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未來,家國使命:中國車企如何真正走出國門?

今年,一向低調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逐漸走向台前,玩起了直播和社交媒體。打造個人IP在如今並不算新鮮事,眾聲喧嘩之中,魏建軍卻始終存留了一分審慎與獨立。他敢於直面行業問題,對不公之事仗義執言,表現出對消費者、對行業、對國家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他在此次訪談中所言,“我們長城當然也需要流量,但我是希望我們的流量更有質量,更有可信度“。或許正因為不盲目追逐流量,魏建軍在互聯網上顯得格外鮮活和坦誠,以至於“敢說真話”成為了他身上新的標籤。

在魏建軍看來,中國車企不僅僅是在參與一場商業競爭,更是在為整個國家產業走向的未來鋪路。汽車行業是中國現代工業的脊樑之一,而身為其中的一員,長城汽車不僅要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負責,更要為中國汽車產業乃至國家的繁榮貢獻力量。

首次接受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的採訪時,這位中國汽車行業唯一一位在任34年的車圈老將便直言不諱地指出了中國汽車行業的諸多亂象,其中關於“價格戰”的討論更是鞭辟入里,言人之所不敢言。“我也不怕打,也不怕悶,這個我這個抗擊打能力還是比較強。”

所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魏建軍之所以願意出來講這些話,不僅是出於一位老汽車人對汽車行業數十年的瞭解,更發自對產業上下遊和廣大消費者強烈的責任感,和對國家深沉的愛。首期訪談一經發佈,其中揭露的問題和現象即在行業內外掀起熱議,魏建軍表現出的坦誠、責任心和長遠眼光,更是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因此,鄧慶旭二度造訪長城汽車,期待通過魏建軍的視角,談談行業未來的發展路徑。這次訪談,由價格戰的頑疾說起,卻不止於批判,更開出了如何始終心懷消費者、心懷產業、心懷國家,推動中國汽車走向長遠未來的藥方。

第一部分: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9月12日,魏建軍做客央視《中國經濟引力場》直播,在節目里談起足球,一時成為破圈的熱搜話題。此次訪談,魏建軍又用競技體育作為比方,稱培養運動員和造車有其相似之處,必須遵守規則、尊重規律,才能長盛不衰,“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這句話不僅僅針對企業內部管理,更是在呼籲整個行業的自律和規則意識。

規矩二字,有千鈞之重。無論是內部管理,還是放眼行業,魏建軍都始終堅持這一信條。而他之所以反對擊破底線的價格戰,正是因為這種無效內卷和無序競爭破壞了市場規則。

在魏建軍眼裡,所謂“以價換量”,即靠資本和補貼低價賣車以求快速占領市場,只會讓車企失去自己造血的能力,貽害無窮。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企業跟咱們家裡邊過日子一樣,你光出不進,這家還能維持嗎?“作為老牌車企的掌門人,魏建軍深知健康的財務狀況對企業的意義。面對惡意競爭,寧願少賣一些,做“戰略性放棄“,也要穩住現金流,以求長期發展。

這絕非杞人憂天。如今,膠著的價格戰已經將眾多車企拉入了泥潭。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報告稱,價格戰致使新車市場在1-8月損失1380億元,觸目驚心。而據魏建軍介紹,僅僅在過去十年,中國就已經倒閉了24個汽車品牌。“現在大家都很艱難,所以有好多段子。雷軍他也講‘干汽車怎麼這麼難!’,說‘我要恨誰,我要對誰有意見,我就讓他幹汽車‘。現在的狀況實話說也不是小米困難,所有的產業,所有的公司都困難。”

更糟糕的是,價格戰的危害不僅局限在造車企業,其結出的苦果,正在由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共同承受。上遊供應商面臨降本的壓力,連頭部企業如博世都會陷入不同意降價就拿不到貨款的窘境。經銷商受降價策略影響,嚴重虧損,全國最大的廣彙汽車退市。二手車市場同樣慘淡,價格倒掛嚴峻,生意愈發難做。

新車價格一再降低,這聽起來似乎利好消費者。然而,魏建軍卻指出了小利背後的隱患。超出常規的降本,逼得一些廠家偷工減料,一旦引髮質量危機,最終要由消費者買單,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對於早一步買車的消費者,頻繁降價堪稱背刺,“大家現在購買的車都是一台車賠幾千,少則幾千,多則十幾萬”。更不用說對於那些購買了倒閉車企車輛的消費者,“已經倒閉的那些品牌,二手車跟廢鐵價一樣,而且完全找不到維修的地方“。

