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斯克炮轟的AI隱私問題,蘋果打算怎麼做?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肖瀟 北京報導

“如果蘋果敢在操作系統整合OpenAI,我會在我的所有公司禁用蘋果,這是不可能接受的安全侵犯。”“蘋果根本不知道一旦把用戶數據交給OpenAI後會發生什麼,它在出賣你們。”當地時間6月10日, 蘋果在開發者大會官宣與OpenAI的合作後,馬斯克發佈了一系列炮轟蘋果的推文,指責蘋果會“出賣”用戶數據給OpenAI,而iPhone是最好的間諜工具。

另一邊,蘋果似乎早已料到“AI上機”會遇到隱私爭議,特別將AI數據安全問題作為Apple Intelligence的一大優勢,承諾“提供突破性的隱私保護”。蘋果強調,這是公司與其他AI大模型的不同之處。

這套隱私保護具體會如何運作?簡單來說,本地化處理和“私有雲計算”,是蘋果應對AI隱私問題的兩大關鍵。前者是蘋果長期以來的主張,即在本地設備直接處理用戶的照片、信息等,無需傳輸給遠程服務器;後者指的是為了應對更複雜的AI需求,蘋果專門設計的一套雲智能系統。

蘋果軟件工程主管Craig Federighi解釋,當用戶調用AI時,蘋果會首先判斷需要多少推理能力——如果部署在手機上的大模型足以回答,則直接在本地處理;如果需要更強的大模型,才會將數據發送給蘋果的私有雲。

數據一旦上雲,多少會面臨隱私泄露風險,並且對蘋果來說還有如何與OpenAI共享數據的問題。Craig Federighi對此作出了幾點承諾:

首先,蘋果會用臨時標識或隨機標識符來“匿名”用戶身份,與此前的iCloud Private Relay使用同一款IP屏蔽技術。

當用戶信息需要上傳到蘋果的私有雲服務器時,只會上傳與用戶需求相關的數據,並且數據使用僅限於滿足用戶的需求,不會有其他用途。 

此外,為了降低泄露風險,蘋果的雲服務器沒有永久存儲能力和保存日誌的能力,這意味著當用戶收到AI大模型的回應後,蘋果無法保留這些數據。Craig Federighi強調,數據不會提供給用戶之外的任何人,蘋果高級別員工也無法訪問。

蘋果在博客中補充解釋,AI 服務非常複雜,雲服務提供商的工程師和其他管理人員都有特權調取運營指標,而犯罪分子往往會利用特權訪問接口,盜取用戶數據,蘋果的私有雲因此沒有保留任何特權訪問。

蘋果的重視和馬斯克的攻擊並非一時興起,AI的數據安全問題在過去一年里屢陷爭議。去年4月,三星集團允許半導體部門使用ChatGPT修復源代碼問題,根據韓媒報導,起碼有三名員工向ChatGPT輸入了新程序的源代碼本體、與硬件相關的內部會議記錄等數據,從而使得公司內部數據進入了ChatGPT訓練數據庫,泄露給美國公司以及其他用戶。

與Apple Intelligence調取多個應用的目的類似,此前微軟推出了“回憶(windows recall)”功能,讓AI記錄用戶的電腦桌面活動。儘管微軟也表示數據只會保存在電腦本地,但網絡安全專家質疑它會成為黑客的“寶藏”,據悉,英國監管機構已介入調查微軟。可見產品安全性也將是蘋果未來揮之不去的難題。

目前市場對蘋果AI的興奮度不如預期。截至美東時間週一收盤,蘋果跌1.91%。市值蒸發5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