰略性內整外合。通過內部專業化整合重組和外部戰略併購,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做強、做優、做大。目前,已建成以“兩堿、兩鈉、兩樹脂”為龍頭的鹽化工產業集群,成為多產品、跨區域、主業突出、有多元文化的大型企業。

在這一進程中,公司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實施了整合。

首先,公司通過重組內部業務資產,實現縱向延伸。2019年,中鹽化工實現了控股股東鹽化工板塊與上市公司的重組整合,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母公司41.86億元標的資產。本次重組整合了內蒙古阿拉善、青海德令哈、江蘇崑山三地的純堿業務,集團系統內聯堿法和氨堿法技術優勢充分融合,並且新增聚氯乙烯樹脂、燒堿等業務板塊。

通過此次重組,中鹽化工在提升鹽化工產業板塊資產證券化率的同時,業務協同、市場協同及戰略協同得到大大提升,實現了鹽化工產業鏈的大幅延伸。同時非公開發行1.21億股股份,募集資金8億元。

經過縱向整合後,標的資產也展示出較強的盈利能力,2020-2022年分別實現淨利潤4.11億元、10.83億元、8.68億元,如期完成了承諾業績,同時也大幅提升了中鹽化工的整體盈利能力。然後,公司再併購同業資產,實現橫向拓展。2021年,中鹽化工圍繞“突出實業、聚焦主業、做精一業”的要求,以做強做優做大純堿為主要產品的基礎化工產業為目標,投資28.3億元收購了青海發投堿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投堿業”)100%股權。收購完成後,公司純堿規模整體達到390萬噸/年,成為國內第一大純堿生產企業,實現了基礎化工行業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並非公開發行1.61億股股份,募集資金20.22億元。2022年,發投堿業實現利潤總額10.5億元,較上年增長276.63%。

2023年3月,中鹽化工為整合內部資源,聚焦產業協同聯動,實現優化管理架構、提高運營效率的目標,完成部分子公司的合併。通過收購安徽天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辰化工”)100%股權,公司糊樹脂產能提升至23萬噸/年,成為國內第一,糊樹脂產品牌號增加至22個,成為國內擁有糊樹脂牌號最多的企業。中鹽化工所處地區能源和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氯堿產業規模效應和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借助天辰化工市場區域、技術和產品牌號多的優勢,有效提高了糊樹脂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協同能力。

加強科技創新

業務升級轉型穩步提速

在複雜多變、存量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中鹽化工在深耕經營業務的同時,透過市場洞悉背後行業競爭所帶來的驅動力,持續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以科技創新對衝行業競爭的不確定性,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

完善科技創新機制:中鹽化工秉持科學的精神和創新的態度,建設全週期、規範化管理投資制度體系,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成立了聚氯乙烯重點實驗室和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發中心,推進投資項目全流程動態監管,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項目建設質量。

拓寬產品應用領域:投資建設年產8萬噸糊樹脂裝置,推進樹脂產品高端化轉型,並加大糊樹脂醫用手套料的技術攻關,搶抓疫情對手套料需求增長的有利時機,精準做到產品研發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近三年來,糊樹脂產品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95億元。

做精做專高端產品:自主開展“高純鈉生產裝置產業升級及技術改造研發項目”,將“快中子反應堆用高純鈉”生產規模升級為年產800噸,為滿足國內示範快堆使用高純鈉奠定了基礎,已成為國內有關核電企業穩定的高純鈉供應商。

豐富優勢產品結構:為開拓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新能源等高端市場,投資新建年產500噸金屬鋰項目,技術上採用與金屬鈉結構相似的電解槽,低電壓、大電流、高效率電解生產金屬鋰,充分發揮了中鹽化工在鹽化工生產方面的優勢。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上半年,獲得5項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中鹽內蒙古化工鈉業有限公司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2022年度科技領軍企業名單”和“200家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範企業” ,並參與修訂1項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

董事會戰略引領

三項制度改革有實效

公司加強董事會建設,建成專業化成員結構董事會,在制度上、程序上暢通和保證獨立董事、外部董事履職盡責;四個專門委員會分工明確、各盡其責;董事會戰略引領作用充分發揮,緊緊圍繞公司部署的戰略目標及生產經營任務,求真務實,高效運轉,盡職盡責。

