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二題:貨運燃油附加費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恒鑌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在今年五月二十三日宣布,在明年一月一日起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允許航空公司自由調整燃油附加費的收費水平以鼓勵競爭。根據民航處資料,有關決定是參考了二○一七年初公布就燃油附加費的規管安排委聘顧問所進行研究的初步調查結果。此外,有物流業界持份者表示,他們及作為香港空運出口主要參與者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個跨境電商物流平台,對撤銷規管的決定事前毫不知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就撤銷貨運燃油附加費規管諮詢各物流業界持份者;如有,他們的意見為何;政府會否向公眾或物流業界提供上述顧問報告;

(二)鑑於政府表示,撤銷貨運燃油附加費規管是為了鼓勵市場競爭,但有意見認為,促進市場競爭的前提是要有不同和足夠航空公司供市場選擇,有否統計,目前香港有多少條貨運航線是由單一航空公司經營,並按航空公司以表列出分項數字;因應貨運航線的競爭或壟斷情況,政府有何措施和機制保障香港貨運價格具競爭力;

(三)鑑於有意見認為,現時全球政治經濟及物流市場運作情況與二○一七年公布顧問調查結果時不同,而香港的貨運模式高度依賴內地市場,空運貨物主要以電商物流平台的小件商品為主,對貨運價格變動尤為敏感,撤銷貨運燃油附加費規管後很大機會令空運成本上升,政府如何減低撤銷規管對物流業的潛在影響;

(四)鑑於據悉,國內個別機場對貨運航班提供各類支持和大額補貼,政府有否研究,香港在沒有類似補貼的情況下撤銷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會否削弱自身作為航空貨運樞紐的競爭力,導致貨物不經香港轉運;就撤銷規管所帶來的影響,政府有否制訂具體策略應對其他城市的競爭,以維持香港作為國際貨運樞紐及全球最繁忙航空貨運樞紐的地位,以及該等策略的理據為何;

(五)鑑於有意見認為,香港多年來在設有貨運燃油附加費規管的情況下,仍成為最繁忙航空貨運樞紐,政府選擇明年撤銷規管的理據為何,以及有否數據支持有關決定不會像二○二二年禁止聯運轉運另類吸煙產品時一樣,導致本港航空貨運量轉移到鄰近機場;及

(六)鑑於有業界人士指出,在亞洲多個國家(包括日本、韓國和菲律賓)均設有燃油附加費的規管,政府有否研究,跟隨國際間放寬規管燃油附加費的趨勢,是否適合香港的實際情況,以及政府在制訂有關貨運燃油附加費的政策時,有否充分考慮香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特性和制度差異?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開放航空運價的政策,以鼓勵香港航空業界之間的競爭,從而繼續提升服務質素及降低成本。政府於二○一八年九月宣布撤銷對客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以及於二○二○年一月一日起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不過,考慮到其後的情況,以及新冠疫情為物流業界帶來前所未見的困難及挑戰後,政府一直暫緩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至二○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為止。

隨着航空業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政府於今年五月二十三日宣布,在六個月準備期(即二○二四年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後,由二○二五年一月一日起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後,航空公司可就由香港出發的航班,自行決定貨運燃油附加費的水平或選擇不徵收此附加費。

就陳恒鑌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民航處後,現綜合答覆如下:

(一)、(二)和(六)燃油附加費旨在讓航空公司在燃油價格出現波動時,收回部分增加的經營成本。國際間已逐步放寬對燃油附加費的規管,以鼓勵競爭。其中,全球主要的航空當局,包括中國內地、歐盟、美國及新加坡等已撤銷對燃油附加費的規管。例如,根據燃油價格調整,最近便有本地航空公司宣布,二○二四年七月一日起下調部分目的地客運燃油附加費,長短途航線均獲減逾兩成。

