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存儲大廠收購案被一方叫停,行業週期因素還是爭奪談判籌碼?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駱軼琪 廣州報導
備受關注的NAND Flash頭部主控存儲廠商慧榮科技與美國廠商MaxLinear(邁淩科技)的收購案突然畫上了休止符。
似乎並沒有外力刻意影響,甚至在一方官宣的前一天,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剛剛有條件批準了這一收購事項,反而是MaxLinear突然官宣了停止意圖。被收購方慧榮科技則是在第二天公佈財報信息之後對外進行了回應。
美國當地時間7月27日,慧榮科技方面表示,在獲得中國反壟斷批準後,該公司收到來自美商邁淩意圖終止合併的通知,慧榮科技聲明,邁淩在最後一刻發出擬終止其與慧榮科技間合併協議的通知是無效的,該通知並反映了系邁淩拒絕履行其本身應盡的契約義務,而非慧榮科技未能滿足對其適用之合併交割條件。
“在雙方簽署合併協議後的十五個月期間,慧榮科技為獲得各國主管機關(包括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其他主管機關)對本合併案的批準,與美商邁淩共同合作,慧榮科技遵行了協議約定的所有義務,也未曾遭受任何重大不利影響。慧榮科技要求美商邁淩應遵守合併協議約定的義務,並準備從法律上積極行使合併協議所訂權利。”該公司續稱。
對此,行業一種觀點認為邁淩科技的突然止步不排除與行業週期表現承壓有關,該公司的突然行為並不排除只是為了後續談判爭奪籌碼。這筆一度被認為將改變芯片設計公司Top10格局的收購案將走向何方?
收購案由來
2022年5月,美國通信領域芯片廠商邁淩科技MaxLinear(納斯達克:MXL)與NAND Flash主控存儲芯片廠商慧榮科技Sillicon Motion(納斯達克:SIMO)共同宣佈,雙方達成協議,將由前者通過現金和股票交易的方式,以美國存托憑證(ADS)114.34 美元/股的價位收購慧榮科技,相比2022年4月22日慧榮收盤價計算溢價48%,合併後公司價值將達到80億美元。
資料顯示,MaxLinear是一家主業包括射頻、模擬、混合信號處理的芯片廠商;慧榮科技則是全球頭部NAND Flash閃存主控芯片巨頭。
根據兩家公司預估,此番收購之後,將對整體芯片設計行業的格局帶來改變:年度合併營收有望突破20億美元,憑藉技術方面的相互支持,面向的整體潛在市場機會可達150億美元。
彼時宣佈收購意向後,慧榮科技也迅速收穫資本市場的看好。
對於此次收購案,一名存儲行業從業者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從存儲產業週期角度看,2021-2022年上半年都算是行業的階段性頂峰,後續較難遇到市場如此緊俏的行情,因此在當前階段慧榮科技選擇出售,會是一個不錯的時間點,價格也相對可觀。
從另一個角度看,慧榮科技所在的主控存儲芯片行業市場空間相對有限,因此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往往選擇擴大產業鏈佈局,從這兩個角度看,被其他廠商合併的確是一條不錯的路徑。
“國內主控存儲芯片廠商也在不斷出現,行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他續稱,國內一些主控存儲芯片廠也在陸續考慮上市事項,因此彼時是一個存儲廠商積極尋求突破的關鍵點。
在MaxLinear突然的官宣之前,該項收購案的相關涉及方還在積極推進。
7月26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於該收購案在反複審查斟酌後發佈了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的決定。
在該項公告中,監管總局方面分析,慧榮科技在全球和中國境內第三方NAND閃存主控芯片市場上的份額分別為50%-55%和50%-55%,均排名第一。同時,NAND閃存主控芯片行業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特點突出,慧榮科技擁有雄厚的財力和先進的技術水平,年均出貨量在5億件以上,掌握專利數量領先於其他供應商,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同時,下遊客戶對慧榮科技的依賴度高,轉換供應商難度大;NAND閃存主控芯片進入門檻較高,競爭者難以短期內進入市場或擴大份額。考慮到慧榮科技的產業集中度水平,此次交易對中國境內第三方NAND閃存主控芯片市場競爭狀況可能會產生較大影響。
由此中國市場監管總局針對提出了五項附加性限制條件,要求交易雙方履行包括繼續履行慧榮科技現有商業關係、不實質性改變現有業務模式和運營等具體內容,承諾將五年內有效。
走向何方?
眼看距離收購達成又進一步,邁淩科技突然停下了步伐。
美國當地時間7月26日,邁淩科技在官網突然發佈終止收購慧榮科技的公告,至於原因,公告中提到了四點:其一,合併協議中規定的某些條件未能得到滿足;其二,慧榮科技遭遇持續重大不利因素影響;其三,慧榮違反了合併協議中陳述、保證、契約和協議;其四,截至今年5月5日,由於合併協議中某些條件沒有得到滿足或放棄,延長的外部時間已過並將不再自動延長。
受此突發公告影響,慧榮科技股價在盤前大跌,隨著慧榮科技發佈聲明,截至記者發稿,盤前其股價又直線上升突破10%漲幅。
一種行業觀點認為,MaxLinear的突然止步與存儲產業自去年末以來持續承壓有關。由於MaxLinear原本收購是為了進一步完善業務範疇,甚至在2022年5月份官宣收購之後,MaxLinear公司還描繪了收購之後可能會對全球芯片設計廠商的格局帶來影響。
彼時預計二者合併後,將躋身全球芯片設計公司Top10。但如今,無論存儲行業還是MaxLinear身處的通信行業,都面臨著成長壓力,不排除MaxLinear擔憂被業績拖累,亦或是希望逼迫二者重回談判桌壓低交易價格的可能性。
MaxLinear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公司淨收入1.84億美元,同比下滑34%、環比下滑26%;利潤表現也有所承壓。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慧榮科技自2021年至今的季度財務數據,顯然2021-2022年多數季度都是其業績高歌猛進的時段,但伴隨2022年突然的全球外部環境轉換,後期存儲廠商整體都面臨成長壓力,相比之下,慧榮的業績甚至相比同行顯得相對較好。
在今年第二季度,慧榮科技的業績已經出現向好的轉向。公司發佈的財報顯示,第二季SSD控製芯片營收較上一季成長5%-10%,eMMC/UFS控製芯片營收較上一季大幅成長45%-50%。
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表示:“第二季營收恢復成長,主因是客戶及PC、手機OEM廠商庫存水位持續下降。許多客戶的下單模式已有所改變,顯示出產業能見度增加,讓我們對今年底前的市場複蘇更具信心。因此,我們在第二季加速產品開發,希望借由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協助客戶在下半年取得更佳市場定位。儘管此舉影響到第二季的營業率,但相信這些投資能為今年下半年帶來更強勁的營收成長。此外,下半年我們營業費用的成長幅度將趨緩,營業率也將獲得提升。”
苟嘉章總結,“儘管今年上半年市場充滿挑戰,我們對未來的景氣持樂觀態度,相信整個產業已為下半年的複蘇和成長做好準備。我們樂觀認為產業的庫存水位將持續下降,終端市場需求也將趨於穩定並逐漸提升,因此預期第三季營收將成長15%-20%,第三季的毛利將持平或微幅增長。相信將很快恢復到正常獲利水平。”
由此,這一筆收購案當前顯然還面臨交易雙方的意見分歧和不確定性,在慧榮科技一方發佈環比向好的業績成績後,這場關乎產業格局變化的收購走向何方,值得繼續關注。
(作者:駱軼琪 編輯:駱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