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分析師眼中的中國企業出海——記一個“中國小土豆”近期的亞洲行
2024年春節我剛好和家人在澳洲旅遊,2023年12月我也有幸被公司派去參加東南亞路演,結合近半年出境的經曆剛好趁這次春節見聞寫一寫近半年的所見所聞。企業出海,分析師也“出海”,讓世界更多更好的瞭解中國。
行程1:春節見聞——澳洲雪梨的中國出海企業
在春節假期的前兩天,我再次從浦東國際出發,可以明顯的感受到,2023年10月出境時浦東日上免稅還有關閉的店舖,而此時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人流確實已經開始恢復。經過近10個小時的飛行,我和家人抵達了南半球澳洲最大城市——雪梨。
一場暴雨讓前幾天還酷熱的雪梨天氣在我們到達時非常涼爽,整個雪梨城市非常的wild【原生態】,應該是我走過自然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城市中心連片的綠地公園、叫不出各種名字的參天大樹,茂密超乎想像的各種植被覆蓋整個核心城區。走在馬路上會遇到各種神奇的動物物種,小海鷗,很小的鶴,還有水邊的大壁虎。城市里悠閑的動物也並不怎麼害怕人類,彼此和諧的共生在一片天地間。
我們從食、住、行來看中國企業出海會有很有意思的發現。先說我們資本市場更關心的汽車,雪梨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明顯要高於東亞的東京、新加坡,在大街上隨處都有可見的特斯拉。雪梨的叫車主要有Uber,didi國際版,還有opal,切身比較下來Uber的接單量比didi要快很多。雪梨出行政策對電車有一定的鼓勵,Uber上如果選擇電車出行價格也會比油車更優惠,這裏電車更多的品牌是特斯拉和豐田。一位特斯拉車主告訴我們,他本身的選擇是沃爾沃,但是特斯拉空間更大他更喜歡。對於充電設施,車主也和我們聊到,雪梨市區有大量的快充點,非常方便,同時以雪梨的物價比較下來,同樣的里程,電車行駛的成本還油車的不到70%。
圖:雪梨市區隨處可見的特斯拉 2024/2/8攝於雪梨
在我們離開雪梨的最後一趟行程中,我們居然幸運的叫到了一輛我們中國的比亞迪(開心!),車主在得知我們是中國人後高興的說到“This car, BYD, is made in China”。一路上,車主興奮的和我們聊到買車後的駕車體驗非常好——“cheap and good quality(價格便宜,質量好)”。按車主和我們的對話,他買的這輛比亞迪比其他能源車能便宜近2萬澳幣,使用體驗非常不錯,他已經準備再給自己的妻子再買一輛小一點的比亞迪。同時,他也笑笑說到:“特斯拉也是在中國製造的嘛”。當提到充電樁的設施時,“比亞迪大哥”提到他自己就有家充,但是雪梨租房群體很大,租房時不是所有能裝,所以更多的人會更習慣快充。除了比亞迪以外,在市中心的一條汽車CS街上,我們也看到了中國MG的分店。中國新能源的漂洋過海之行已經揚帆起航。
圖:雪梨市區Uber叫到的中國比亞迪和路上看到的比亞迪 2024/2/10攝於雪梨
圖:雪梨市區MG的cs店 2024/2/10攝於雪梨
關於住的話題,大概率每一個大經濟體的首都和大的都市都有高房價的困擾。雪梨因為特有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全球的移民,在我們旅途中,遇到了一位20年前就從伊斯坦堡移民來的大爺,大爺和我們全程都在感慨雪梨的房價不停地上漲。在我們的攀談中,他告訴我們,雪梨剛開始有些年輕人會先買公寓,有一定的積蓄後會換成house,所以大部分人的終極目標還是house,所以house價格在雪梨每年有著穩定的上漲。澳洲的house土地和房子是分開的,買了之後每個月都會有property tax【財產稅】。澳洲的首付現在一般不高,大概在10%,但是因為美國的加息,貸款利率現在比較高,而且後續財產稅或者還款有拖欠的話,政府會直接徵收土地上的房子。
關於住,我們剛好在一家shopping mall中發現了一個小家電大賣場,在這裏我們電視領域看到了HISENSE【海信】,除了電視,讓我們詫異的中國品牌還有中國的安可充電anker。而其他小家電我們發現,因為中國和西方在飲食結構的差異,我們很多習慣的小家電這邊其實並沒有,舉例而言,我們看到大量的咖啡機等,而並不是我們習慣的豆漿機破壁機等。這裏我們也看到,出海不僅僅是文化傳播的出海,也有需要適應改進的出海。
圖:雪梨市區HISENSE 2024/2/8攝於雪梨
圖:雪梨市區安可充電 2024/2/8攝於雪梨
圖:雪梨市區小家電區大量更適合西方生活類似於咖啡機等小家電,以及澳洲本土品牌的華夫餅機等2024/2/8攝於雪梨
最後關於食,中國食品的出海確實很多。疊加春節的因素,各大商場里已經擺出了Lunar festival【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部分中國本土的銀行也打出了我們熟悉滿減的信用卡支付優惠活動,很多特色的中餐館座無虛席。茶飲中,市區連鎖店最多的當屬貢茶,主城區里我們也看到了一家很大的蜜雪冰城的門店。餐飲中,我們看到了大量平時熟悉的門店:“張亮麻辣燙、山城酸菜魚、楊國福麻辣燙”等等一應俱全,各種品牌的蘭州拉麵,作為一個西北人,在澳洲看到了“毛細、二細、大寬、韭葉”這麼地道的說法,瞬間讓人目瞪口呆。
圖:雪梨市區關於春節的元素和支付活動2024/2/9攝於雪梨
圖:雪梨市區蘭州拉麵2024/2/9攝於雪梨
圖:雪梨市區各種中國元素的品牌2024/2/9攝於雪梨
