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元禾璞華牛俊嶺:半導體行業進入併購+創新的綜合時代
文 | 新浪財經 徐苑蕾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主題為“新質生產力:投資中國新機遇——開放創新的深圳市場”。大會期間,元禾璞華基金合夥人牛俊嶺與新浪財經對話。
元禾璞華是專注於半導體產業鏈投資及相關上下遊產業的投資機構,曆史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50億元,累計投資集成電路項目超過200個,截至目前已培育出韋爾股份、華大九天、恒玄科技、華勤技術等50多家上市公司。
談及國內半導體產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的趨勢和變化,牛俊嶺表示,從應用端角度,大模型的爆發推動AI逐步滲透雲、邊、端三端,成為驅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收入增長的強勁引擎,如雲AI訓練/推理芯片、AI PC/Mobile/Auto邊端側推理芯片以及HBM、SSD等存儲產品都是主要增長點。
牛俊嶺還提到,從創新角度,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在先進計算架構和算力芯片、先進存儲器、先進工藝及設備、先進EDA等部分領域,中美兩國集成電路創新將會呈現出相互競爭但彼此隔離的局面。
“就競爭格局而言,不管是體量還是技術產品的迭代,中國半導體行業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細分賽道基本形成了從國產替代到內卷的階段,部分企業如Nor Flash、功率半導體等通過核心技術優勢以及成本優勢,獲得了海外客戶認可,實現了芯片出海,整個行業現在基本上來到了一個併購+創新的綜合性時代。”牛俊嶺稱。

據牛俊嶺介紹,基於行業的變化,元禾璞華的投資策略也在不斷演變,投資領域從半導體產業鏈延伸至卡脖子與原始創新的硬科技,投資階段從以成長期、成熟期為主的“紡錘形”變成“啞鈴形”,即聚焦於中早期的少數股權投資項目以及成熟類的併購項目。
牛俊嶺進一步闡釋現階段元禾璞華重點關注的投資賽道。他介紹稱,在少數股權投資方面,元禾璞華將圍繞“AI+深度國產替代”,比如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半導體材料、EDA/IP以及光通信、新型存儲等創新設計及技術。
在併購方面,元禾璞華主要圍繞國內鏈主企業,實現業務補強,比如幫助模擬芯片、EDA等上市公司通過併購整合豐富產品矩陣並擴大產業規模。此外,圍繞原始創新、卡脖子的新技術進行併購,比如協助半導體設備企業併購上遊核心零部件企業實現產業補強。最後是幫助傳統企業,通過併購硬科技資產實現轉型升級併發展第二增長曲線。
被問及AI技術的發展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牛俊嶺指出,在半導體設計環節,AI技術可以承擔各類重複性任務,如設計空間探索、驗證覆蓋和測試碼生成,同時可幫助驗證開發者更快實現覆蓋率收斂目標併發現更多錯誤。借此技術,可為開發團隊節約大量時間,讓其專注於實現產品差異化、衍生設計等價值量更大的工作。
在半導體制造環節,通過AI則可以持續加強半導體生產的智能化,利用巨量生產數據,進而達成敏捷與智慧化生產。此外,在缺陷檢測與分類環節,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對晶圓缺陷進行自動識別,能夠精準區分劃痕、汙染等不同類型的缺陷,大大提高檢測效率與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