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家上市公司業績快報透視:近半數報喜,軟件開發、半導體等行業表現強勢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雷晨 北京報導 業績快報是上市公司在定期報告公告前,初步披露主要會計數據和經營指標,相較業績預告而言,其呈現的數值更為準確。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上午11時,共有984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業績快報,其中近半數企業業績報喜。
其中,618家上市公司2023年營收實現同比增長,占比62.8%。490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接近50%。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軟件開發、半導體、光伏設備、化學製藥、醫療器械等行業表現強勢。
近半數企業報喜
從營收增速來看,12家公司營收漲幅超過100%。亞虹醫藥-U(688176.SH)、邁威生物-U(688062.SH)、中自科技(688737.SH)位居前三,增幅分別達到52594.64%、360.49%、245.14%。
亞虹醫藥表示,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主要為迪派特和歐優比在2023年第四季度產生銷售收入及公司對外授權數據產生的許可費收入等,其他核心產品尚處於在研狀態。
對於營業收入增長,邁威生物-U指出,主要是9MW3011項目與美國DISC MEDICINE,INC.達成獨家許可協議並收到其支付的不可退還的首付款1000萬美元,同時邁利舒®實現新產品銷售確認收入所致。
受我國商用車市場特別是天然氣重卡市場的爆發、乘用車大客戶的批量供貨、柴油非道路國四和輕型車國六b排放法規的全面實施等因素影響,中自科技2023年機動車尾氣淨化催化劑各主要產品線營業收入均實現大幅增長。
從歸母淨利潤增幅來看,55家上市公司漲幅超過100%,其中21家漲幅超過200%。

其中,中科飛測-U(688361.SH)、中信博(688408.SH)、金明精機(300281.SZ)、三生國健(688336.SH)2023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漲幅超過500%,分別為1090.26%、696.31%、516.87%、500.35%。
2月25日晚間,半導體設備公司中科飛測-U發佈2023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8.91億元,同比增加74.95%;淨利潤約1.42億元,同比增加1090.26%。
受益於鋼材市場價格穩定等因素,中信博2023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近七倍。公司表示,2023年鋼材市場價格保持穩定,公司改善、優化採購渠道,降低採購成本。同時,公司業務縱向拓展,部分零部件由外采改為自製等。
金明精機表現亦是不俗。2023年,公司智能化塑機業務及高阻隔軟包膜業務銷售收入和訂單量同比增長,但雙向拉伸聚酯薄膜業務受行業景氣度下行影響持續承壓。
三生國健則指出,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長,是由於公司主要產品益賽普銷量增長,並且公司賽普汀持續快速放量增長,以及取得與瀋陽三生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的抗體腫瘤及眼科管線授權收入部分款項。
軟件開發、半導體表現強勢
在發佈業績快報的公司中,2023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50%的上市公司有127家,主要來自軟件開發、半導體、光伏設備、化學製藥、醫療器械等行業。
具體來看,半導體行業有11家,軟件開發、光伏設備、醫療器械各8家,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分別有7家,計算機設備、汽車零部件各5家,其餘公司所屬行業較分散。

以軟件開發行業為例,漢鑫科技(837092.BJ)、安博通(688168.SH)、新致軟件(688590.SH)、恒拓開源(834415.BJ)、寶蘭德(688058.SH)漲幅超過100%。其中,兩家為北交所上市公司。
根據業績快報,漢鑫科技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64億元,同比增長139.63%,創曆史新高;歸母淨利潤為3015萬元,同比扭虧。
公司稱,推動業績增長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大模型在各行業的推廣,對算力需求增加,智算中心建設及運營業務有較高增長;二是智能網聯業務板塊完成了產品研發到產業落地,業務訂單增長。
對於業績變動,安博通表示,2023年公司圍繞安全網關、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務三大品類持續豐富產品矩陣,其中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務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如策略可視化產品、流量類產品以及數據安全產品市場需求強勁。
2023年,新致軟件實現營業總收入16.88億元,同比增加28.32%;歸母淨利潤7051.61萬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
新致軟件表示,傳統業務領域,公司加大對金融行業、企業服務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的投入,相關收入實現增長。在此基礎上,公司積極推進人工智能領域拓展,參與多個核心客戶智算項目。
一位券商研究所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軟件開發行業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許多公司加大了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入,推出了眾多創新產品和服務,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
八家企業淨利下滑超1000%
幾家歡喜幾家愁,部分上市公司2023年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在營業收入下滑幅度最大的前十家企業中,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九家公司屬於醫療器械板塊,一家屬於航天裝備板塊。
其中,碩世生物(688399.SH)、安旭生物(688075.SH)、東方生物(688298.SH)營業收入降幅超90%,分別下滑92.67%、91.76%、90.6%。業績下滑原因均與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市場需求銳減有關。
碩世生物表示,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大幅下滑,主要因為新冠相關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急劇下降,相關業務收入較2022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不過,公司稱2023年常規業務營業收入規模較同比實現增長。
安旭生物營業收入下滑原因與之相似。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由於全球性呼吸道傳染病結束的影響,公司相關檢測產品市場需求大幅度減少,使得銷售收入大幅度減少,淨利潤大幅下降。
東方生物亦指出,2023年度,公司常規業務保持穩定發展,但受到國內外公共衛生防控政策變動的影響,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市場需求急劇下滑,相關業務收入大幅度下降。
從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情況來看,裕太微-U(688515.SH)、芳源股份(688148.SH)、福昕軟件(688095.SH)、芯海科技(688595.SH)、秦川物聯(688528.SH)等八家公司淨利潤降幅超過1000%。此外,淨利潤降幅超過100%的上市公司共有106家。
裕太微-U在業績快報中表示,利潤下滑主要由於報告期營業收入下降,同時研發費用保持高水平投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對於淨利潤下滑,芳源股份稱,受2023年鎳鈷鋰等金屬價格持續下跌,以及下遊需求階段性走弱等影響,公司產品銷售價格及訂單量均有所下降;疊加公司多項固定支出增加等,造成單位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福昕軟件在公告中指出,淨利潤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強化管理團隊建設,並持續加大研發和營銷網絡佈局的投入,員工規模及薪酬費用有一定的增長,導致公司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增加。
芯海科技提到,2023年上半年受全球經濟增速下行、整體宏觀經濟及半導體週期變化等因素影響,消費電子等終端市場景氣度及需求下降。公司低端消費類產品受到行業去庫存壓力影響,產品價格受到一定承壓導致毛利率下降。
(作者:雷晨 編輯:張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