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徐洪才:中國經濟具有巨大韌性和潛力,新型城鎮化、銀髮經濟將釋放增長新動能丨解碼政府工作報告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龐成、實習生範逸 北京報導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等。
圍繞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如何進一步提升經濟增長動能、提振市場信心等話題,兩會期間,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接受了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
徐洪才表示,此前,全國各省發佈的2024年增速目標加權平均數為5.4%,政府工作報告將全國目標放在5%左右科學合理、符合各方預期,既可以有效滿足2035年中期發展目標,也有助於穩定微觀主體發展信心,同時兼顧政策的穩健性、連續性的要求。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仍具有巨大韌性和潛力,隨著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銀髮經濟等領域的推進,將進一步釋放經濟增長的動能。
新型城鎮化、銀髮經濟釋放增長動能
南方財經:結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你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哪些領域能成為增長點?
徐洪才:經過2023年一年調整,可以說中國經濟韌性已經充分地顯現。2023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5.2%,如期實現年初政策目標,對世界經濟新增GDP貢獻超過30%,是疫情後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重要引擎,可以說表現是可圈可點的。
當前,經濟平穩恢復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2024年還會延續這樣的趨勢。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L型”走勢,到2030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出現放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政策調整,進行及時的、有針對性的調節,包括逆週期、跨週期的調節,通過改革創新、激活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等措施,以減緩經濟下行的速度、幅度。整體而言,中國經濟中長期的發展潛力巨大,重要的是各項宏觀政策需要持續發力,協調推動發展。
從經濟增長動能來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將為經濟增長釋放動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6.2%。預計到2030年,人口城鎮化率將超過70%,並將在2035年前後達到75%後逐步趨於穩定。從現在到2023年間,人口城鎮化率還有10個百分點左右的提升空間,推動農村和城市間的融合發展會產生深刻的社會變革,這是一個重大的機遇。例如,通過城鄉間的融合發展,讓生產要素自由地流動,以進一步培育新興產業;通過推動農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等。
另一方面是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帶來的機遇。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發展銀髮經濟。這聚焦了我們當前一大現實挑戰:老齡化社會正加速來臨,但相應配套的養老服務體系沒有跟上。隨著加大對養老產業的供給和投入,這將為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帶來機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我認為,未來,創新要素將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方面、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裡面亦會釋放巨大潛力。
發揮PE、VC對創新的支持作用
南方財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這是“五篇大文章”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結合國際趨勢來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
徐洪才: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科技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它們之間需要有機地結合。對企業而言,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具體場景是金融服務要滲透到企業的全生命週期,尤其是企業發展的種子階段、成長階段。
科技創新往往是具有風險的,科技企業往往具有強專業、輕資產、少抵押、高成長、高風險的特點,令初創型科技企業在信貸方面,無法得到像成熟企業相同的評級條件,因此,銀行的信貸資金往往與初創型科技企業是不匹配的。因此,像PE、VC,特別是天使資金等,對科技企業有較好的適配性。
例如,最近OpenAI發佈Sora視頻模型引發關注。回顧OpenAI這家科技公司的發展曆程,金融其實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Sora及其背後OpenAI的科技公司,要在技術上實現創新突破,前期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OpenAI最早的天使+輪融資中,微軟就投了10億美元,目前微軟也是成為OpenAI最大的LP持股人。
過去幾十年,我們借鑒了矽谷等國外發達風險投資中心的成功經驗,做了很多探索。從90年代末開始,天使投資開始有較大規模的發展,隨後PE/VC行業興起,各級政府參與主導的各類種子期基金或早期基金等產業基金相繼誕生,這些創投風投資金的崛起,都與初創型科技企業前期需要大量投資這樣需求相匹配的,可以說目前我們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生態鏈已經初步形成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最近兩年資本市場的非理性的波動對於PE、VC行業有較大影響。2023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建設金融強國,做好包括科技金融在內的五篇大文章,今年兩會更將“五篇大文章”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認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除了用好銀行的信貸資金,還要發揮好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另外,我們的產業政策也要予以調整,在研發投入方面,財稅政策還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共同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這也是至關重要的。
南方財經:在支持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如何正確看待風險與發展的問題?
徐洪才:創新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我們應該對創新要有一定的包容性,要營造允許失敗的創新環境。VC、PE這類資本就有這種機制,它可以允許投資的創新項目失敗,就算大部分項目都失敗,只要其中有一兩個項目能夠成功,收益就足以覆蓋其他的失敗。
另外,我們還要完善創新機制,例如要進一步做好技術創新中的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本定價,特別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這方面也需要政府進一步引導。比如過去幾年,我們各級地方政府在超級算力領域加大投入,但在做好技術應用服務、推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發力不足,結果就是技術的市場化應用還做得不夠,因此出現了所謂的“數字爛尾樓”現象。
恢復股市T+0交易符合國際趨勢
南方財經:最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話題也很受關注。目前政策空間較大,但機構積極性似乎不高。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徐洪才:2023年8月,中國證監會召開機構投資者座談會,提出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金融市場改革深入推進、長期利率中樞下移的新形勢下,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財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快發展權益投資正當其時。
隨後,為推動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積極入市,2023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通過調低部分風險因子等措施,鼓勵保險公司將資金更多地用於長期投資。
我認為,鼓勵機構投資者、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財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是正確的方向,能更好地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但是也不能“一刀切”,因為它本質是一個市場行為。
目前機構投資者積極性不夠,是受到資本市場較低迷或處於低位震盪徘徊的影響,從根本上講是上市公司基本面沒有改善。因此需要標本兼治,一方面要加大宏觀政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完善交易規則,及時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提升機構投資者、中小散戶對股票市場的信心。上市公司業績的不斷提升,自然會體現在股價上,我相信我們的投資人一定會有理性的選擇。
南方財經:今年兩會,有一些代表委員建議股市實行“T+0”制度,你認為時機是否成熟了?
徐洪才: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A股市場曾經實施過“T+0”交易制度,但自1995年起,A股市場就迎來了“T+1”交易制度,並沿用至今,與“T+1”隨之而來的是,設有漲跌停板制度,這是相互配套的。從國際情況來看,股市“T+0”在歐美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包括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都已實施了多年。
股票交易“T+0”有利有弊,“T+0”最大的特點是“快速反應,一步到位”,但是這也容易滋長市場投機行為,如果市場都在意瞬間的漲與跌,那麼市場很容易被誤導,變成投機性市場。儘管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實現股市“T+0”交易及取消漲跌停板制度符合客觀規律、國際趨勢。但從短期來看,應審慎推動股票“T+0”交易,可以考慮在局部領域有範圍、有限制地進行試點,然後再推廣。比如在大盤藍籌股進行先行試點,然後逐步推廣。
(作者:龐成 編輯:蕭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