做好內功,充分利用青海、內蒙古自有湖鹽及石灰石資源、技術及區位優勢,積極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在整體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經營利潤在同行業中保持領先水平;外樹形象,以信息披露、投資者關係管理為抓手,公平、準確、及時披露信息,展示公司價值,樹立公司形象;以回報股東為目標,持續堅持分配紅利,僅2020年以來,累計現金分紅14.56億元。

2022、2023年公司連續榮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A級評價;榮獲證券時報頒發的“中國上市公司ESG百強”獎;榮登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並獲得中國百強企業獎;榮獲中國證券報頒發的“央企ESG碳中和50強”以及公司董事會秘書榮獲中國證券報頒發的2022年度金牛董秘獎。

中鹽化工作為國企,一直紮實推進改革,在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收官的基礎上,改革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求變、應變,科學瘦身、流程再造、體系優化、資源整合。

一是公司在“能上能下”方面動真格,發揮聚合效應。多措並舉優化管理人員隊伍,聘用年輕幹部,打造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水平顯著提升。二是公司在員工“能進能出”方面出實招,發揮乘數效應。優化各生產單元定員,引進新技術實施“機器代人”,通過從高等院校招聘、“一人一策” 引進緊缺人才,整體提升員工水平;管理層實施契約化管理,激勵其勤勉盡責;暢通晉陞通道,在員工“能增能減、能進能升”方面求實效,激發全員動力效應。

中鹽化工在國資委組織的中央企業所屬“雙百企業”2022年度改革創新專項考核中被評為“標杆企業”。在第十五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成果評比中,公司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並代表三家示範企業之一發言,推廣公司管理創新成功經驗。

為落實“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推進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實現上市公司和股東價值最大化,公司董事會還通過《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股權激勵,精準選定激勵對象,讓員工以股東的身份參與到企業的經營中,實現股東多元化的同時,充分激勵公司核心員工立足企業發展,同心同向為實現企業業績持續增長而不懈努力。並且,公司通過科學設置業績指標,更好體現股東對中鹽化工經營發展的業績要求和考核導向,實現了激勵與約束對等,充分結合評價結果,有效激勵核心骨幹員工勤勉盡職。

立足資源成本優勢

護航高質量發展

中鹽化工擁有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的吉蘭泰鹽湖的全部及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柯柯鹽湖的部分資源,湖鹽儲量約為2億噸。主要產品生產基地內蒙古西部及青海德令哈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石灰石資源和較低的電力成本,不僅為公司鹽化工產業提供原材料保證和優質可靠的資源保障,還可利用規模優勢控製採購、運輸成本。

公司現有40萬噸PVC裝置,雖然規模居中,但因配套建有電石裝置,在行業內也展示了強大的競爭力;子公司中鹽青海崑崙堿業有限公司2018年至2023年連續六年入榜“青海企業50強”,2017年至2022年連續六年被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評為“純堿行業能效領跑標杆企業”;發投堿業2021年9月納入中鹽化工體系後,借助上市公司技術和管理經驗,產能迅速提升,已步入成本控製的頭部企業;子公司中鹽崑山有限公司地處純堿銷區華東區域,生產區域內擁有碼頭,物流暢通,具備區域和物流優勢;位於安徽合肥地區的天辰化工距離下遊市場較近,市場區位優勢明顯,產品輻射華中、華東等主要糊樹脂消費地區。中鹽化工能夠通過東西部化工基地協同管理,發揮市場協同效應,實現銷售優勢互補,促進糊樹脂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鹽化工鹽化工產業配套有電石渣製水泥、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資源綜合利用裝置,有效形成集群化、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位於青海的兩家子公司在蒸氨鈣液綜合利用方面也實現了資源共享。通過蒸氨、吸氨系統節水減排技術改造,回收冷凝水;新增離心機節能增效項目,節約用水,大幅減排蒸氨鈣液;積極探索蒸氨鈣液二次利用,已部分實現上清液的回收利用,有效提升整體運營水平,契合了公司“減排零排科學治汙”的環保理念。公司始終秉承綠色、循環、資源再利用的發展理念,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大道遠行,何懼前途多艱。沒有天降鴻運,唯有奮鬥不息。從1953年到2023年,70年的不忘初心路,70年的踐行使命路,中鹽化工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在一次次浴火重生中變革突破。基業常青,做於細、成於嚴、恒於實。天下之勢智者勝。新思路孕育新希望、新實踐伴隨新挑戰,中鹽化工以變求發展,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一往無前的堅韌勁、風雨無阻的勇敢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奮勇爭先,走出一條持續增長之路、創新之路和引領之路,為建設世界一流化工企業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