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嶺:政策導向與產業協同並舉,上市公司跨行業併購的落地邏輯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主題為“新質生產力:投資中國新機遇——開放創新的深圳市場”,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討論、公司路演等多種形式,展現中國資產和A股市場投資價值。元禾璞華基金合夥人牛俊嶺出席會議併發表看法。
牛俊嶺表示,去年9月,今年5月7日兩次提出來支持跨行業併購,但是目前的案例落地的並不多。他理解的政策的精神是希望通過跨行業併購能夠使符合商業邏輯的優質傳統的上市公司,通過和新的生產力的結合,形成第二增長曲線,同時能實現轉型。所以跨行業併購這個課題是有條件的。首先,上市公司里,是個優質的上市公司,同時它的盤子相對來說不算太小,在近幾年也沒有受過處罰,算是上市公司里的“好孩子”。其次,再看被收購的非上市公司,比如新質生產力里半導體產業或者人工智能、機器人這幾個產業,哪些是可以做這些案例的呢?他認為,一是非上市公司在那些細分賽道里有很強的競爭力,毛利率相對來說非常不錯的;二是它未來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非常大,如果被傳統的上市公司收購,能夠給傳統上市公司帶來一片新的天地,能夠帶來更快、更大的細分賽道的產業去補足傳統上市公司的賽道;三是傳統的上市公司一定要有寬容、包容的心態,形成和非上市公司之間的邊界劃分,傳統上市公司一定要知道收購非上市公司的目的是什麼,尤其是跨行業,希望上市公司能夠讓非上市公司成立一個獨立的BU,或者傳統的上市公司對於新質生產力的非上市公司不要捆綁它的手腳,讓它能夠獨立的發展,在有效控製上、公司治理上能夠鬆綁。這樣可能在案例的落地、在未來的整合過程中,才能讓新質生產力發揮它的作用,才能實現它的第二增長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