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持續延伸普惠金融服務觸角,探索“園區+產業+金融”新模式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龐成 實習生唐冰淳 廣州報導
廣州持續延伸普惠金融服務觸角,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百千萬工程”的作用。
11月28日,在廣州金融發展服務中心(簡稱“廣州金服”)與工商銀行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共同發起下,廣州市首個建設在園區的金融服務站——天河區棠東村(智慧港園區)金融服務站,在廣州市天河區棠東村智慧港企業孵化基地正式揭牌。
據瞭解,天河區棠東村(智慧港園區)金融服務站通過搭建金融與企業、產業對話的平台,持續延伸服務觸角,引導金融服務下沉,為村民、企業提供一站式專屬金融服務。同時,該站點依託智慧港企業孵化基地產業載體,立足區域產業優勢,探索“園區+產業+金融”新模式,以產業園建設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
據廣州金融服務發展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葉軍介紹,棠東村(智慧港園區)金融服務站有三方面特色:一是聚焦產業扶持,廣州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平台將與工商銀行高新支行為園區科技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支持,促進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二是聚焦服務創新,選派園區管委會人員擔任“金融村官”,以貼身管家般的服務滿足園區企業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三是聚焦宣傳推廣,通過多種形式為園區企業提供金融政策和金融產品信息,加強園區企業風險防範意識。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管一級調研員王德昌表示,希望金融服務站持續創新服務產品和服務模式,選派“金融村官”走進園區企業,把銀行的服務從“窗口”送到“門口”,縱深拓展服務維度,以產業園建設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希望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參與到探索推動金融服務站建設中來,不斷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功能,切實發揮金融機構在推進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工作中的擔當作用。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計財處副處長廖誌表示,棠東村內有許多房屋樓宇、商舖、廠房等發展物業經濟,屬於較為典型的物業出租形態,其中也蘊含著來自經濟聯社、企業、商舖以及廣大居民等多種多樣的金融需求。通過在棠東設立金融服務站,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送到經濟聯社、企業以及廣大居民面前,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動棠東村並輻射周邊經濟的快速發展。
工商銀行廣州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吳楚智表示,此次與廣州金服共建的棠東村金融服務站,是促進棠東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工商銀行將全力支持、積極參與並履行大行擔當,通過成立金融服務站,進一步滿足棠東村社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及園區企業一站式專屬金融服務需求,並通過“金融村官”將工行的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及金融理念帶入棠東村社,賦能鄉村振興,助力“百千萬工程”。
葉軍表示,下階段,廣州金融服務發展中心與工商銀行廣州分行將充分發揮金融服務站和“金融村官”的優勢作用,結合村民及園區企業的金融需求,創新金融服務與產品,豐富服務站活動,讓金融服務延伸至村里的每個角落,以實際行動為“百千萬工程”賦能。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工商銀行廣州分行、高新支行,天河區商務和金融工作局、天河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共50餘人參加了本次揭牌活動。
(作者:龐成 編輯:蕭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