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題:防止偽鈔流通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美芬議員的提問和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近月香港市面出現多款面額500元的偽鈔。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掌握流入本港市面的偽鈔的最新數字,以及該等偽鈔的來源、流通渠道和製作技術等資料;政府有否分析出現偽鈔問題的成因和影響;
 
(二)現時有甚麼政策和措施應對和預防偽鈔;香港金融管理局、警方和發鈔銀行之間有否有效的合作和協調機制,以監督和管理香港貨幣的發行和流通,並打擊和偵破涉及偽鈔的犯罪活動;
 
(三)有否與內地和國際的相關機構和組織進行交流和合作,以防止和打擊偽鈔的跨境流通和罪行;
 
(四)有否加強市民和商戶的教育和宣傳,以提高他們防範偽鈔的意識和辨別偽鈔的能力;
 
(五)有否足夠的設備和資源協助市民和商戶辨別鈔票的真偽;及
 
(六)有否加強鈔票的研發和創新,以及考慮引入更先進和安全的防偽技術和特徵(例如採用生物辨識技術、智能芯片及納米材料),以提高鈔票的防偽性能和可信度?
 
答覆:
 
主席:
 
就問題的各部分,經諮詢保安局、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香港警務處後,現答覆如下:
 
(一)香港的整體偽鈔比率相比其他地區處於低水平。以二○二三年為例,每百萬流通鈔票有三張偽鈔,而英國為25張、歐元區為16張、加拿大為六張、澳洲為五張。
 
在檢獲偽鈔的統計數字方面,警方在二○二三年檢獲的港幣偽鈔共有10 191張;二○二四年一至五月共有7 803張,數字有所上升主要是由於在數宗詐騙案中檢獲大量面額1,000元及500元偽鈔。此兩年間,共約七成的偽鈔是警方執法行動中檢獲,其餘則是由銀行及零售業在其日常業務中檢獲後轉交警方處理。大部分檢獲的港幣偽鈔質量低劣且沒有防偽特徵,部分印有「練功券」字樣(即內地銀行員工練習點算鈔票的工具),與真鈔有明顯分別。
 
(二)至(五)政府一向高度重視打擊涉及偽鈔罪行的工作,並會透過持續監察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偽鈔趨勢,以及與各地中央銀行及執法機構保持密切聯繫,確保能夠適時作出相應措施,以應對和防範偽鈔問題。金管局、警方和發鈔銀行三方就打擊偽鈔犯罪活動保持緊密溝通。發鈔銀行收到高仿真度偽鈔會即時通報警方及金管局,警方亦會定期向金管局提供最新偽鈔情報,並聯同金管局分析偽鈔質素,評估港鈔的防偽特徵被成功仿製的風險。此外,針對製造和分發偽鈔的不法之徒,警方恆常透過與內地及海外執法機構進行情報交流,亦不時協助金管局為驗鈔機供應商進行測試,以確保驗鈔機能準確辨別偽鈔。
 
金管局亦與警方合作,定期為銀行業以及其他商業機構(例如大型連鎖零售及餐飲集團)職員舉辦有關港元鈔票設計及防偽特徵的講座,提高他們辨別鈔票真偽的知識和技巧,以及他們對有關偽鈔法例的了解,例如如何處理懷疑偽鈔。
 
在宣傳方面,金管局於網站及資訊中心向市民提供香港流通鈔票設計與防偽特徵的資訊,亦向有需要的商戶、學校、市民等提供香港流通鈔票防偽特徵的單張。警方持續於線上線下加強宣傳,提升市民對偽鈔的警覺性。針對近日所檢獲的500元及1,000元偽鈔有上升趨勢,警方於今年二月及四月在警隊Facebook專頁分別發放「辨鈔四式」及相關宣傳短片,教育市民如何辨別假鈔,並提醒市民如果懷疑收到偽鈔,應該立即交給警方或銀行處理,切勿試圖使用。
 
(六)金管局一向重視鈔票設計及防偽技術發展,積極聯繫業界,包括印鈔機器、物料、防偽特徵供應商等,以了解防偽特徵的研發及成效的最新發展,並與其他中央銀行在此方面交流。
 
據金管局了解,目前仍未有應用於鈔票的生物識別、智能芯片、納米材料的防偽特徵技術。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科技發展,適時引進新科技,提高港元鈔票的防偽水平。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