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泉激活統戰力量:山區“小工坊”織就共富夢

中新網麗水6月13日電(邵燕飛 周健)共同富裕趕考路上,如何推進統戰資源與山區發展精準銜接?近年來,浙江麗水龍泉市委統戰部全面實施“同心共富”工程,挖掘資源、搭建橋樑,深入動員商會、新鄉賢、民主黨派等統戰成員參與共富工坊建設,助力建成一批標準化、特色化的共富工坊,充分激活“統戰力量”織就山區共富夢。

青創工坊 激盪返鄉青年“歸潮”

“歡迎來到直播間,現在展示的是龍泉寶劍……”眼下,新鄉賢主播郭學謙每天忙著在青創工坊直播帶貨,龍泉青瓷、寶劍、竹木、農產品等龍泉特色產品依託電商直播銷往全國各地。

“我之前就聽說過這個工坊,也有很多朋友入駐這裏,所以我決定來這裏試試,沒想到效果很好,我家的產品在平台上進行直播銷售後,知名度更高了,銷量也更好了。”郭學謙說,來到工坊的兩年里,他和團隊一起參加新生代企業家素質提升班、直播技能培訓等,直播間里的熱度不斷攀升。

“以龍泉全市電商直播行業協會為契機,充分融合青創工坊建設,打造由電商直播、新媒體從業人員、職業律師等統戰成員組成的青創服務團,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術指導、產業對接、法治護航等活動。”龍泉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機制、搭平台、育人才等方式,多措並舉賦能青創工坊建設,讓返鄉青年“留得下來”。

目前,該“青創工坊”通過直播平台累計銷售額超600萬元,通過電商多渠道累計銷售額超億元,帶動了一批從生產到加工、銷售到配套產業服務的群體就業創業,累計服務創業青年超300人次。

高山工坊 趟出富民增收“新路”

正值賞綠品茶時節,在海拔1680米的披雲山腳下,前來寶溪鄉高山村踏青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

“來山裡的遊客不斷,尤其是小長假,賞美景、品好茶、吃好菜的遊客就更多了。”“一山人”共富工坊負責人、新鄉賢代表李葉武介紹,立足高山蔬菜、茶葉等當地農特產業資源,“一山人”共富工坊通過建立集中採摘、上門收購、統一銷售的模式,助力當地農戶的茶葉、四季豆、油菜等農產品銷售,累計吸納300餘名村民就業,畝均收益達1.3萬餘元。

寶溪鄉高山村“一山人共富工坊”高山蔬菜基地。 龍泉市委統戰部 供圖寶溪鄉高山村“一山人共富工坊”高山蔬菜基地。 龍泉市委統戰部 供圖

除了品茶和購買農產品,村里的民宿成了遊客們爭相打卡的點位。在龍泉市委統戰部、寶溪鄉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通過招賢引智引資等方式,助力打造了一批業態豐富、環境舒適、特色鮮明的旅遊渡假民宿,成為“一山人”共富工坊的共富合夥人。

民宿一景。 龍泉市委統戰部 供圖民宿一景。 龍泉市委統戰部 供圖

“在‘一山人’的牽頭下,我們與飛旅(杭州)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合作,通過拍攝製茶、農耕等農家活動,讓更多的遊客知道了高山村。”披雲山雲中雨民宿老闆唐維秀說,現在,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民宿年收入較往年增長了10餘萬元,同時還雇了10餘名村民,未來將帶動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非遺工坊 妙開文化傳承“新篇”

“青瓷文化是家庭的底蘊,我從小跟著父親學做瓷,對於推廣青瓷文化,推進文創開發有著很深的執著。”民盟盟員梅紅玲,和父親梅雲平一起在國營龍泉瓷廠舊址上創辦了浙江天豐陶瓷有限公司,推進青瓷日用化、規模化。

2021年,天豐陶瓷新廠搬遷至源底村,占地42畝,引進5條先進的數控窯爐生產線,企業產能增長30%以上,年產陶瓷1200萬件。2022年,創建天豐陶瓷“共富工坊”,定向吸納周邊村民、低收入農戶和殘疾人等群體就業,並通過技能培訓提升工作效能,實現企業增效、民眾增收,年總產值達2689.3萬元。

天豐窯“定向式共富工坊”。 龍泉市委統戰部 供圖天豐窯“定向式共富工坊”。 龍泉市委統戰部 供圖

“作為民主黨派成員,我深知履行社會服務是職責、使命所在。這也是我創建‘共富工坊’的初心之一,希望能夠借助非遺產業的創新發展,反饋社會。”在龍泉市委統戰部組織的座談會上,梅紅玲與各統戰成員分享自己的創業事蹟和感悟,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目前,天豐陶瓷“共富工坊”累計帶動周邊村民就業90餘人,低收入農戶23人,殘疾人31人,人均年增收3萬餘元,獲評2022年麗水市級示範“共富工坊”、2023年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浙江省級示範點。

山區“小工坊”,展示“大作為”。下一步,龍泉市委統戰部將深入踐行“同心共富”行動,以“立足統戰、服務中心”為牽引,以“搭建平台、架好橋樑”為核心,深入撬動多維度、多元化統戰資源力量,助力山區“共富工坊”建設,為富民增收貢獻更多統戰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