香港航空業界競爭激烈,截至二○二四年五月底,有大約一百二十間航空公司提供客運及貨運航班往來香港國際機場與全球約一百八十個航點。就貨運航班而言,絕大部分的航線都由多於一間航空公司經營。一般來說,航空公司會分別就短途航班及長途航班訂立貨運燃油附加費,而非就每一條航線訂立個別的貨運燃油附加費。因此,個別航線的航空公司經營數目與貨運燃油附加費水平並無直接關係。

在民航處進行有關研究時,顧問曾諮詢業界和相關的持份者。其後,自政府於二○一八年九月宣布逐漸開放燃油附加費的政策起,運輸及物流局和民航處一直與香港航空貨運業界(包括航空公司和物流業界)保持緊密聯繫。其中,運輸及物流局和民航處於過去數個月多次與貨運代理業界會面,得悉他們憂慮開放燃油附加費政策會令貨運成本有所增加。考慮到航空貨運市場的獨特性質,以及為了讓業界在撤銷規管前有足夠時間商議新協議,政府將在撤銷規管前設立為期六個月的準備期(即由二○二四年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另外,為確保撤銷貨運燃油附加費規管後的透明度,民航處會要求航空公司在其網頁或其他平台公布由香港出發航班所徵收的最高貨運燃油附加費水平,供公眾參考。運輸及物流局和民航處亦已設立溝通平台,以促進與持份者就相關議題的持續互動,以及確保業界能順利過渡至二○二五年一月一日起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

(三)至(五)貨運燃油附加費只佔整體航空貨運成本的一小部分。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旨在讓市場力量自行調節燃油附加費的水平,正如市場決定航空貨運價格其他組成部分一樣。儘管航運成本在短期內或會出現一些波動,但在市場競爭的推動下,航空公司會有更大誘因提高其整體服務效率及質素,而市場力量會令航空貨運價格(包括燃油附加費)釐定在具競爭力的水平。長遠而言,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的規管有助提升香港航空貨運業的整體質素,以及支持香港航空貨運業的持續發展。此外,政府預計撤銷對貨運燃油附加費規管的政策可吸引更多非本地航空公司提供往來香港的航空貨運服務,從而加強香港國際機場的聯繫度,有助保持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和維持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政府一向積極採取不同措施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和航運中心及物流樞紐的地位。香港國際機場於二○二三年繼續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證明了香港作為亞洲區內重要物流樞紐的地位。其中,在物流業方面,政府於二○二三年十月公布《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制定八大策略和二十四項行動措施,推動香港物流業朝着智慧化、現代化、綠色及可持續化、國際化和便利化的高質量發展,把香港打造成為以高價值貨物和電商市場為主的可持續國際智慧物流樞紐,抓緊國家及區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龐大機遇,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相關措施包括透過不同的資助計劃,加強支援物流業進行數碼化轉型、使用智慧物流方案和實踐綠色物流;持續供應物流用地,以滿足業界短、中期的物流用地需求;完善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多式聯運措施;以及聯同香港物流發展局向內地及海外透過推廣香港現代物流業的優勢,以吸引更多內地及海外公司使用香港物流公司作區域配送。

在航空貨運方面,政府會因應航空公司的服務及市場需求,靈活地批准他們營運額外航班的申請。此外,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已在機場南貨運專區預留土地,以支持轉運、跨境電子商貿及高價值溫控空運貨物的發展,當中包括去年啓用的敦豪(DHL)擴建項目和菜鳥智慧港,以及預計於二○二八年竣工的UPS新樞紐中心。機管局亦正與東莞共同推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並計劃在明年底前完成「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永久設施的首階段建設,逐步達至每年處理一百萬噸貨量,以更好地滿足大灣區的國際貨運需求。

為維持香港航空貨運業的競爭優勢,政府會繼續為業界提供便利,並加強與不同地區之間的航空服務聯繫,鞏固及擴大香港的航空網絡。與此同時,機管局亦會繼續與航空公司保持緊密聯繫,鼓勵航空公司開辦更多往返香港的航空貨運服務,為物流業界提供更多營商選擇,促進香港航空貨運業的多元化發展。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