行程2:路演見聞——新加坡房價上漲,關注新能源汽車
2023年12月,我也開始了東南亞路演之行,12月6日下午我們到達新加坡,12月7日和8日在新加坡進行了12場路演。新加坡在疫情後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在新加坡我們路演的客戶不僅僅新加坡本地和全球還包括日本客戶、韓國、和中東客戶。
簡單的從所見所聞感受新加坡的經濟恢復。首先是房地產,在我們的交流中,新加坡投資者和我們聊到,從2022年-2023年新加坡的房價平均幅度在30%,公寓租金上漲平均在50%,而新加坡政府為了抑製房價的上漲也在持續提高房產稅,但房價依舊還是在高位。
圖:新加坡房租指數 資料來源:CEIC
其次是人口的流動,不管我們初到樟宜機場,還是在市中心的大排檔,能看到大量生活在新加坡的印度人從事者各種行業,大量大排檔里,你會看到大量的華人和大量的印度人,以及各種中國菜和印度菜。消費角度而言,新加坡現在可以看到大量出海的中國企業,過去有海底撈,現在包括雲海肴,中國酸菜魚等在新加坡的核心shopping mall都很流行。
圖:新加坡市區大排檔各種中國、印度菜2023/12/7攝於新加坡
雖然新加坡的新能源汽車普及率極低,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比亞迪的店。無獨有偶,有一場同時有新加坡一級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都問到了新能源車產業鏈。當下,新能源汽車無疑是中國在外的一張名片,一位投資者專門說到,“我們新加坡這個國家,國土面積不大,對續航里程要求不高,四季溫度適宜,同時對環保要求較高,最終到底是美國特斯拉還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等能在新加坡市場搶到第一杯羹,我們拭目以待”。
行程3:路演見聞——馬來西亞互聯網和房地產快速發展
比起我們經常路演的北上深,以及剛剛走過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給人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生育率確實很高,馬來路演的時間已經接近聖誕假期,街上隨處可見的家庭規模,明顯要更大些,經常看到一個家裡,最大的孩子已經在幫助父母拎東西,最小的還躺在學行小推車,中間歲數的還有那麼一個兩個在跑來跑去。
圖:馬來西亞市區人流2023/12/10攝於吉隆坡
一行中我們和當地的投資者聊到,2023年黃仁勳將英偉達代工廠建在馬來西亞的檳城,對馬來的電子製造業有極大的振奮,同時帶動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就業偏好。我們也留意了在吉隆坡地鐵中,大片大片的OPPO摺疊屏手機廣告,如果光看圖片涵蓋各種size,大的基本和pad一致,小的可以用手直接攥住,在此我們的國產手機也能發展的更好走的更遠。
圖:馬來西亞市區OPPO Find N3手機廣告 2023/12/10攝於吉隆坡
在我們聊天中,我們興致勃勃的請教當地投資者金融就業如何,收到了兩個很有意思的答案。首先,“最優秀的一批年輕人他們的首選是創業,重點聚焦在互聯網,做各種app和網站”,這個非常像我們10年前的第一波互聯網浪潮,第二個答案,“年輕人中如果他們追求高薪,那麼他們的最可能選擇的行業則是——房地產”。從馬來的年輕人的就業選擇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過去的“基建中國”+過去的“互聯網中國”齊頭並進加速前進的馬來西亞。我們愈發感受到,站在全球大市場這個維度,每一個國家產業鏈的構造會走一條時間+空間的快速複刻,而且速度可能想像的比我們快速很多。
行程4:假日見聞——日本用極低彙率吸引著全球投資
由於2023年日本資本市場表現過於亮眼,這裏也簡單說一下一個分析師眼中日本經濟的恢復,畢竟印度現在能夠發給我們中國人的非公務簽很少,日本是我們能切實感覺到的比較近的國家。
日本應該算是疫情解封之後我第一個抵達的出國的國家,可以看到,剛剛解封的時候,上海的浦東機場很多過去的免稅店還沒有開,但是一年不到的時間里,等我春節出行時,已經基本恢復人流。
圖:日上免稅店當時還有關閉的位置 2023/9/30攝於上海
日本之行最大的感受是,過去行走在日本景點大量的中國人和熟悉的中國話,當下更多的是西方面孔。日本以其主動貶值到穀底的彙率吸引著全球的遊客和資本。疫情之後,我們得知,線上辦公成為大家熟悉的工作模式,美國西部大量的科技公司開始出現一年內,部分時間線下部分時間線上的模式,在美元強勢的2023年,也促使了一批掙美元消費日元的海外資本和人群流向日本。
圖:日本遊客中大量的西方面孔 2023/10/3攝於日本
而在2023年海外的支付市場可以看到,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競爭明顯更激烈了些,雖然線上支付如此發達的今天,日本還是保留著眾多線下紙幣支付的渠道。在眾多傳統人氣很高的日式飯店門口,依然有類似投幣機的收銀裝置,使得日本的紙幣的流通也更大一些。但是這部分我們並不擔心,隨著中國遊客陸續的恢復,我們相信中國支付的地位也會慢慢回來。
圖:日本傳統支付的保留和大量線上支付的競爭2023/10/3攝於日本
申萬宏源策略研究團隊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