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腳下走出的水彩畫家:對家鄉情有獨鍾

中新網河北新聞6月11日電 (李玉素 田曉菁)“太行山”是水彩畫家高獻敏在社交平台上最常用的一個標籤,他用純粹的色彩和陽光表達著自己對家鄉的感情,每幅作品的線條和顏料都傳達著自然之美。

高獻敏,1963年生於河北省寧晉縣,1988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美術系。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紮根於南方從事美術教育事業。雖然離開家鄉20年,但太行山一直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

高獻敏在進行寫生創作。(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高獻敏在進行寫生創作。(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這些年來,雖然我在全國各地寫生過很多地方,但是對家鄉還是情有獨鍾,尤其是太行山區。”現任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的高獻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2023年6月,從廣西師範大學退休回到家鄉後,高獻敏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到了太行山的寫生資源開發上。作為一個寫生畫家,在他的眼中,河北的太行山區地貌和自然環境都很富有變化,而這樣的畫面,也會讓畫家的構圖更加多變。

高獻敏的寫生作品。 受訪者供圖高獻敏的寫生作品。 受訪者供圖

“同時,它也是一種非常親切的地形地貌,比如邯鄲涉縣的‘石頭村’。”高獻敏講道,直到現在,很多山區這種石頭打造的房子還保存得非常好,甚至還有人居住。而這種獨特的建築形式,令寫生愛好者很是感興趣。

河北省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高獻敏對各種地貌的繪畫都是遊刃有餘,他自詡是一個“不挑食”的藝術家。

高獻敏的寫生作品。 受訪者供圖高獻敏的寫生作品。 受訪者供圖

“河北的平原、海洋,以及壩上草原都很有魅力。而我最中意的還是太行山,溝溝坎坎、崇山峻嶺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因此,我可能會用比較多的時間在邯鄲、邢台、讚皇這些地區。”高獻敏表示。

在翻閱高獻敏作品時,看到這樣一條網友留言:“和高老師的‘水彩’在一起,就好像和新鮮的陽光在一起,身處在大自然之中”。

作為一位執著於藝術寫生的北方漢子,高獻敏的水彩畫作品,都是在寫生中創作而成,到自然中去,從自然中來。他的筆觸遊走於平原、丘陵、大山之間,與大自然對話,用帶著光的色彩,用酣暢淋漓亦或豪放的大筆觸描繪自然。

高獻敏提到,現在山區的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越來越好,可以組織或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寫生、參觀旅遊活動。同時通過這些活動的宣傳,輻射更多地方的師生前來寫生和交流。

在採訪中,他也提到自己粉絲中大部分為曾懷有藝術夢想的退休群體,極具藝術情懷,而這也是一批非常不容忽視的人群。“晚年的藝術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可以通過類似於以文化藝術留人的方式,讓這些前來寫生的人慢慢品味河北太行山區的地理地貌、民俗民風,以及土特產,有效發揮旅遊的帶動作用。”高獻敏補充。

“很多人把我定義為一個風景畫家,其實我的人物速寫也非常不錯,甚至作品更多。”高獻敏表示,接下來如果條件允許,他將刻畫一些太行老農這樣精彩的人物形象,展現更多的太行山人文風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