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偉民:中國經濟正經曆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關口 要以新供給滿足新需求

近期,2024年前兩個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陸續公佈,有多項超出預期,延續了回升向好態勢。

中國2024年設定“GDP增長5%左右”的增長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當前存在的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應該如何破解?

就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在“2024年國家信息中心學術年會”上專訪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

楊偉民表示,目前的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增量政策將為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提供更多的保障。當前我國經濟的基本特徵是國內總供給大於國內總需求,現在正面臨“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的重要關口。擴大需求的政策必須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既解決好當下的問題,又兼顧長遠的機制建設。

楊偉民。資料圖楊偉民。資料圖

一季度經濟大概率“開門紅”

《21世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為5%左右,如何理解這一增速目標的設定?我們注意到今年前兩個月的工業生產、投資、出口等多項經濟數據表現較好,對此如何看待?

楊偉民:今年前兩個月的經濟運行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一季度很可能會是一個“開門紅”,這對全年的信心非常重要。另外,相對於去年和疫情期間波動比較大的增長情況來看,我認為今年全年增長會更為平穩,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甚至是抹平,價格會有所提升,就業將有所改善,出口形勢也會好於去年。

至於實現“GDP增長5%”的目標,可以從三個維度去看。

第一是有可能。從目前的發展基礎和條件上看,加大政策支持和相關改革力度以後,5%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有了諸多表述,像“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一個完全新增的政策,一定能夠發揮出投資牽引作用,進而帶動經濟增長。還有“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這一全新表述,改變了過去“和名義增長相匹配”的表述,為貨幣政策留出了充足空間,按照今年“GDP增長5%、價格增長3%”的目標,貨幣供應量和社融至少可增長8%。此外,“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也是要務必注意的,以此來保障財政、貨幣等各項政策的同向發力。

第二是有需要。因為中國要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最近三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因為疫情影響而降低了,未來要爭取把這三年失去的損失給補回來,需要保持一個合理的增長速度。

第三是有困難。實現今年的預期目標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年經濟增長的5.2%是建立在前年增速3%的低基數基礎之上,包括今年前兩個月的超預期數據也有一定的因素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所以回升的基礎還是不穩固的,不能夠盲目樂觀。今年的目標要在去年的較高基數之上來實現,肯定是需要政府、企業、老百姓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

總體上看,當前我國經濟的基本特徵是國內總供給大於國內總需求,只要有需求,就不愁增長,所以當下的主要任務是擴大需求。當然,擴大需求的政策必須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既解決好當下的問題,又兼顧長遠的機制建設。

《21世紀》: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經濟見頂論”聲音此起彼伏,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楊偉民:這個觀點明顯有唱衰中國的意味,很荒謬。中國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的發展中經濟體,自身的經濟增長機制並不簡單。龐大的市場規模等優勢能夠讓中國在面對全球經濟挑戰時迅速做出反應並保持穩定增長,這不是中小經濟體所能比擬的。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就像攀登珠峰一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爬坡過坎。現在正面臨“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的重要關口。

雖然近兩年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出現一些波動,但並非常態。中美經濟政策的週期不同步,美國高通脹、貨幣堅挺,是導致這種波動的原因之一。但美國貨幣政策可能調整,隨著中國經濟穩步增長,價格總水平有望回升,中美之間差距擴大的趨勢將會在今年得到遏製,不會再繼續擴大。

為物價和貨幣政策調整留出空間

《21世紀》:2023年我國物價整體比較低迷,外界對中國經濟通縮的擔憂增多。你對今年的物價走勢有何看法?

楊偉民:其實這種情況過去我們曾經出現過,2015年也曾出現連續46個月的PPI下滑,比現在還要更嚴重些,當時工業品供應過剩,工業品出廠價格一路走低,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少了落後產能供給,拉動PPI回升。但那時的CPI是同比正增長,所以整個平減指數接近於0,而去年CPI也一度跌入負增長區間,現在的主要問題還是總需求不足。

現在對價格目標應該要做一些思路上和觀點上的調整。我們過去很長時間的一個基本思路是“漲價需要嚴格控製”。當時控製物價主要是怕影響民生,防止各地層層加碼把經濟增速目標設置過高,避免經濟“過熱”。

而現在我們面臨的是需求不足的問題,要轉變觀念,容忍價格的溫和上漲,防止惡性通脹。因為溫和的上漲預示著旺盛的需求,只要價格的上漲幅度控製在收入的增長幅度以下,民生還是在改善的。

像剛才談到的貨幣政策,如果貨幣發行速度沒有與價格目標相匹配,就會束手束腳,出現流動性不足等問題,所以今年對於物價調控的新思路也能為接下來的貨幣政策和銀行金融機構提供新的政策空間。

