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問律師事務所藍潔:建立部級協同機制,多方破解跨境上市困局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主題為“新質生產力:投資中國新機遇——開放創新的深圳市場”,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討論、公司路演等多種形式,展現中國資產和A股市場投資價值。海問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藍潔出席會議併發表精彩講話。
藍潔表示,期待境內的備案監管時間還能夠更加的縮短一點,效率能夠提高一點,對外她有幾個建議如下:
第一,可以拓寬與監管的溝通渠道,擁抱我們現在已經有的預溝通的渠道,比如設置諮詢溝通網站留言或者電話,或者提前建立審核老師和項目團隊的聯繫等等。目前的規則之下,是已經設了一個非常好的預溝通的渠道,但是真的去使用這個渠道,企業需要到證監會去開立一個系統,要準備相對複雜和正式的報告材料遞交上去,什麼時候能夠拿到一個反饋,時間上也存在不確定性。有些企業可能對於利用這樣的溝通渠道的意願不那麼強,它可能會覺得與其準備這麼一套備案,也不太清楚什麼時候得到回覆,還不如直接報。我們監管非常用心良苦設定的預溝通的機制可能沒有很充分的發揮它應有的提前排查問題、節省時間的作用。所以她希望看看這個制度有沒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第二,她也注意到,預溝通的過程中企業的問題可能不一定是證監會一個部委能夠回答的,因為它可能會涉及到產業政策等問題,需要其他部委的指引。在整體的備案監管過程中,有一個部級溝通的機制,藍潔期待有沒有可能把部級溝通機制參與的時間點往前提一提,在預溝通的階段涉及到其他部委的問題,可以讓其他部委提前介入,這樣可以給到企業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回覆。
第三,在備案過程中很多企業會面臨很多共性的問題,但因為境內的備案監管真正公佈出來的只是第一輪的反饋意見,這樣不少企業雖然有很多共性問題,但可能很多企業只能自己去摸索,不能借鑒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複勞動,增加了企業和監管的負擔。基於此,她提出是不是能針對這樣的共性問題,監管部門定期進行彙總、定期發佈相對明確的指引,這樣可以減少企業後續走彎路所浪費的時間。
其次,在便利境內優質企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利用國際資本促進發展的同時,她也建議可以創造機會,讓香港的優質上市公司到A股融資發展,形成雙向奔赴、雙向借鑒的局面,進一步提升境內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