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彈的吉他,很有可能來自鄌郚

你彈的吉他,很有可能來自這裏——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鄌郚鎮。

被譽為“吉他小鎮”的鄌郚鎮,總人口只有8萬人,卻有5000餘人從事樂器及相關配套產業製作。他們大多都是當地的農民,同時也是製琴師、調音師,“扛起鋤頭種地,放下鋤頭製琴”,是對小鎮生活的真實寫照。

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的吉他小鎮——鄌郚鎮。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的吉他小鎮——鄌郚鎮。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這座小鎮,電吉他全年出口總額8.5億元,小鎮吉他“聲飄”歐美、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吉他小鎮”是如何“煉”成的?小鎮吉他又如何能奏出“世界強音”?

小鎮吉他的“前世今生”

在鄌郚鎮的樂器產業中,電吉他是主打產品,占到中國電吉他總產量的40%以上。但作為一個魯中地區的小鎮,它既不是原材料產地,又沒有前沿銷售渠道,吉他如何在鄌郚鎮發展?

鄌郚鎮生產的電吉他。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鄌郚鎮生產的電吉他。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鄌郚’這兩個漢字都是有‘耳朵’的,註定了與聲音有緣。”作為鄌郚鎮規模最大的電吉他企業——昌韻達樂器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建軍講述了鄌郚吉他的“前世今生”。

時間回溯到1972年,來自青島的知青,在鄌郚公社創辦了第一家民族樂器廠。自此,鄌郚樂器產業猶如一顆“蓄勢待發”的種子,從一家集體企業破土而出。

1992年前後,中韓合資企業山東繆斯樂器有限公司落戶鄌郚鎮,正式站到市場經濟大潮的風口之上。

工人對琴體進行手工打磨。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工人對琴體進行手工打磨。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但合資後,由於工人沒接觸過吉他,技術成為最大的難題。為學手藝,鄌郚樂器廠先後派4批近30人去韓國學習吉他製造技術。學成歸來,30名工人很快成為熟練技術工人,繆斯樂器公司也開始進入盛產期。同時隨著這30名工人的言傳身教,越來越多的鄌郚農民開始學會了吉他的雕刻、組裝、調音等相關工藝。

時間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鄌郚鎮創辦了第一家專業生產木吉他、電吉他的鎮辦企業—百靈樂器廠。雖然繆斯樂器後來搬到了外地發展,百靈樂器廠也改製成了民辦企業,但兩家企業培養的技術和營銷骨幹紛紛自立門戶、開辦工廠,成了老闆。

工人對吉他進行調試。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工人對吉他進行調試。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時間,小型樂器企業在鄌郚迅速開枝散葉。2000年前後爆髮式發展,20餘家本土樂器企業構成了鄌郚樂器產業雛形。

如今,鄌郚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達108家,年產各類樂器成品200餘萬把、配件500餘萬套,產品年產值超10億元,關聯企業產值超5億元。

工人進行調音。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工人進行調音。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座小鎮也先後被評為中國電聲樂器產業基地、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真正使小鎮吉他火爆出圈。

鄌郚吉他是如何“煉”成的?

鄌郚吉他早期單純的規模化生產,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內惡性競爭、貼牌生產銷售等諸多問題。

為更好應對國際國內消費升級,解決上述問題,昌樂縣整合資源優勢,成立研發機構,建立樂器產業發展中心,樂器行業協會應運而生,湧現了雅特、feeling、德魯拉、ZLG等一批自主品牌。

吉他小鎮魅力鄌郚首屆音樂節。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吉他小鎮魅力鄌郚首屆音樂節。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雅特樂器創始人趙衛國介紹,該公司開始品牌深耕之路後,不斷向文化產業延伸,開創品牌推廣新模式,通過連續舉辦音樂節、高峰論壇,先後與四川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等國內知名高校達成合作,在全國發展了500餘處“雅特吉他教室”,累計培訓吉他教師1500多名,受訓學員達到了50000多人。

雅特樂器創始人趙衛國(右)在車間查看吉他生產情況。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雅特樂器創始人趙衛國(右)在車間查看吉他生產情況。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雅特的客戶名單中,就有卞留念等一批國家級演奏家以及唐朝樂隊、鄭鈞樂隊、黃貫中樂隊等大批專業樂手。

在趙衛國的帶動下,當地走“高端路線”的企業已有10餘家。昌樂縣為幫助更多企業實現“品牌突圍”和供給模式的創新,組織當地40多家樂器廠抱團發展,以“鄌郚牌”吉他區域公用品牌面向全國推廣。

“鄌郚牌”吉他。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鄌郚牌”吉他。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告別了各自為戰,如今在區域公用品牌“鄌郚牌”的加持下,各個企業“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真正握指成拳,形成合力,致力於打造民族樂器品牌。

小鎮吉他“聲飄”海外

春風送暖中,鄌郚鎮又迎來新一年的訂單。

“現在每一張訂單都是上千上萬把吉他。”張建軍說,工廠95%的產品都銷往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廠家們談及出口的電吉他,都是用‘集裝箱’來計數。”

鄌郚鎮樂器企業生產車間。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鄌郚鎮樂器企業生產車間。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鄌郚吉他手感細膩,選材精良,還能個性化定製,滿足了我對吉他的高顏值需求。”美國俄亥俄州的史蒂芬 摩西是一位音樂愛好者,在鄌郚鎮訂購了一把“德魯拉”牌吉他。“鄌郚鎮,別看只是一個小鎮,在吉他圈里名聲很大。”

外國友人學習彈吉他。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外國友人學習彈吉他。昌樂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適應快速發展的產業形勢,昌樂縣抓住跨境電商試點擴圍機遇,中國(濰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昌樂園區落戶鄌郚,培育電商企業53家,鼓勵企業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直播電商及智慧物流,推進海外倉建設,進一步擴大電商供應鏈,提升產品附加值。

如今,除原有的歐美市場外,鄌郚吉他正瞄準著新興東南亞市場做文章。

“隨著近幾年來東南亞市場的不斷壯大,我們通過成立海外工作室,註冊東南亞國家在地品牌,發展代理商等方式,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昌韻達樂器有限公司經理張隆綱說,去年一年,該公司出口東南亞的電吉他相關產品超過5萬套。

一把吉他,讓小鎮與世界相連,屬於小鎮吉他的故事仍在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