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積極佈局,一批超長期國債ETF等批文|ETF深觀察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導

近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火爆,公募基金也在積極佈局超長期國債指數基金。

證監會官網顯示,3月中下旬以來,陸續有博時、華泰柏瑞、南方等基金公司申報了“上證超長期國債ETF”;易方達、工銀瑞信、博時等基金公司申報了“上證30年期國債ETF”;博時、鵬揚等基金公司申報了“30年國債ETF聯接基金”。

“其實各家有實力的基金公司都想發行超長期國債指數基金,目前主要是受限於監管審批的問題。”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募積極佈局背後,是看重超長期國債基本沒有信用風險,久期長,價格彈性大,在債券牛市中更容易取得好收益。

超長期國債產品受歡迎

近期市場最大的熱點無疑是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

超長期國債一般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包括20年、30年、50年三個期限品種。根據近日財政部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公佈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的通知》,超長期特別國債年計劃發行1萬億,從5月到11月,分22次發行。

投資者有三種方式參與超長期特別國債投資:在一級市場發行時認購、特別國債上市交易後在二級市場購買,以及投資作為替代品的30年期國債ETF等方式。

上述三種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投資方式,都受到了投資人的歡迎。

比如,在一級市場發行認購超長期特別國債,據媒體報導,5月27日,部分銀行20年期特別國債不到20分鍾售罄,招行銀行、浙商銀行近7億額度遭搶購。

而超長期特別國債在二級市場也受資金追捧。5月22日是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日上市,並進入二級市場交易。當天,上交所“24特國01”(019742)盤中一度大漲25%,價格最高至124.999元,兩次觸發臨時停牌。

事實上,不但超長期特別國債在一二級市場火爆,部分投資人也通過買入30年國債ETF作為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替代。

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對於個人投資者,如果在一級市場難以認購到足額的國債份額、二級市場流動性有限的情況下,可以購買30年國債ETF作為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替代。

目前已上市交易的30年期國債ETF有兩隻,分別是鵬揚30年國債ETF(511090)、博時國債30ETF(511130),兩隻基金成立時間都不久,分別為1年、2個月。

以鵬揚30年國債ETF為例,該基金成立於2023年5月19日,迄今剛滿1年,截至5月27日,規模由發行時的2.93億元增長至去年底的3.53億元,今年年內又有17億資金淨流入,5月27日該基金規模增長至20.96億元,一年間增長逾6倍。

受到近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熱度的刺激,5月22日~5月28日的短短6個交易日,博時國債30ETF場內價格上漲0.66%,鵬揚30年國債ETF上漲0.77%,這對債基來說,是不錯的表現,目前場內價格出現小幅溢價。 

在超長期國債產品受歡迎的背景下,據記者瞭解,近期不少基金公司在積極佈局超長期國債ETF。

證監會官網顯示,3月中下旬以來,陸續有博時、華泰柏瑞、南方等基金公司申報了“上證超長期國債ETF”;易方達、工銀瑞信、博時等基金公司申報了“上證30年期國債ETF”;此外,博時、鵬揚等基金公司申報了30年國債ETF聯接基金,填補了我國在超長期債券基金公募產品方面的空白。

一家債基業務出色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其實各家有實力的基金公司都想發行超長期國債產品,目前主要受限於監管審批的問題。

投資價值凸顯

從近一年收益來看,超長期國債基金錶現出色。

目前市場上成立時間最久的超長期國債基金是鵬揚30年國債ETF,該基金成立剛滿一年。

從去年年報的持有人結構來看,鵬揚30年國債ETF約75%為機構投資者,25%為個人投資者。

截至5月27日,該基金成立以來收益12.97%,同類基金排名第一;年內收益6.94%,同類基金排名第一。

在總結鵬揚30年國債ETF一季度的出色表現時,基金經理施紅俊在一季報中表示,年初股市景氣度不足,機構投資者加註久期策略,30年期國債受到市場追捧,收益率大幅下行,該基金因此快速上漲。

但施紅俊也指出短期風險,“3月以來,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突破到2.5%下方,短期內的快速上漲引發了投資者對回調的擔憂,疊加超長久期特別國債帶來的供給側壓力,本基金隨之進入寬幅震盪。”

事實上,3月以來,超長期國債產品的投資業績受到考驗。比如今年3月20日成立的博時國債30ETF,近期就受到了衝擊。截至5月27日,成立以來兩個多月收益為-0.42%,資金淨流出近26億元,由發行規模48.12億元,降至目前的22.23億元,出現較多淨贖回,規模腰斬過半。

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基金公司佈局超長期國債基金背後一大原因是,當債市有大行情的時候,超長期國債基金將是很好的做多債券的工具。如果看好利率下行趨勢,投資人可以通過超長期國債ETF的形式投資超長期國債。

鵬揚基金相關人士介紹,超長期國債指數基金作為一類風險收益特徵鮮明的工具化產品,具有一些特殊屬性:一是沒有信用風險,底層資產是國債;二是指數化管理,久期長且穩定,因而價格彈性大,在債券牛市中更容易取得好的收益。不過,如果債市調整時也會面臨更大波動;三是票息高,對於長期配置的投資者來說可以獲取更高的利息回報;四是從底層資產看,超長久期國債和滬深300等大盤寬基指數有一定的負相關性,有利於進行資產配置,長期看能降低組合的波動率、提高組合風險收益比。

此外,鵬揚基金相關人士還強調,超長期國債ETF還有工具化的特徵:一是流動性好,便利投資者在場內參與國債投資;二是可以進行日內T+0交易。

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基金經理呂瑞君也認為,近年來,超長期限國債發行規模穩步提升,發行規律逐步增強,備受險資、農商行、基金、券商等投資者青睞。超長期限國債的票息優勢強,無償還風險,且隨著降成本的邏輯推動利率中樞不斷下移,在風險收益比基本可控的前提下,高票息長久期品種的配置性價比正在逐步提升。

呂瑞君認為,長久期債券ETF適合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配置。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在貸款、非標和存款等其他固收類資產供給減少的情況下,債券配置成為了重要的緩解“資產荒”的手段。而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在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之後,配置國債的優勢突出,疊加債券ETF交易便捷、持倉透明、配置成本較低等優勢,長久期債券ETF適合個人投資者配置。 

但是,呂瑞君提醒投資人,“30年國債由於久期相對一般債券產品久期偏長,波動也較大,有淨值波動風險,普通投資者投資相關產品需要注意理性投資,切勿盲目追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