作為老牌民營企業,長城在控製成本方面頗有心得。而根據魏建軍的經驗,如今市場上的一些定價已經超越了常識。而這樣的惡性競爭,是他不願意看到的。“這個(價格戰的)後遺症,未來還得有六七年時間。這種殺傷力是毀滅性的,而且大家都拔不出來。“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上次訪談中豪言長城願意出審計費,請審計公司來審一審各家的財務。“那些財務造假者、產品造假者,不誠信的,它就應該倒下,它就不應該在這個‘牌桌’上,就不允許上這個‘牌桌’,這就是規則。“

之所以講得如此直白,是因為魏建軍深知,企業的財務健康不僅關乎自身的存亡,更關乎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穩定和持續發展。中國車企的每一步,都在塑造中國製造在世界上的形象。企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的市場份額,必須考慮長遠的利益和國家產業的未來。

第二部分:三省吾身,誌在全球

“汽車這個產業有天然的屬性,就是要把汽車賣到全球去。“

魏建軍的這句話,表達了他對中國汽車出海的堅定信念。縱觀國際知名品牌走過的路,魏建軍堅信,相比在國內無效內卷,中國汽車企業真正的未來,是揚帆出海,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

魏建軍顯然並不是唯一持有此種觀點的人。近年來,中國汽車出海的嚐試如火如荼,在許多普通人眼中,中國汽車早已實現了“走出國門,銷往全球”的壯舉。然而,當鄧慶旭請魏建軍為中國汽車出海現狀按10分製打分時,他給出了令人咂舌的3分。

價格戰仍然是繞不過去的話題。而今,價格戰已經從境內蔓延到了海外市場,而這種無視規則的競爭方式,使中國汽車的出海之路困難重重。無論是宣稱零利潤進歐洲受阻,還是在泰國大幅降價受到調查,都是鐵證。對此,魏建軍深感憂慮,因為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是一體的,無論哪個品牌出問題,影響的都是中國汽車整體的信譽。而信譽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一旦崩塌,甚至可以毀滅一個行業,就像三聚氰胺事件之於乳業。只有遵守規則,珍惜羽毛,中國汽車才有走向全球的基礎。

魏建軍在長城三十多年,見證了中國汽車行業一路走來的艱辛和榮耀。他反複談到一個詞:珍惜。“我們這個工業發展速度這麼快,我們現在汽車有了這麼一點點積累,我是倍加珍惜。”

在魏建軍看來,中國汽車不應該僅僅止步於銷往國外,而應該培育起享譽國際的汽車品牌。這也是他為中國汽車出海現狀打出低分的由來——對於未來,他還有更高的期待。訪談中,魏建軍對標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細細拆解了中國汽車在出海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中國現在叫出口,大部分都是整車,或者是散件組裝,在我們行業叫CKD,所以我們的路啊,還很長。”

無法在地生產,會帶來諸多問題。比如受關稅等政策限制,成本居高不下,競爭力被大大削弱。又比如說,整車出口的產品未必完全契合當地的需求。魏建軍舉了一個很小的例子,卻能見微知著:中國企業習慣在汽車座椅上使用皮料,很高端,但日本、沙特等地區的消費者都更偏愛布藝,這就是不適配。 如魏建軍所言:“我們要面對這個全球化,是人家有什麼需求,我們給人家造什麼車。”

對比之下,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如豐田、起亞、現代往往在全球多個地區建有工廠,實現“銷地產”,大部分汽車都在海外製造,成本低不說,還能靈活適應各地的消費者需求。尤其是這些品牌旗下的大單品,單車效率遠超中國汽車,質量品控也更為成熟:“我們行業裡邊講單車效率。豐田一個海拉克斯,一個車賣60萬,在全球。你想他那個研發費、模具費、管理費,各種工廠的製造費用,我們能趕得上嗎?是吧,他這一個車頂我們一個工廠,效率提高,人家那是大單品,做的也非常好。”

對於這些差距,魏建軍毫無避諱。

正視差距,見賢思齊,腳踏實地修煉內功,以與國際一線汽車品牌的標準要求自身,這正是魏建軍對中國汽車的期許。魏建軍深知,出海是大勢所趨的必然選擇,在這場全球化的競爭中,中國汽車不僅要做到技術領先,更要在文化和品牌上有所建樹。任何一個國家的汽車品牌,都代表了其工業能力和文化自信。只有走得更遠、站得更穩,中國車企才能真正為國家的強盛做出貢獻。

