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電力系信託公司淨利潤進行業十強 產融結合為發展特色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林漢垚 北京報導

由電力企業控股的四家信託公司已完成2023年年報披露。

年報數據顯示,百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百瑞信託”)、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信託”)2023年營收、淨利潤雙降,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鑫信託”)、英大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英大信託”)實現營收、淨利潤雙增。

雖然四家信託經營業績兩升兩降,但根據記者統計,在2023年行業淨利潤排名中,四家電力系信託公司仍有三家位列行業前十。

此外,與大多數信託公司著重發力標品信託、家族信託、家庭服務信託不同,該四家信託公司則更多是以深化產融結合、服務實體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基調。

三家淨利潤排名入圍行業前十

具體來看,2023年,華能信託實現營收32.68億元,同比下降16.46%;實現淨利潤21.34億元,同比下降12.67%。雖然華能信託2023年經營業績出現下降,但其仍以21.34億元的淨利潤在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信託公司中排名第四。

華鑫信託實現營收29.54億元,同比增長30.33%;實現淨利潤17.79億元,同比增長39.7%。其淨利潤增幅位於行業第二,淨利潤排名位於行業第六。

英大信託實現營收25.76億元,同比增長16.2%;實現淨利潤16.08億元,同比增長11.44%。淨利潤排名位於行業第七。

百瑞信託實現營收8.24億元,同比下降21.52%;實現淨利潤3.22億元,同比下降46.68%。

在信託業乃至整個金融業都面臨“增長瓶頸期、轉型陣痛期、風險暴露期”三期疊加的情況下, 2023年四家電力系信託公司仍有三家淨利潤位於行業前十則顯得尤為不易。

雖然在2023年取得不錯的發展,但英大信託仍表示,信託業在風險積聚暴露中經曆轉型陣痛和艱難調整,競爭優勢和業務格局在發生新的變化,信託本源業務盈利空間有限且需長期儲備培育,因此信託公司生存壓力凸顯,轉型難度不言而喻。信託行業面臨激烈競爭,大資管行業內同質化競爭嚴重,信託需進一步開拓多元化業務與服務,尋求差異化發展。

華能信託進一步分析,在資產管理業務領域,信託公司需直面與券商、基金、銀行理財子競爭中,建立差異化後發優勢。在財富管理領域,信託也面臨著與銀行、第三方財富公司及券商、理財子的競爭,需要思考如何將信託的制度稟賦和能力優勢發揮出來。

信託資產投向以實體經濟為主

和其他信託公司相比,電力系信託公司最大的特色是由電力企業控股,其信託資產投向也多依託股東背景,發展能源產融業務。

根據年報披露,2023年,英大信託受託資產管理規模8229.93億元,同比增長3.04%。其中投向基礎產業6758.29億元,占比82.12%、投向實業1270.19億元,占比15.43%。

華鑫信託受託資產管理規模6148.64億元,同比增長54.67%,其中投向工商企業2352.56億元,占比38.26%、投向基礎產業2123.55億元,占比34.54%。

百瑞信託受託資產管理規模5396.89億元,同比增長7.65%。其中投向實業2809.12億元,占比52.05%、投向基礎產業886.63億元,占比16.43%。

華能信託受託資產管理5144.77億元,同比下降17.2%。其中投向實業1064.72億元,占比20.7%、投向基礎產業336.15億元,占比6.53%。

其信託資產投向也一定程度反映各家信託公司發展思路。英大信託表示,堅持服務電網主業、服務能源行業、服務綠色低碳發展,在打造產業金融升級版上接續發力。

據瞭解,英大信託已免費為國網黑龍江、吉林、蒙東等6家電力公司提供300億元低成本資金運作服務。同時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支持我國能源互聯網、特高壓、智能電網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全年為“寧夏-湖南”、“金上-湖北”等特高壓直流工程提供近一百億元專項融資服務,為清潔能源外送等線路改造、擴建工程提供超40億元專項融資服務。

華能信託表示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華能信託稱,到報告期末,向實體經濟領域的企業或項目投入資金餘額 4107 億元,占公司投融資存續規模的80%,同時通過完善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率等措施,優化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百瑞信託同樣表示,擬將“能源產融”作為業務發展的統領與核心,大力發展能源產融業務。

轉型立足產融結合

在整個信託行業轉型升級的主旋律下,電力系信託公司也在進行轉型探索。但於其他信託公司明確發力標品信託與家族信託、家庭服務信託等資產服務信託不同,電力系信託公司轉型則更多結合股東資源優勢,體現揚長避短的轉型策略。

對於轉型困境,華能信託分析,信託傳統業務模式的單一使得信託公司在轉型關鍵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在資產管理信託領域,尚欠缺投研投資、產品設計、客戶與渠道開拓,以及投資決策、風險管控等能力。在資產服務信託領域,尚欠缺能夠文撐起海量數據、高頻交互、長期服務的強大的金融科技能力,在財富管理業務領域方面,尚欠缺立足於客戶需求進行資產配置與投資服務的能力。

百瑞信託也表示,目前轉型業務發展成效與預期仍有差距,“信託業務新分類”為信託公司轉型指明了方向,但是轉型業務拓展仍然困難重重,相關法規制度不健全,信託收益整體較低,短期內難以形成有效支柱作用。

因此,對於如何轉型,英大信託稱,電網股東背景使公司具備獨特優勢,決定了必須走產業金融特色鮮明的差異化、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英大信託表示,堅定產業金融功能定位,圍繞以電力能源為中心的產業鏈、價值鏈加大特色金融服務和產品供給,聚焦“2+3+N”業務轉型路徑全力打造產業金融升級版,成為電力行業的產融結合典範、能源綠色發展的金融服務排頭兵、信託行業的專業化發展標杆,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百瑞信託也表示要依託股東背景、充分利用信託優勢,大力發展能源產融業務。百瑞信託稱,以服務能源產業為根本,積極發展能源產融、證券投資、財富管理、服務信託和普惠金融業務,致力成為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和財富管理方案供應商,努力實現從區域性信託公司到全國一流綠色能源信託公司的轉變。

華鑫信託亦表示,公司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立身之本、發展之源,截至2023年末,公司管理信託資產投向實體經濟規模占比約70%。

註:以上數據均按母公司口徑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