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火熱,安踏、李寧為何“忽視”足球市場?丨歐洲盃生意經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賀泓源、實習生韓暢 北京、蘇州報導
足球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運動之一。
2024年6月11日晚,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新加坡不敵泰國,中國國足憑藉勝負關係優勢“躺”進十八強。據梅花數據熱榜輿情監測,從6月7日截至6月12日10時,國足相關熱榜話題共計168條,總熱度達8.18億,上榜平台7家,總持續時長近129小時。
另一邊,歐洲盃的開賽更將讓此項運動成為焦點。此種浪潮為市場帶來可觀的商業增量。
有歐洲當地華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英國倫敦牛津街的阿迪達斯旗艦店裡,二樓貨架上已經掛上各國球衣,洋溢著賽事熱潮。與此同時,阿迪達斯英國官網也全面換成足球主題,共有12個國家足球隊隊服和周邊商品,總計345件。
但回到中國市場,足球運動品似乎並不熱。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蘇州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門店時,並未發現這些店內有明顯歐洲盃元素。阿迪達斯銷售人員表示,不清楚近期是否會有更多相關賽事周邊商品進貨。
國產巨頭亦是如此。
李寧稱其聚焦籃球、跑步、健身、羽毛球以及運動生活五大核心品類。安踏集團旗下包括安踏、FILA、DESCENTE、KOLON等品牌涉及品類包括綜合訓練、籃球、跑步、網球、高爾夫、鐵人三項、滑雪、露營、徒步、城市戶外等板塊。
足球均不在其中。

內外分化
作為對比,海外足球運動市場非常火熱。
3月22日的財報電話會上,耐克將自己定義為“足球這項世界上最受歡迎運動的領導者”。“在墨西哥,我們在足球領域實現了強勁增長,提升了品牌實力和勢頭。在整個亞太和拉丁美洲,足球和籃球領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耐克首席財務官馬特·弗蘭德(MattFriend)稱。
當天,耐克披露截至2024年2月29日的2024財年第三季度業績。當期,耐克營收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0.3%;歸母淨利潤11.7億美元,同比下滑5.5%。
其中,弗蘭德提到的足球強勢增長的亞太拉美市場,營收16.74億美元,同比增長3%。作為對比,同期耐克在EMEA(歐洲、中東、非洲)市場營收為31.38億美元,同比下滑3%。當期,耐克大中華區營收20.85億美元,同比增長5%。
阿迪達斯亦是同等態勢。在4月30日的財報電話會上,阿迪達斯全球首席執行官比約恩.古爾登(BjornGulden)表態,阿迪達斯推出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足球鞋Predator,同時,對球衣的銷售和歐洲盃、美洲盃的發佈非常滿意。“足球球衣,無論是歐洲盃還是歐洲盃,都做得非常好,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他說。
2024財年一季報顯示,當期,阿迪達斯營收54.6億歐元,不變彙率收入同比增長8.0%;淨利潤1.7億歐元,同比增長536%。
其中,大中華區成為阿迪達斯增長重要推力。一季度,該公司在大中華區銷售額8.97億歐元,同比增長8.0%。作為對比,其在北美地區收入11.22億歐元,同比下滑4%;歐洲地區收入17.33億歐元,同比增長14%。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耐克們的足球用品在全球市場大熱,但在大中華區卻顯得冷淡。
在阿迪達斯中國官網上,主頁主要展示著618大促信息。其中,與歐洲盃相關的商品鏈接需要向下滑動才能找到,共有7個國家的足球球衣及周邊,總計96件。耐克官網主頁沒有歐洲盃的宣傳。
在淘寶上,阿迪達斯官方門店最受歡迎的一款德國隊主場球迷版球衣,截至6月11日晚已售出587件,而其餘相關商品銷量普遍較低,均不超過200件,大多數在20到30件之間。耐克官方門店裡,超過半數國家足球隊隊服成交量未過百。
與之相對,中國市場更愛籃球鞋。
3月1日,李寧宣佈旗下籃球產品正式劃分為韋德籃球、專業籃球和反伍籃球三類,又根據功能劃分為啟動、跑動、爆發和均衡四大塊。截至6月11日,李寧在“天貓榜單·籃球鞋熱賣榜”前十名中佔據三席,銷量最高的是利刃4v2籃球低幫鞋,已賣出超過2萬雙。
有待發展
足球用品在華遇冷背後是,足球運動普及面臨著種種問題。
以關鍵的校園足球為例,仍然存在“重競技,輕普及”現象。
此外,我國社區足球場地建設存在著種種問題,影響了足球運動在大眾間普及。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副教授肖彥在相關論文中指出,在規劃編製方面,足球場地作為公服設施配套建設,長期以來缺乏專項規劃引導,與相關部門的規劃銜接不足,特別是缺乏社區層面的規劃控製和空間指引,造成宏觀層面設施規劃落地難的問題。
設施配置方面,由於各地政策支持力度和發展水平不同,球場的空間分佈存在地區非均衡性,部分球場設施存在位置偏遠、供需錯配等問題, 無法精準對接足球人口的運動需求。設施選址方面,當前我國大城市相繼面臨建設用地規模趨近極限的困境。如此致使社區球場選址困難;建設運維方面,社區球場面臨籌資難、運維難的問題,使部分球場運營管理陷入困境。
種種問題下,我國足球人口占比偏低。據國際足聯最新統計數據,我國足球人口2617萬人,位居世界第一,英格蘭足球人口僅416萬人,但我國足球人口占比僅1.9%,低於英格蘭近6%。
這或許可以解釋足球用品在華銷售的相對冷淡。
好消息是,政策利好繼續湧來。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其中明確,要全面推動足球、籃球、排球運動的普及和提高。積極探索中國特色“三大球”發展道路,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三大球”訓練、競賽和後備人才培養體系。
《綱要》還提到,要建設一批小型足球籃球場地,提高學校足球籃球場地利用率。同時,要開展各類業餘足球賽事活動和全國業餘足球教練員培訓。
2020年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的意見》,提出“203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社區實現足球場地設施全覆蓋”。
這讓足球相關產品的銷售增長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