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持續下行

在今年前三個月美國通脹持續超預期後,二季度終於暫時重回下行軌道。

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3.4%,低於3月的3.5%。更關鍵的核心CPI同比增速進一步回落至3.6%,跌至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符合預期。

相對於符合預期的通脹數據,美國經濟支柱消費釋放的信號令市場意外。4月零售銷售意外零增長,進一步增強了美聯儲今年啟動寬鬆週期的希望,交易員增加了9月和12月降息的押注。

在一系列數據公佈後,市場對於美聯儲9月首次降息的預測概率升破了70%,同時預測年底前有兩次降息的概率超過50%,風險資產也再度進入狂歡模式,美股三大指數集體刷新曆史新高。

不過,在樂觀的市場情緒之下,一系列隱憂若隱若現,前方的路絕非坦途。

通脹下行難掩隱憂

儘管住房成本繼續上漲,但新車、二手車等商品價格加速下滑,部分服務成本增長放緩,推動CPI、核心CPI雙雙下滑。

從環比來看,4月CPI增長0.3%,低於預期和3月的0.4%。4月核心CPI環比增速從3月的0.4%下降至0.3%,為6個月來首次下降,符合預期。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對記者表示,美國4月CPI基本符合普遍預期,並沒有出現意外的上升,在通脹數據連續數月超出普遍預期的情況下,這無疑令人感到欣慰。4月的核心CPI及整體CPI均有所放緩,打消了人們對美國通脹重新加速的擔憂,再結合低於預期的月度零售數據,證實了抗通脹趨勢重回正軌,經濟增長開始放緩。4月CPI也是年初以來首份可能推動美聯儲提前而不是推遲降息的數據。

通脹回落對市場是個好消息。趙耀庭表示,對於亞太區投資者而言,未來幾個月美債收益率將會下行,美元將會走弱,這意味著新興市場資產,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資產,貨幣及股票等有望於年中開始上漲。美國方面,隨著通脹開始下降,尤其是CPI數據趨緩,週期性及中小型公司可能表現出色。

但需要警惕的是,雖然4月美國整體的消費者價格上漲速度放慢,但四個重要大都會區的通脹率卻升至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的高點。4月費城地區CPI同比上漲4.1%,聖路易斯上漲4%,紐約和舊金山均為3.8%,上述數字都高於全美的平均水平。能源和住房成本是紐約、舊金山和費城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住房通脹也令人擔憂。近年來,住房成本在通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CPI中所占權重高達三分之一,在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PCE物價指數中占六分之一左右。在4月CPI構成中,住房價格環比上漲了0.4%,同比上升5.5%,這樣的漲幅很難令美聯儲感到安心。

此外,所謂的超級通脹繼續上升,不包括住房成本的核心CPI服務指數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5.05%,為2023年4月以來最高,其中教育成本和交通成本佔據主導地位。

相比之下,美國消費降溫更能支撐降息預期。美國商務部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未經通脹因素調整的零售額與3月基本持平,遠低於預測中值0.4%,3月的增幅被下修為0.6%。銷售數據表明一直在提振經濟的消費需求出現疲軟。

方德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弛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CPI公佈前一天鮑威爾自己也暗示數據可能不及預期,但事實主要是零售數據不佳,CPI基本是符合預期的,零售數據不佳是因為美國居民在疫情期間獲得的超額儲蓄已經基本消耗光了,底層消費變得謹慎。

在趙耀庭看來,4月的零售數據令人失望,環比零增長,而之前數月數據向下修正,表明美國消費較之前預期的更加疲軟,或會進一步削弱原本已經低迷的第一季度GDP。

降息時點仍是“未解之謎”

雖然美國通脹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一小步”,但只是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境,仍難以讓美聯儲確認降息時點。

2024年4月CPI仍高達3.4%,高於2023年6月的3%,這意味著近一年來抗通脹之戰的進展基本停滯。而且鑒於此前三個月通脹數據帶來的信心衝擊,單看4月數據難以抵消之前的三個壞數據,可能還需要額外幾個月的數據才能鞏固對通脹下行的信心。

張弛對記者分析稱,按照以往的經驗,一般需要看到2~3次數據下行,美聯儲才會行動,所以市場只是提前一步走,之前過分押注利率上行,現在只要數據不超預期就是好事,進行了一定的修正。

4月CPI報告本身不足以成為重要轉折點,意義在於保留了今年晚些時候降息的可能性,並平息了一些人對美聯儲可能需要進一步打開加息大門的擔憂。

財富管理公司Glenmede投資策略和研究主管Jason Pride表示,4月通脹數據為美聯儲今年晚些時候降息奠定了初步基礎,但沒有讓美聯儲走上立即開始降息的軌道,還需要幾份報告來獲得更多信心。

與此呼應的是,嘉信理財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Kathy Jones也強調,4月通脹數據確實為今年晚些時候的潛在降息打開了大門,但美聯儲還得看到更多通脹下降的數據才會採取行動。

官方層面,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坦言,樂見4月通脹放緩,但仍高於去年下半年的水平,通脹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他希望在支持降息前看到更多這樣的報告。

整體而言,近期通脹下行幅度仍不顯著,回到2%的目標仍需時日,即使美聯儲今年降息,幅度也不會太大。雖然美聯儲9月降息進入視線,今年有望降息兩次,但數據依賴模式下未來存在變數,美聯儲仍將保持謹慎態度。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表示,最大的不確定性是貨幣政策給經濟帶來了多大的下行壓力。這是一個未知數,我們並不確切知道。我們可能需要保持高利率更長一段時間,直到弄清楚基本通脹的走向,然後再下結論。

對此,張弛分析稱,美聯儲官員在發表觀點的時候其實也比較保守,他們一直在強調需要看數據再進行下一步,連具有信息優勢的美聯儲都無法準確預測未來。

雖然最新數據可能給美聯儲帶來一些通脹正在恢復下降趨勢的希望,但官員們還是會想要看到更多數據來樹立降息信心。鮑威爾14日也表示,美聯儲需要耐住性子,讓限制性政策發揮作用。

在張弛看來,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基本上就是保持當前利率一段時候後降息,幾乎不會出現加息的情況,按照這個方向去思考不會有太大問題。降息預期其實一直都在變,都推遲了那麼多了,但其實這並不影響美股創新高,美債最近也反彈了,現在的環境各類資產都有機會。降息確實是利好,但不降息未必是利空。

展望未來,美聯儲降息時點仍是“未解之謎”。趙耀庭表示,從鮑威爾近期的言論來看,美聯儲或於9月宣佈首次降息。不過,如果抗通脹進程在5月及6月繼續,美聯儲也有可能先於市場預期行動,7月便開始降息。如果通脹頑固程度超出預期,美聯儲也可能遲於9月降息。

而且接下來大概率會出現非連續性降息。張弛對記者分析稱,美聯儲這次可能並不是單邊降息,過去25年的慣性思維就是降息會在一段時間內一直降,加息就會一直加,但這次非常有可能是降了之後再停下來,看看數據之後再做下一步決定,不用過於糾結美聯儲今年降息幾次的問題,今年不降的空間可能會放到明年。

(作者:吳斌 編輯:胡慧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