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與海外倉建設迎利好 暢通融資渠道,提升物流“最後一公里”履約能力

近年來,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過去五年,我國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超過10倍。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776億元,增長9.6%,其中出口4480億元,增長14%。根據各地初步統計,全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2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區超1000個,建設海外倉超2500個、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

據商務部6月11日消息,為拓展跨境電商出口,優化海外倉佈局,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跨境電商和海外倉儲服務作為新興的國際貿易模式正在迅猛發展,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意見》的出台將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的深度融合,可以增強貿易韌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應鏈的效率。《意見》也將推動跨境電商與海外倉的協同運作,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貿易質量的整體提升。

圖片來源:IC photo圖片來源:IC photo

五大舉措支持金融服務、物流建設等

具體來看,《意見》圍繞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建設、優化監管與服務、積極開展標準規則建設與國際合作等五方面提出了15條具體舉措。

在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方面,《意見》提出提升服務跨境電商企業能力,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對本地貿易規模大、帶動效應好的跨境電商企業“一企一策”提升“一對一”服務能力。

白明分析稱,由於跨境電商企業各自的經營情況、經營範圍並不一樣,如果按照統一的政策支持模板“一刀切”可能無法有效滿足跨境電商企業的實際需求。《意見》強調“一企一策”就是給予了政策差異化的空間,讓地方政府有條件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給予政策支持。

隨著跨境電商產業的高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此次《意見》就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提出了細化舉措,包括鼓勵高校通過全日製和非全日製方式開設“跨境電商+小語種”相關課程等。

白明表示,跨境電商作為新興的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可以總結為“懂外貿、懂語言、懂技術、懂信息化”的“四輪驅動”綜合型人才,此次《意見》就有針對性地為綜合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他建議,要在高校傳統的國際貿易、國際商務中增加跨境電商等教學內容,為跨境電商出口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提供人才支持。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探索優化服務模式,為具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金融支持。鼓勵優化出口信用保險承保模式,為跨境電商國內採購提供保險保障。在優化跨境資金結算服務方面,《意見》表示,簡化小微跨境電商企業外彙收支手續,進一步拓寬結算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按規定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

在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建設方面,《意見》提出統籌用好現有資金渠道,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發展;鼓勵物流企業與東道國寄遞企業開展合作,提升“最後一公里”履約能力。

白明認為,跨境電商在拓展海外下沉市場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很多障礙和成本壓力,《意見》鼓勵物流企業與當地企業開展合作,這將使海外倉成為貿易對接的“橋頭堡”,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提高市場滲透率。

在優化監管與服務方面,《意見》提出提升跨境數據管理和服務水平,在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允許跨境電商、跨境支付等應用場景數據有序自由流動;鼓勵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依法依規利用數據賦能產業鏈上下遊,增強生產企業柔性化供應能力。

白明指出,如果數據跨境流動的壁壘不解決,跨境電商發展將受到很大限制,《意見》在特別強調“安全合規”的前提下,提出了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將助力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

此外,在積極開展標準規則建設與國際合作方面,《意見》也提出持續深化國際交流合作,鼓勵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等深入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開展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

白明表示,我國正在尋求加入CPTPP和DEPA,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是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體現,通過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可以減少加入的障礙,發展跨境電商和海外倉也能增強我國在國際經貿領域的話語權。

政策支持力度或將持續提升

5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會議指出,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有利於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有利於打造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要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鼓勵地方立足特色優勢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

對此,民生證券分析師表示,此次《意見》發佈後對企業是否有實質性利好,仍要看配套措施出台。配套措施或有望體現在金融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但在方向上可以明晰對海外倉、跨境電商發展的支持與鼓勵。國泰君安最新研報也指出,該《意見》是此前政策的一脈相承,印證政策支持跨境電商及海外倉力度持續提升。

為助力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一系列相關具體舉措將於近期密集推出。截至2023年底,商務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出台支持政策200多項,複製成熟經驗做法近百項。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舉辦對接會、論壇、沙龍、培訓等活動近萬場,專業培訓超1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