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聚力打造數據要素集成服務高地

中新網杭州6月12日電(奚金燕 藍伊旎)12日,“深化數據知識產權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專場活動在浙江杭州“中國數穀”舉辦。中新網從活動現場獲悉,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協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浙江省法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等部門,進一步迭代升級“數知通”,實現“數知通”與“浙里金融”“法護知產”“科學數據銀行”應用的貫通,為浙江打造數據要素集成服務高地加快進程。

6月12日,“深化數據知識產權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專場活動舉辦。 主辦方 供圖6月12日,“深化數據知識產權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專場活動舉辦。 主辦方 供圖

浙江作為全國首批數據知識產權改革國家試點,於2021年9月率先啟動數據知識產權改革,走出了一條運用知識產權制度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浙江路徑。

據悉,截至2024年5月,浙江省共受理數據知識產權申請11358件,登記6081件,占全國70%以上,登記主體949餘家,覆蓋產業20個、輻射北京、上海、廣東等11個省市,保護數據權益20472億條;累計實現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被侵權保險、證券化、交易、許可金額26.25億元,占全國90%以上。

活動現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小雲通報了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改革工作進展:浙江率先提出數據知識產權定義內涵和登記保護方式,製定8個標準規範;培育數據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171家,創新打造數據知識產權一體化服務平台“數知通”,打開數據知識產權交易流通渠道,已完成數據知識產權交易許可47件,金額2003萬元;已有162件數據知識產權實現金融化運用,總金額24.05億元,108家企業戶均受益266萬元;聯動“產業大腦”,推進20多個產業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為產業發展提供動能。

根據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數據知識產權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一步,浙江將從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全鏈閉環、數據知識產權改革全域運用、數據知識產權生態全面形成等三個方面實施20條具體舉措,全力推動數據知識產權改革打開新局面,力爭到2025年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總量突破15000件,實現數據運用價值100億元以上,數據知識產權登記企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以上,形成具有全國話語權、全球影響力的數據治理浙江方案。

為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全鏈閉環,浙江將推動登記信息共享和傳播利用,並向法院、金融監管等部門開放共享,強化行政司法協同,建立全過程上鏈固證、全方位多跨協同、全流程動態監管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組建數據知識產權聯盟並強化行業規範。

據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央地協作打通“數知通”與“法護知產”協同應用,推進了登記信息向司法機關共享,全面推進了登記證書在行政執法、司法審判中的應用。與“浙里金融”平台打通,豐富了數據知識產權價值的變現渠道。

同時,浙江將推進數據知識產權制度全域運用,提升企業數據創新能力,重點推動企業建立健全數據管理制度、發揮數商作用,將數據知識產權納入數據資產入表範圍等;促進產業數據跨界融合,將數據知識產權作為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場景應用創新的重要載體,打造一批數據知識產權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樣板;加強公共數據開發利用,重點加強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中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運用、保護,提升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績效;推動科學數據開放共享,加強科學數據的登記、保護和開放共享,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動科研組織、科研模式、科研評價等創新範式變革。

活動現場還發佈了《資產管理 數據資產登記導則》標準。該導則為各類數據資產財務登記、產權登記和交易登記提供了指引,尤其是明確將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列為數據資產產權登記的重要方式,實現數據資產與數據知識產權有效銜接,為同步推進數據資產登記入表和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提供了標準保障。

此外,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共同簽訂了《關於協同推進科學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的合作協議》,將充分發揮數據知識產權改革先行優勢和科學數據彙集管理優勢,打造科學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樣板,促進科學數據開放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