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建設金融強國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路徑
1月11日,第二十九屆(2025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隆重舉行。論壇主題為“金融強國與資本市場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在會上表示,建設金融強國,需要完善中央銀行制度與金融監管體系,健全資本市場功能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強金融立法與提升法治能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促進金融高水平開放。
對於金融強國的實現路徑,吳曉求指出,首先,市場化是金融強國形成的曆史起點,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提升市場供需力量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化手段,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市場主體的活力。
其次,法治化是金融強國形成的制度基石。要構建公平、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健全法律監管機制,確保市場規則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為金融強國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
第三,國際化是實現金融強國的核心路徑。要增強資本市場的全球競爭力,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自由化、國際化的本幣,以及高度開放的資本市場的形成,是金融強國兩個最重要的標誌。
“金融強國是一個艱難而偉大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對大國經濟體來說,比經濟強國、貿易強國、軍事強國等都要艱難得多。”吳曉求說,金融強國除了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蓬勃的科技創新能力,還必須要有完善的法製和強大的國家軟實力作為支撐。只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路徑,重視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國家軟實力的提升,中國就能夠在預期的未來實現金融強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