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銀安盛基金繆夏美:投資從業者要在壓力和挑戰下,不斷調整優化投資框架

進入2025年,蛇年資產如何配置?海外資產的走勢會如何發展?如何看待這一波科技行情?3月7日,新浪基金對話浦銀安盛基金FOF業務部基金經理繆夏美為您解析>>查看直播

在高壓的資管行業中,如何保持對市場的敏銳度?怎麼進行時間管理或選擇合適的解壓方式?繆夏美表示,在我所在的行業中,由於同行眾多,每個人的投資框架和邏輯可能都有所不同,這導致了我們在面對市場時的應對方式也存在差異。就我個人而言,入行已十幾年,每天都在接觸與投資相關的各種信息。這種日複一日的接觸和積累,對於我的投資框架和體系來說,無疑是一種持續的邊際優化。

在時間管理上,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心得。我的關注點始終在於世界局勢以及與投資相關的信息,比如特朗普的發言、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等。無論是上班時間還是下班時間,我都會關注這些信息,並試圖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內容。有時候,我會聽多家券商或專家的解讀,然後自己去鑒別和比對,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判斷。

這種對市場的持續關注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甚至可以說,我的生活和投資已經融為一體。然而,這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壓力主要來自於我在接觸了大量信息後,需要轉化為自己的觀點和判斷,並據此進行投資。當我的判斷或所接觸的信息與市場的實際走勢出現較大背離,且這種背離持續存在時,我會感到壓力巨大。這可能是因為我的曆史框架或投資邏輯出現了問題,需要不斷反思、修正和優化。

因此,作為投資人或基金經理,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覺,不斷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投資框架。當發現框架出現問題時,要及時進行修正,以確保其持續有效。在這個過程中,壓力和挑戰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也是我們成長和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