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區:三夏田園 忙裡“偷”閑

中新網安徽新聞6月11日電(楊霆之 王晨璐)6月11日,黃山區鄉村的田間地頭緊張忙碌,夏收、夏種、夏管同步加速。

在新豐鄉盛洪村的農田里,一盤盤培育好的秧苗被有序地排列在插秧機上,伴隨著“轟隆隆”的發動機聲音,農戶駕駛著插秧機在稻田里馳騁,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在插秧機苗盤上次第滑落,有序地插入田地裡,很快,一排排綠色的秧苗便“挺直腰杆”立在田間。

夏營國正指導農戶使用插秧機。黃山區新豐鄉提供

“以前傳統插秧,耗時耗力,村民要反複彎腰,一天下來最多插1畝地,現在一台插秧機一天可以插秧30畝左右,而且現在農機化比人工要精準多了,秧苗的深度、間距更加平均,秧苗整齊劃一,機械化插秧,真是給我們帶來福音,既省時省力,效率又高。”盛洪村農機手夏營國在田埂上當起了指揮,指揮著插秧機在連片的田塊中穿梭作業。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機械化“金戈鐵馬”,農業機械化的推廣應用讓農戶們告別“彎腰時代”。從2023年開始,黃山區以新豐鄉盛洪村等地為試點推廣農田大託管模式,通過集中託管運作,既讓農田得以高效耕種,也讓更多農戶從三夏農忙中脫出身來。

“有的農戶年紀大了想要種糧但是力不從心,有的農戶想要外出務工又不想荒廢農田,我們針對他們對農田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多樣化的租賃流轉方案,讓老百姓放心把田交給我們託管。”盛洪村黨總支書記方濤介紹道。

田間地頭裡,農戶相互交流田管經驗。黃山區新豐鄉提供

除了村集體流轉外,新豐鄉還通過強村公司與大戶合作,依託盛洪農機大院社會化服務,累計流轉農戶土地4937.72畝進行統一的機械化耕種。目前該農機大院整合有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23輛和農機服務手13人,配合著育秧流水線的自動化生產的1.4萬餘片秧苗塊,有效保障了鄉內的土地耕種率。

農田託管讓農戶們閑了下來,也讓農技人員忙碌起來。新豐鄉“金色田園”科技誌願服務隊通過分片包保,對鄉內的水稻種植開展農技指導,他們由“土專家”、種糧大戶、科技特派員、農技專幹等成員組成,既擁有豐富的種植經驗,也帶來了新的優質水稻種植技術。

“我們鄉內目前種植較多的優質水稻品種有晶兩優534和豐兩優534兩種,與新豐的土壤條件適配度高,產量一直都很好。今年我們又推廣了珠兩優570型優質水稻,目前推廣種植有400餘畝,如果產量較好的話將進一步做好全鄉的種植推廣。”新豐鄉農技專幹盛靜嫻介紹道。

目前,黃山區新豐鄉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達8400餘畝,占全鄉水稻種植面積超90%,預計今年產量將突破600萬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