《21世紀》:近日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擴內需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楊偉民:這次設備更新面很廣,消費品以舊換新也擴大了範圍,肯定會有效地拉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其實政策還沒出來之前,今年1~2月份,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中的“設備工器具購置”同比增長17%,這一數據去年末僅僅有6.6%。企業往往會在市場不太明朗的情況下,選擇較為集中地更新設備,等市場轉好之後就可以擴大規模和增強競爭力。中央出台的這項政策正好也是符合企業在不同經濟週期下的反應。

居民消費的以舊換新也會起到很大作用,去年疫情後剛開始複蘇,服務業、餐飲消費增長很快,但是實物消費、新場景消費其實並不高,從今年開年的消費情況看,當前正在走向疫情後的常態性恢復。

《21世紀》:民營企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市場上有不少聲音反映“宏觀指標與微觀感受不一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你認為今年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還有哪些發力空間?

楊偉民:現在大家反映宏觀和微觀感覺不一樣,一個因素就是剛才提到的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存在差距,而且去年規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3%,到今年前兩個月剛剛轉正,還需要一段時間的修復期。

而且行業和企業規模差異也比較大,像去年“新三樣”行業其實是非常火熱,一些傳統行業則是需求不足。大中小企業里,往往是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差,這一點在政府工作報告里也顧及到了。

當前的民營經濟政策,最主要還是落實“31條”,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有以下幾點。一是盡快明確市場準入方面的紅綠燈。二是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給民營企業理論上的定心丸。三是加強法製建設,政府的經濟治理、宏觀調控、行業政策、市場監管等,要切實地依法。四是完善經濟治理,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總基調,政策要把握好時機、力度、效果。五是完善政商關係,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最近起草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也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法律,在我們國家當前這個階段是有必要的,應當在其中明確民營經濟的定義、定位、作用和立法的基本原則,明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主管部門和協同部門。同時,還需要盡快破除市場準入的壁壘,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制度,民營經濟的一些準入領域,最好能以法律的形式來確定下來,這樣有利於引導長期投資。

以新供給滿足新需求

《21世紀》:目前存在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有很大程度是受到房地產行業的拖累,如何看待未來的房地產市場走向?

楊偉民:住房其實是居民消費特別是消費升級的主要領域,也是最需要統籌擴大需求與結構性改革、統籌短期政策與長期制度的領域。現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還有很大空間,9億多的城鎮人口中,有3億左右非城鎮戶籍人口的住房需求還沒有得到很好滿足。而6億多城鎮戶籍人口中,又相當一部分屬於“老破小”住宅,這部分人群對高品質住房有改善型的需求。另外,現有農村人口仍會繼續向城鎮集中,產生新的住房需求。

3月22日召開的國常會在肯定了房地產行業重要性的同時,也有了新的定位——“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還肯定了去年房地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的成就,再次明晰了短期內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接下來要持續抓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進一步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但除了短期政策,接下來還要謀劃涉及長遠的房地產新政,應該以“1個政策+1個體系+N個制度”構建起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也就是,系統謀劃相關支持政策,對房地產既要防風險,也要促發展;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解決好特大城市“夾心層”群體的住房問題;改革商品房的N個相關基礎性制度。這些房地產新政落地後,將有力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回升。

《21世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新質生產力時提到,“要加強重點行業統籌佈局和投資引導,防止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複建設”。不少地方代表團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也在密集討論“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問題,你對此如何看待?

楊偉民:新質生產力是一個含義深遠、非常宏大的經濟範疇。從發展任務角度來講,核心就是科技創新,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創新、創新成果產業化,最後形成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以此來培育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重複建設問題,其實是我們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時常會出現的問題。最早像電視、電冰箱,之後又有乙烯、石油石化,現在可能又到了新能源電池、電動汽車等行業。一定時期內能招引到的、見效又比較快的行業其實並不多,這裏需要調整的是地方之間的競爭博弈思維,合理引導各地的招商引資行為。

另外,需要給市場放寬一些限制,提供更多的新增長點。比如最近比較火熱的低空經濟,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應該將低空空域很好地利用起來。更遠的還有商業航天,讓可以商業化的領域走向市場。這將形成一個非常大市場,創造出新的“蛋糕”,既可以創造需求,也可以拉動供給。

而且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不意味著一味追求新產業,放棄或者清退傳統產業是明顯的誤區。現在不同收入群體的多樣化消費需求並沒有被充分滿足,很多新興產業發展也需要傳統產業提供的更優質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作為支撐,需要的是不斷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用更高質量的產能供給來滿足更高端、更多元的經濟新需求。

(作者:繳翼飛,實習生潘曉霞 編輯: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