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州昆士蘭食品集團梁璐璐:廣東食品加工製造優勢凸顯,預製菜出海潛力巨大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馮玉怡 喻淑琴 澳州報導

中國預製菜產業出海版圖再次升級。

長期以來,“預製菜第一省”廣東在預製菜國際化方面都保持活躍態勢。5月16日,廣東組建“2024廣東預製菜出海澳新商務投資考察團”往澳州與新西蘭進行商業考察,乘RCEP東風共享區域開放發展機遇,謀劃籌建預製菜境外產業園或共享工廠。

廣東應如何提升農業貿易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又應如何發揮預製菜“智造”優勢走向世界?今年是廣東省與澳州昆士蘭州建立友好關係16週年,日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對澳州昆士蘭食品集團執行董事梁璐璐進行專訪,探討廣東農業如何開拓亞太地區預製菜市場。

梁璐璐表示,“十多年前我回國講述海外預製菜的發展,那時候國人對此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現在預製菜在中國的滲透率越來越高,投資預製菜的機會也更多。中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國際化發展有目共睹,昆士蘭州作為澳州最大的農業州,與廣東省是友好州。廣州與布里斯班之間有直達航班,且兩地氣候相似、季節互補,為廣東省與昆士蘭州在農牧漁業方面的合作提供了諸多機會和良好前景。”

粵企食品加工實力強,可補足澳州市場

今年初,廣東年菜成功出口新西蘭、澳州,進一步推動預製菜出海高潮。據統計,海外華人約有6000萬,潛在消費群體可達3億人,且這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預製菜出口潛力巨大。

在預製菜出海漸成規模化的背景下,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成為占領海外市場製高點的密匙。在梁璐璐看來,以AI為代表的農業科技不僅能提升預製菜從產品研發、質量監控、品牌建設到消費觸達的效率,還能大大節省企業的人工成本,同時避免勞工糾紛。澳洲的人工成本高,倒逼農業企業必須尋求科技創新。

她以自身柑橘果園舉例分析,利用AI人工智能,一小時就能包裝出16噸柑橘,從機器啟動到最後包裝成型可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操作,中間環節無需人工,只需幾位工人參與最後裝盤環節。

不僅如此,AI技術賦能農業還極大地促進管理精細化,進而提高運營效率。在梁璐璐的果園、農場,人工智能管理裝備被大量使用。打開遠程監控工廠的“神經中樞”,就可以控製並實時觀測農場拖拉機運作、農藥噴灑情況。“每週我都會調出農場的所有數據,進行複盤分析。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只需啟動AI系統,就能掌握所有信息,這就是科技引入農業管理的好處。而且我還能利用數字化設備掌握產品耗損、經費開銷、耕種養殖情況等,精準控製用量用時,帶來節流增效的效果。”

當前,全球越來越多企業把ESG作為決策的最重要參考因素,澳州尤是如此。而AI技術則可以實現精準施肥、精準灌溉,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推動農業向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據梁璐璐觀察,目前,澳洲農業灌溉裝備市場份額最大進口國仍是以色列,但越來越多產自中國的灌溉系統逐漸占領澳州市場。此外,農業機械、農用無人機、農業AI機器人,以及中央廚房等中國製造的食品機械加工裝備也廣受澳州客戶青睞。

梁璐璐稱,海產品加工往往依賴人工,加上用工成本高企,目前澳州海產品精深加工行業發展仍顯空白,本土大規模海產企業較少,70%海產品依賴進口。中國食品加工實力雄厚,尤其是“世界工廠”珠三角的製造業高度發達。這將為廣東這樣盛產海鮮且食品加工能力強的省份提供良好的預製菜裝備“出海”機會。

預製菜出海要注重打造國際化品牌

據澳州統計局202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澳州肉牛存欄總數約2500萬頭,其中第一大州昆士蘭州約1000萬頭,彼時全國總人口2568萬人,基本是“一人一頭牛”的擁有率。澳州平均每頭牛占地30畝地,這意味著30畝草地用來散養一頭牛,因為活動範圍大,其牛肉品質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梁璐璐分析,“中國人對牛肉的需求量大,但僅靠國內養殖生產難以滿足牛肉的供需缺口,這也是澳洲牛肉在中國供不應求的原因,也是待挖掘的潛力市場,尤其是對於廣東這樣的人口大省而言。”

如果說新經濟背景下,走出國門開闢國際增量市場是預製菜企業的必由之路,那麼打造品牌營銷力則是必修課。梁璐璐認為,必須塑造品牌口碑才能深入人心,提升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要做國際化品牌,就要差異化發展,思考清楚企業產品的客戶群體定位。此外,多元化是國際品牌發展的第二維度。“中國的預製菜要做國際化市場不僅要做中國菜式,還要面向不同國家飲食文化進行研發,比如面向印度市場的預製菜,可以考慮做咖喱系列;面向素食者,可以開發素食預製菜。”

據介紹,澳州昆士蘭食品集團重點投資昆士蘭的農牧漁業並出口昆士蘭州的生鮮農牧漁產品。在當地擁有蜜橘、葡萄、芒果、NFC鮮榨橙汁、海捕對蝦等農產品自有基地和供應鏈,實現了從澳州源頭到中國餐桌的直達。

談及澳州農貿產業的優勢時,梁璐璐直言,中國是以散戶為主的小農經濟,澳州則是大農場主的農業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規模化投資和管理的可行性和統一性較高。此外,澳洲的農業管理是從整體性出發的行業標準化管理。“以我們的柑橘果園為例,柑橘行業協會根據農業部門的相關標準製定行業規範,所有柑橘果園必須按照其質量體系來管理,如實行統一灌溉、農藥化肥標準把控等,而且每年農業部門會對註冊果園進行審計。”

值得一提的是,澳州的農業領域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較為活躍。梁璐璐介紹,“農業項目的回收期相對較長,在購買土地開始實行項目後,會陸續有一些私募基金進駐,幫助我們一起擴大生產,比如成立柑橘產業基金等。大家分工合作,我們負責具體經營管理,每年予以對方固定回報,這種合作模式是維持農企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另一股生命力來自新生代“農人”。在農業科技改革浪潮的召喚下,越來越多澳州年輕人逐漸回流農業領域。梁璐璐表示,近年來澳州積極引進高科技賦能傳統農業發展,加上基金股權投資、國際推廣等多元化發展,年輕人選擇從事農業逐漸成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