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自強:中國產業鏈鳳凰涅槃顯成效,AI引領科創重估,產業鏈集群優勢凸顯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主題為“新質生產力:投資中國新機遇——開放創新的深圳市場”,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討論、公司路演等多種形式,展現中國資產和A股市場投資價值。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就“科技與地緣變局下的中國經濟”發表精彩講話。
邢自強提到,在過去的七八年中,中國企業已經實現了鳳凰涅槃。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上,中國是除美國外唯一一個能在 AI 軟硬件全鏈條實現閉環的經濟體。從 GPU、算力算法、基礎設施到軟件應用及企業端生產力提升,中國構建了複雜且完整的生態環境。
從人工智能的四大支柱:人才、算法、基礎設施和數據來看,我國有著顯著的優勢,全球 AI 產業人才近半來自中國,每年有 300 多萬工程師專業畢業生,為算法研發提供了充足人才儲備;而在電力方面,中國綠電比例不斷上升,數據中心、雲服務等基礎設施發電呈現遙遙領先態勢;巨量的數據資源和市場對新應用場景APP的積極擁抱,為 AI 發展提供了豐富土壤。
此外,廣東、深圳等地區的產業鏈集群效應在 AI 產業發展中也功不可沒。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企業崛起,離不開廣東和深圳的人才優勢及上下遊產業鏈支持。摩根士丹利在深圳舉辦的最佳企業推薦會,得到深交所、深圳市金融辦的鼎力支持,凸顯了深圳在 AI 製造落地應用中的核心地位。中國 AI 產業實現彎道超車,打破了過去三年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擔憂,引發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創新能力的重估和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重燃。
與 AI 相輔相成的智能駕駛和人形機器人領域,也體現了中國產業鏈的提升。智能駕駛已進入更智能階段,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品逐步走向實際應用。
邢自強表示,我國的產業鏈在過去七八年里,鳳凰涅槃般的提升了一個台階,尤其在產業鏈集群,工程師紅利,機器人和智能駕駛等方面,中國有著眾多的先發優勢,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