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魯班文化節在魯班故里山東滕州開幕

6月11日,第六屆魯班文化節暨棗莊市首個“魯班工匠日”系列活動在滕州市開幕。沙見龍 攝

中新網山東滕州6月11日電(記者沙見龍)“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勤學苦練、深入鑽研,調動、激發智慧和力量,在業務技能上精益求精,在項目建設中勇挑重擔。”6月11日,就職於山東滕州一家製造企業的王亮向中新網記者表達他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當天,第六屆魯班文化節暨棗莊市首個“魯班工匠日”系列活動在魯班故里滕州開幕。多年來,王亮秉持工匠精神,從一名普通技術工人逐漸成長為“齊魯大工匠”,併成為全國人大代表。當天他作為優秀工匠代表現場發表磨礪匠心匠技的倡議。

本屆魯班文化節吸引了海內外有關高校的專家學者,建築行業、工會及工匠代表等參加,以進一步加強魯班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研究闡釋、轉化運用,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賦能各行各業發展。

6月11日,棗莊“魯班工匠”主題標識(Logo)在文化節開幕式現場揭牌。沙見龍 攝

6月11日,棗莊“魯班工匠”主題標識(Logo)在文化節開幕式現場揭牌。沙見龍 攝

馬來西亞建造行聯合總會會長,拿督黃東春在現場致辭時說,該聯合總會是馬來西亞建築界最大的社團,由從事建築行業的華人組成。“自2016年與滕州建立合作以來,我們每年都會組織優秀代表到滕州祭拜魯班。”

黃東春表示,魯班是中華民族的工匠祖師,其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體華人共同的精神追求。今年4月,山東打造的“班墨學院”在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揭牌成立,開啟了交流合作新篇章,他希望各方發揮優勢,謀劃更多深層次合作。

世界技能組織董事會成員、競賽委員會副主任馮建強在賀信中說,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魯班是土木建築行業的鼻祖,一生發明創造甚多、足跡遍佈中國各地,為全球華人所熟知,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中國建築界最高獎‘魯班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6月11日,《魯班研究文化論叢(第三輯)》《魯班傳說故事精選集》《魯班的故事》等書籍在開幕式現場首發。沙見龍 攝

6月11日,《魯班研究文化論叢(第三輯)》《魯班傳說故事精選集》《魯班的故事》等書籍在開幕式現場首發。沙見龍 攝

在馮建強看來,魯班勇於探索、善於創新、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值得世界各國勞動者學習借鑒。中國將於2026年承辦第四十八屆世界技能大賽,屆時希望更多的中國能工巧匠參與賽事,展示技能,交流互鑒。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學典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魯班文化及其構成跨越山水、區域和民族界限,承載著很多能夠被大範圍接受的內容,寄託著民眾對技術突破的渴求和通過技術實現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良好載體。

滕州是魯班故里、工匠精神的發源地。中共滕州市委書記王廣部表示,當地堅持將這種工匠精神應用在強工興產、城市更新中,取得良好效果,未來將進一步深挖魯班文化的恒久價值,讓魯班文化、工匠精神代代相傳。

魯班,姓公輸,名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0年),春秋戰國時期魯地小邾國(今山東滕州)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被尊為“工匠祖師”“百工聖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