第三部分:文化賦能,未來可期

隨著各方面硬指標的提升,中國汽車勢必會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然而,想要有更強勁的競爭力,還需要軟實力的加成。就像魏建軍反複強調的,中國車企不能只賣產品,還要建設有知名度的品牌,這樣才能建立認同,創造溢價。

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無不極其重視品牌文化的塑造。譬如寶馬有精品文化,豐田有越野文化。起亞、現代等品牌更是常年致力於讚助大型體育賽事,將運動場上熱情、青春、拚搏的基因融入品牌形象,不但提高了品牌的熱度,還在潛移默化中,與用戶建立更深層、更長久的認同。“現代比較年輕,你看它在全球的營銷,是吧,一直在歐洲傳播它的年輕化,它是成體系的。你像那個體育賽事,像起亞參與了很多。你像這個澳網啊,這個足球啊,什麼這個法網啊。(這方面)中國企業差距很大。“

“我們不能好大喜功,我們這個汽車大國,汽車大國、汽車強國,大和強是有差別的。我們應該奔著汽車強國去。從強國到汽車文化大國。“

魏建軍從小就是車迷,因此他深知汽車所承載的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對人們的感召力。“你打造一個文化,我認為是到了最高度了,你比方說我們汽車賽事。汽車的這個改裝,你比方說老爺車,實際上它是一種文化。”

說起車來,魏建軍總是滔滔不絕。的確,對於愛車之人, 汽車絕不僅僅是一台冷冰冰的機械造物,更承載著深刻的記憶、細膩的情感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而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汽車也是人們生活中一個有溫度的、有機的組成部分。所謂建立品牌,走向國際,其實也就是將汽車與不同人的生活充分融合的過程。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市場,魏建軍始終堅持,只有瞭解消費者需求、傾聽他們的聲音,充分尊重不同國家、地區的風俗文化,才能讓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作為汽車企業,不能僅僅止步於簡單的產品輸出,而要通過深入瞭解不同市場的需求,力求提供最適合當地消費者的產品。

他以豐田為例,指出全球知名品牌往往不僅僅停留在產品層面,還通過文化塑造和情感連接贏得了消費者的心。這個品牌進到泰國時,會在門店裝修陳設中融入當地的文化元素。進到沙特時,又會考慮到當地家庭普遍多子女的情況,在門店設置專門的兒童遊樂區。這些細節,蘊含著品牌因地製宜的變通能力和細緻入微的人文關懷。消費者對品牌的深刻認同,和品牌對當地文化的充分理解與尊重,其實是相互促進、彼此生發的。這大約也就是魏建軍所說的“品牌文化“、”汽車文化”的意思。

中國汽車企業的未來,註定是一條充滿挑戰的全球化之路。但正如魏建軍所展現的那樣,只要心懷產業、心懷消費者、心懷國家,未來的中國汽車產業必將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中國汽車文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尾聲

魏建軍在訪談中始終強調,中國汽車不僅是一個行業,更是國家現代工業體系的中堅力量,是連接無數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汽車人們不僅要為企業的未來奮鬥,更肩負著振興民族工業、推動產業升級的重任。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化之路,承載著新一代中國製造走向世界舞台的使命,是夯實國家基石、彰顯中國製造實力的重要一步。這條道路註定充滿艱險,但也將是通向國家繁榮、產業騰飛和人民福祉的光輝之途

讓中國汽車帶著規則意識和文化自信走向全球,是如魏建軍般千千萬萬汽車人共同的心願。

所幸,魏建軍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前不久,三中全會談到了內卷問題,政治局會議也發出來了信息,要維護市場秩序,打擊無序內卷。

對於未來,魏建軍有信心也有希望:“國家怎麼會讓這麼大一個產業,我們剛有一點優勢,國家怎麼會讓它破壞呢?國家也願意讓這個產業能夠健康的發展,我相信國家肯定是這樣的一個原則……中國汽車雖然面臨這麼大的挑戰,面臨這麼大的困難,真正有一些人是為了中國汽車在打拚,為了中國汽車事業出海而打拚,我覺得有這樣一些人能夠一直在拚搏,我們的未來,在面對這些艱難險峻的時候,也一定會有更多的光明。中國汽車走出國門,就是我們這一代汽車人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