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五月六日會議紀錄

下稿代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以傳閱方式批准公布)
 
二○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至二○二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期間的貨幣發行局運作報告
———————————————————————————————————

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會)獲悉,於報告期內,港元兌美元在7.8067至7.8369之間上落。港元匯率在一月至四月期間隨着流動性回軟而稍為轉弱,但仍然受到港股通南向資金淨流入所支持。港元銀行同業拆息繼續跟隨美元利率走勢,同時亦受本地供求情況影響。兌換保證於報告期內沒有被觸發,總結餘維持穩定,約為450億港元;貼現窗的使用情況未見異常。整體而言,港元外匯及銀行同業市場交易繼續暢順有序。

委員會獲悉,於報告期末時貨幣基礎增加至19,099.6億港元。貨幣基礎的所有變動與外匯儲備的變動完全一致,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原則。

報告期內貨幣發行局制度的運作報告載於附件。
 
對風險及不穩定因素的監察
————————————

委員會注意到,由於近期美國通脹數據較預期強勁,市場打消了早前對美國政策利率快將下調的預期。儘管在「軟着陸」的憧憬及投資者蜂湧追捧人工智能相關股票的背景下,風險資產價格有所上升,但高企的資產估值或會受到持久高息的環境所挑戰,而後者已導致實體經濟中出現一些隱憂,包括客戶貸款拖欠比率及商用物業市場壓力均告增加。與此同時,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私募債權市場及對沖基金)的不穩定因素亦應繼續受到關注。

委員會注意到,中國內地經濟在二○二四第一季持續復甦,儘管各行業間的復甦步伐並不一致。二○二四年的官方經濟增長目標連續第2年定為約5%,或可受惠於更大力度的財政政策支持,以及財政與貨幣政策之間更好的協調。然而,中國內地短期經濟前景繼續面對全球增長前景疲弱、地緣政治環境不明朗、國內房地產市道疲弱,以及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持續憂慮等多重挑戰。亞太區方面,面對利率高企及信貸與投資減少,經濟仍保持穩健;但由於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及更積極的產業政策的意欲增加,地緣經濟碎片化或會在二○二四年進一步加劇。

委員會注意到,香港方面,訪港旅客人數在二○二四年第一季持續回升,商品出口在低比較基數下錄得明顯增長。展望未來,預料香港經濟在二○二四年將繼續溫和復甦,但增長前景會面對多項風險及不明朗因素,包括美國政策利率走勢、環球經濟前景、全球科技周期的復甦步伐,以及不斷演變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儘管住宅物業市場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放寬相關政策措施後轉趨活躍,但面對按揭利率仍然高企及私人住宅供應增加,樓價維持偏軟。
 
香港銀行業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承擔
——————————————————

委員會備悉一份由銀行監理部就香港銀行業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承擔進行深入檢討的研究報告。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